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腹内钟鸣、子啼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5/12 15:41:52 木木说药方

    

     子啼,亦名子鸣、儿啼、腹啼、鸣胎、胎哭、腹哭钟鸣、钟鸣等。

     是指孕妇因气虚或胎热不安,以致腹中有声如钟鸣者。

     《产宝百问》云:“妊娠腹内钟鸣或儿在腹哭,或鸣叫,名曰子鸣”,

     《医宗金鉴》:“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腹内啼哭者,名曰子啼。”

     成因以气虚为多见。

     故《傅青主女科》指出:“妊娠怀胎至七八个月,忽然儿啼腹中,腰间隐隐作痛,人以为胎热之过也,谁知是气虚之故。治宜大补其气。”

    

     1.补胎饮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主治:子鸣。妊娠腹内时似钟鸣,或儿腹中啼哭,母体气衰弱,无血养胎。

     组成:当归,川芎,黄连,白芍,熟地,人参,黄耆,白术,黄芩,香附,陈皮,甘草。

     方论:是方四物养血安胎,参、耆、术、草大补元气,佐附、陈行胸滞膈闷,少加芩、连以清上、中二焦虚热,气血足,胎自安。

    

     2.接气饮

     来源:《辨证录》卷十二。

     主治:妇人气虚,有怀妊至七、八月,忽然儿啼腹中,腹亦隐隐作痛者。

     组成:人参,白术,黄耆,麦冬各五钱,茯苓三钱,当归三钱,贝母,神曲各一钱,炮姜五分。

     用法:水煎服。

     3.扶气止啼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功用:补气。

     主治:妊娠气虚子鸣,怀胎至七八个月,忽然儿啼腹中,腰间隐隐作痛。

     组成:人参一两,黄耆一两(生用),麦冬一两(去心),当归五钱(酒洗),橘红五分,甘草一钱,花粉一钱。

     用法:水煎服。一剂而啼即止,二剂不再啼。

     方论:此方用人参、黄耆、麦冬以补肺气,使肺气旺,则胞胎之气亦旺;胞胎之气旺,则胞中之子气有不随母之气以为呼吸者,未之有也。

    

     4.止啼汤

     来源:《辨证录》卷十二。

     功用:大补肺气。

     主治:妇人气虚,怀妊至七八月,忽然儿啼腹中,腹亦隐隐作痛。

     组成:人参一两,黄耆一两,当归五钱,麦冬一两,橘红五分,甘草一钱,天花粉一钱。

     用法:水煎服。

     方论:此方用参、耆、归、冬以补肺气,以肺主气也。肺气旺而胞胎之气不弱,胞中之子自安矣。所以一二剂而奏功耳。

    

     5.益母止啼汤

     来源:《顾氏医径》卷四。

     主治:子鸣。妊娠七八月,忽然儿啼腹中者。

     组成:人参,黄耆,当归,麦冬,橘红,甘草。

    

     6.止啼汤

     来源:《惠直堂方》卷四。

     主治:妊娠儿在腹中啼。

     组成:黄连二钱,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7.黄连汤

     来源:《广嗣纪要》卷十三。

     主治:妊妇儿在腹中哭。

     组成:黄连三钱,甘草一钱。

     用法:二味浓煎,令母呷之。

    

     8.黄连煎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七。

     主治: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内啼哭。

     9.子鸣散

     来源:《妇科秘旨》卷四。

     主治:子鸣。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