妊娠伤风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4/24 18:34:42 木木说药方

妊娠伤风,亦称妊娠感冒。是指妊娠期间感受外风出现表症的病情。
《重订通俗伤寒论》:“妊娠伤风,风邪乘虚袭入经中,身热自汗,倦怠恶风,胎孕不安。”
《胎产心法》:“妊娠伤风,皆由于天气寒暄不一,或暴寒暴热,人失防范,起居不慎,即鼻塞流涕,微嗽恶风,常作喷嚏,与伤寒之轻者相似。但伤寒恶寒,此则恶风有间耳。”
治宜疏风解表,但须注意不可妄用寒凉辛散走窜之味。

目录
一、妊娠伤风用方
二、妊娠素体血虚,感受风寒用方
三、妊娠外感风寒用方
四、妊娠感冒用方
五、其他症状用方

一、妊娠伤风用方
1.黄耆解肌汤
来源:《袖珍方》卷四引《太平圣惠方》。
别名:黄耆解肌散(《普济方》卷三三九)。
主治:妊娠伤风自汗。
组成:人参,黄耆,当归,川芎,甘草各五钱,芍药六钱。
用法:上锉。每服八钱,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加减:加苍术、生地黄亦可。
2.东邻饮
来源:《产科发蒙》卷二。
主治:妊娠伤风咳嗽,腹中吊痛,痰壅喉音不清,头晕目眩。
组成:人参,白术,陈皮,贝母,茯苓,桔梗,紫苏,黄芩,前胡,粉草,桑白皮各等分。
用法:水煎,温服。

3.紫苏饮
来源:《妇科胎前产后良方注评》。
功用:发散风邪。
主治:胎前伤风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者。
组成:紫苏八分,枳壳六分,黄芩(炒)七分,柴胡六分,川芎八分,陈皮四分,茯苓五分,防风六分,当归六分,甘草四分,生姜三片。
用法:水煎服。
方论:本条所用紫苏饮,系《太平惠民和济局方》香苏散加味。方中香苏散为治四时温疫伤寒主方,柴胡、黄芩、防风疏风解表,当归、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生姜理气和中,养血安胎,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合用之可使风寒得解而胎元自固,药虽平淡而方法合拍,可用于妊娠伤风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诸症者。

二、妊娠素体血虚,感受风寒用方
1.和营汤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功用:养血散寒。
主治:妊娠素体血虚,感受风寒,面色淡黄,少腹时痛,头痛,间有恶寒,苔白,脉浮少力。
组成:归身二钱,白芍三钱,桂枝一钱,艾叶三钱,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温服。
2.桂枝芍药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主治:妊娠营血不足,寒袭经中,身疼无汗,发热恶寒,脉浮弱者。
组成:桂枝,芍药各一钱半,当归三钱,生姜二片,葱头三枚。

3.白术汤
来源:《宣明论方》卷十一。
功用:养液润燥,开通结滞,令血昌盛。
主治:妊娠血液虚衰痿弱,难以运动,气滞痹麻,营卫不能宣通。
组成:白术三两,寒水石,当归,黄芩,芍药,人参,石膏,干葛,防风,缩砂,藿香,甘草,茯苓各一两,木香二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三、妊娠外感风寒用方
1.芎苏散
来源:《济生方》卷七。
功用:发散表邪。
主治:妊娠外感风寒,浑身壮热,眼晕头旋者。
组成:紫苏叶,川芎,白芍药,白术,麦门冬(去心),陈皮(去白),干葛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方中干葛,《审视瑶函》作干姜。
用法:上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葱白二寸,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加味芎苏散
来源:《胎产秘书》卷上。
主治:妊娠外感风寒,格于肌表,侵入脾胃,伤损荣卫,致憎寒发热,头疼眼痛,甚至心腹烦闷。
组成:紫苏,羌活,陈皮,麦冬各一钱,川芎,白芍各八分,干姜,生甘草各五分。
用法:加生姜二片,水煎服。

3.加味葱豉汤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功用:疏解表邪。
主治:感受风寒,妊娠腹痛,头身俱痛,恶寒无汗,胸闷不舒,舌淡苔白,脉浮。
组成:炒荆芥,香豉各二钱,艾叶三钱,桑枝五钱,广皮二钱,葱白一根。
用法:水煎,温服。

4.散寒救胎汤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二。
主治:妊娠中寒。妊娠临月忽感少阴风邪恶寒,踡卧,手足厥冷。
组成:人参一两,白术(蜜炙黄)二两,肉桂,干姜(炒),炙甘草各一钱。
用法:水二钟,煎至七分服。

5.和胎饮
来源:《理瀹骈文》。
主治:妊娠感受风寒。
组成:紫苏,黄芩,白术,甘草。
用法:水煎,外抹胸背。
加减:
太阳经,加羌、防、芎、藁、葱、姜;
自汗者,去葱,加白芍。

6.荆芥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主治:妊娠感风冷,咳嗽痰壅,头目昏痛。
组成:荆芥穗,旋覆花,前胡(去苗)各三两,芍药,半夏(生姜汁制,去毒),甘草各一两(炙),麻黄(去节,煎,掠去沫,焙)一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四、妊娠感冒用方
1.参苏饮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主治:妊娠感冒发热,头疼骨痛,半身不遂、呕吐痰涎。
组成:人参,紫苏,枳壳,桔梗,干葛,前胡,桑皮,贝母,茯苓,甘草,橘红,生姜。
加减:咳嗽,加五味。

2.加味香苏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孕妇感冒,吐泻,脉浮者。
组成:香附一两半,苏叶一两半,藿香三两,陈皮半两,甘草六钱,砂仁一两(炒)。
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水煎,去滓温服。
加减:
转筋,加木瓜;
胎动,加白术;
挟热,加黄连、白术;
挟寒,加白术、炮姜。
方论:妊娠先伤于暑,复感于风,风暑合邪,肝胃受病,故吐泻不已,胎因不安焉。香附调气解郁,苏叶理血疏风,藿香快胃祛暑,陈皮利气和中,砂仁醒脾安胎气,甘草缓中和胃气也。为散水煎,使风暑并解,则肝胃调和而吐泻无不止,胎孕无不安矣。

3.和胎败毒散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四。
主治:妊娠伤寒,天行时气,传染初起,并一切感冒。
组成:人参,羌活,前胡,柴胡,白苓,甘草,川芎,枳壳,桔梗,黄芩,白术,苏叶,葛根,葱白各一钱。
用法:生姜为引,水煎,热服。得汗而解。

4.人参羌活汤
来源:《女科百问》。
主治:妊娠感冒,发热头疼,身体痛。
组成:白茯苓,羌活,独活,前胡,芎穷,枳壳(炒),桔梗,人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干葛,陈皮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温服。

5.加减黑膏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怀妊感冒发热,脉浮数者。
组成:生地五钱,淡豉一钱半,连翘三钱,荆芥一钱半,甘草五分,葱白三枚。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取微汗。

6.通闭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孕妇感冒,大便秘结,脉浮。
组成:枳壳一钱半(炒),防风一钱半,甘草八分。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方论:妊娠感冒,风邪直入大肠,而大便秘结,谓之风秘,胎孕因之不安。防风祛外邪以通风秘,枳壳泻滞气以疏肠结,甘草缓中和胃也。水煎温服,使风邪外解则滞气通行,而津液四布,胎得所安,岂有大便秘结之患乎?

五、其他症状用方
1.芦根汤
来源: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名见《类证活人书》卷十九。
主治:妊娠头痛壮热,心烦呕吐,不下食。
组成:生芦根一升,知母四两,青竹茹三两,粳米五合。
用法:上锉。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稍稍饮之。尽更作,愈止。

2.柴胡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主治:妇人受胎杂病,阴阳相胜,寒热往来。
组成:北柴胡三钱,地骨皮一钱,黄芩三钱,桂二钱,甘草三钱,京芥二钱。
用法:上锉。水煎服,仍服小柴胡汤三五帖。

3.葱苏散
来源:《医级》卷七。
主治:胎前产后感邪,表症悉具者。
组成:苏叶,葱白,生姜,川芎。

4.升膏散
来源:《胎产指南》卷一。
主治:孕妇骨节疼痛。
组成:葛根,石膏,升麻,柴胡,青黛。
加减:痰多,加竹沥一盏、姜汁一匙。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