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出痘?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4/26 20:16:27 木木说药方

妊娠出痘,是指妊娠期间,出现痘疮。
可按痘疮辨证治疗,并注意清热安胎。
目录
一、孕妇痘疮已发用方
二、孕妇出痘动胎用方
三、孕妇正产时出痘用方

一、孕妇痘疮已发用方
1.罩胎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四一。
功用:解热毒。
主治:孕妇痘疮已发。
组成:赤茯苓(去皮),白术,当归(中截),白芍药,赤芍药,柴胡,干葛,人参(去芦),桔梗(去芦),黄芩,防风,陈皮(去白),荆芥,枳壳,紫草,阿胶(炒),糯米(炒),川白芷,甘草(炙),川芎,缩砂仁(炒)。
用法:上锉。每服三钱,入银器内(如无,则用瓦器),以水一盏半,加干柿蒂七枚、野苎根七寸、甜瓜蒂七枚,上用小荷叶盖定,煎,去滓,盏盛,研入金箔、银箔适量,仍用荷叶盖覆,空心服。
加减:大热,加郁金。

2.罩胎散
来源:《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
主治:孕妇痘疮。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柴胡,干葛,桔梗,黄芩,陈皮,枳壳,紫草,砂仁各等分。
用法:上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3.罩胎散
来源:《医方考》卷六。
功用:益气养血,解毒疏邪。
主治:孕妇出痘。
组成: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砂仁,柴胡,干葛,桔梗,紫草,阿胶,防风,荆芥,白芷,白芍药。
《痘疹仁端录》有粘米,无桔梗。
方论:以孕妇而痘,则血气大虚矣。故用当归、川芎、芍药、阿胶以养血;又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补气;乃黄芩、砂仁、紫草、桔梗,所以安胎解毒;
柴胡、干葛、防风、荆芥、白芷所以利表疏邪。养血补气,则安其内;解毒疏邪,则利其外。安内利外,治道毕矣。

4.锢蒂散
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八。
主治:孕妇出痘疹。
组成:人参,柴胡,香附,陈皮,黄耆,生地,芍药,荆芥,木通,川椒(炒黑)。
用法:上药加莲房壳(带蒂)一片,葡萄(著根者)七粒,水煎服。

5.安胎饮
来源:《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
主治:妊娠出痘。
组成:人参,当归,黄芩,大腹皮,川芎,芍药各八分,香附子,紫苏各一两,砂仁,陈皮,甘草各五分。
《种痘新书》有茯苓,无砂仁。
用法: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种痘新书》:加灯心,糯米煎服。
加减:腹痛者,加阿胶。

6.安胎如圣饮
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主治:孕妇痘热不安。
组成:条芩(实者),白术,归身,砂仁(连壳炒,研),枳壳,甘草,大腹皮(黑豆水煮三五次),陈皮,桑树上羊儿藤。
用法:水煎服。
7.疏风安胎汤
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八。
主治:孕妇痘出三日。
组成:荆芥,防风,连翘,黄芩,前胡,甘草,马兰,花粉(酒炒)。
用法:水煎服。
加减:
血亏,加川芎、当归;
腰痛,加杜仲、续断;
热甚,加犀角、山栀、黄连。

8.革六
来源:方出《痧胀玉衡》卷中,名见《痧症全书》卷下。
别名:五十四号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主治:胎前痧。
组成:桑寄生,红花,香附,益母草,荆芥,细辛,卜子,神曲。
用法:水煎,冲砂仁末,微冷服。
验案:胎前痧。
逍方亭内室,怀娠六月,寒热交作,烦闷不安,左手脉伏,面目微黑,刺腿弯青筋六针,出毒血少愈,服上药而安。后用小柴胡汤退热,又用参、苓、归、地健脾养血乃痊。

二、孕妇出痘动胎用方
1.安胎散
来源:《痘疹金镜录》卷四。
别名:安胎饮(《医方考》卷六)。
主治:
1.《痘疹金镜录》:孕妇出痘动胎。
2.《医方易简》:妊娠痘出稠密者。
组成:八珍汤去地黄,加黄芩,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
用法:加大枣三枚,水煎服。
方论:《医方考》: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所以补气;
当归、川芎、芍药,所以养血;
黄芩所以清热;
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所以行滞。

2.安胎独圣散
来源:《痘疹金镜录》卷四。
主治:孕妇出痘动胎。
组成:砂仁(炒)。
用法:上为末。每服五分,酒调下。
方论:《医方考》:缩砂辛温,利而不滞,故可以利气,可以安胎。

3.安胎独圣丹
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主治:出痘胎动。
组成:砂仁(炒,研,酒调下五分),人参,黄耆,川芎,当归,白芍,甘草,防风,白芷,桔梗,官桂,木香。
加减:
痘色红紫,去桂、香,加紫草、蝉蜕;
痘色淡白,去防风、白芷,加糯米;
胃虚不食,加人参。

三、孕妇正产时出痘用方
1.大补汤
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主治:孕妇正产时出痘。
组成:人参,当归,黄耆,熟地,川芎,桂心,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加减:
虚甚者,加熟附子;
腹中不和,有滞气者,加青皮、木香。
2.黑神散
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主治:孕妇出痘,正当甚时,有正产者。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