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心痛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8/5 20:28:57 木木说药方

产后心痛,包括产后心下(胃脘)痛、心包络痛、产后真心痛。
《诸病源候论》:“产后脏虚,遇风冷客之,与血气相搏而气逆者,上攻于心之络,则心痛。凡心痛乍间乍甚,心之支别络为邪所伤也。若邪伤心之正经,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所以然者,心为诸脏之主,不受邪,邪伤即死也。”
本病多因平素脏虚,产后益虚,寒邪袭之,血为寒凝,滞涩不行,上冲心络,或伤及心经,发于心痛。
伤于心络者,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
伤于心之正经者,亦称真心痛。症见指甲青黑,手足冷而过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因胃的位置在心窝部,故古人亦有将产后胃脘痛称产后心痛者。
治宜行气活血,温里止痛。

目录
一、产后心痛属大寒者
二、产后血气攻心痛
三、产后恶血冲心痛
四、产后七情所伤而致诸气不和,忽然心气痛不可忍者
五、产后心血虚损,心无所主而觉痛

一、产后心痛属大寒者
1.大岩蜜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主治:
1.《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产后心痛。
2.《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
组成:干地黄,当归,独活,甘草(炙),芍药,桂心,小草,细辛各一两,吴茱萸一升,干姜三两。
用法: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分。
2.蜀椒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经心录》。
主治:产后心痛属大寒者。
组成:蜀椒二合(汗),芍药三两,半夏(洗),当归,桂心,人参,甘草(炙)各二两,生姜汁五合,蜜一升,茯苓二两。
用法:上切。先以水九升煮椒令沸,下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下姜汁、蜜等更煎,取三升,一服五合,渐至六合,服尽为止。
宜忌:勿食冷物。
方论:《千金方衍义》:产后心腹痛总宜温理血气,内补当归建中专和营解邪,产后恒宜服之。此以本气虚寒,故于方中加入蜀椒、人参、茯苓、半夏温散胃家痰气,生姜用汁取其迅速,蜜代饴、枣,不独安中,兼滋桂心、半夏之燥也。

3.芍药汤
来源:《千金翼方》卷六。
主治:产后心痛,因寒冷所致者。
组成:芍药,桂心各三两,当归,半夏(洗去滑),茯苓各二两,蜀椒二合(汗),生姜汁五合蜜一升。
用法:上锉。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生姜汁及蜜,复煎取二升五合。每服五合,渐加至六合。相去一炊久再服。
宜忌:忌冷食。
4.羊肉桂心汤
来源:《千金翼方》卷六。
主治:产后虚冷心痛。
组成:羊肉三斤,桂心四两,当归,干姜,甘草(炙)各三两,吴茱萸,人参,芎藭,干地黄各二两(一方有桔梗三两)。
用法:上锉。以水一斗煮肉,取汁五升,去肉纳药,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

5.芎藭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
主治:产后血气与冷气相搏,上攻心痛。
组成:芎藭一两,桂心一两,木香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6.大岩蜜丸
来源:《陈素庵妇科初解》卷五。
功用:温经散寒。
主治:产后心痛,因虚寒血凝上冲于心之包络。
组成:防风,灵脂,延胡,生地,当归,甘草,赤芍,益母草,川芎,干姜,乌药,白芷,蒲黄,陈皮,细辛,吴茱萸。
方论:产后虚寒血凝,故用四物加益母、蒲黄、甘草以养血,干姜、吴茱萸、乌药、陈皮以温中,防风、细辛、白芷以逐寒,温经散寒则血不滞;
恐其凝而上冲也,加延胡、灵脂以祛瘀止痛。
至于火因血虚而上升冲心包络致痛者,则非吴萸、干姜之辛热所能止者,即痛止而血必得热则行,血来太甚,产妇益弱矣。

二、产后血气攻心痛
1.青橘皮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
主治:产后血气攻心痛。
组成: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三分,蓬莪术三分,桂心一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一两(锉,微炒),乌药三分,紫苏子三分(微炒),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熟酒调下。

2.当归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
主治:产后血刺,连心疼痛。
组成:当归一两(锉,微炒),胡椒一分,蓬莪术半两,白术三分,木香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3.芸苔子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一。
主治:产后血气冲心痛。
组成:芸苔(微炒),当归(锉,微炒)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4.桂心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
主治:产后血气冲心疼痛。
组成:桂心一两(为末),芫花一两(为末),香墨二挺(为末),木香一两(为末)。
用法:上药以酽醋二升,先煎芫花为膏,次入木香并墨、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以热酒送下。

三、产后恶血冲心痛
1.产宝散
来源:方出《儒门事亲》卷十五,名见《回生集》卷下。
主治:
1.《儒门事亲》:妇人产后恶物不出,上攻心痛。
2.《回生集》:子死腹中,母亦将绝。
组成:赤伏龙肝。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酒调下,泻出恶物立止。

2.桂心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主治:产后恶血冲心痛,脉紧涩滞者。
组成:桂心一两半,蒲黄三两,延胡一两半(酒炒)。
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砂糖灰汤煎、去滓温服。
方论:产后恶血不下,上冲心膈,故心气窒塞,心痛不休焉。
桂心温经通闭,开心气之窒塞;
蒲黄破瘀下行,降恶血之冲逆;
延胡活血以通经脉也。
为散,砂糖汤煎,使瘀血消化,则新血自生,而恶血无不下,安有上冲心膈,心痛不已之患乎。

3.当归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医林方》。
主治:产后恶血上行,抢心痛疼,恶血过多,血晕不省人事,或恶血不下行。
组成:牡丹皮,川芎,蒲黄各二两,桂半两,大豆卷二两。
本方名当归散,但方中无当归,疑脱。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4.延胡索汤
来源:《医学启蒙》卷五。
主治:产后瘀血心疼。
组成:延胡索一钱,当归(酒洗)一钱,白芍(酒洗)一钱,厚朴(姜炒)一钱,莪术一钱,川楝子一钱,三棱一钱,木香一钱,川芎一钱二分,桔梗一钱二分,黄芩(炒)八分,甘草(炙)七分,槟榔一钱。
用法:水二钟,煎八分,空心热服。

四、产后七情所伤而致诸气不和,忽然心气痛不可忍者
1.手拈散
来源:《女科万金方》。
别名:七情手拈散(《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主治:产后七情所伤而致诸气不和,忽然心气痛不可忍者。
组成:枳壳,延胡索,小茴香各一钱一分,白芍药,乳香,没药各一钱,甘草六分。
用法:水煎服。

2.木槟汤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主治:产后心痛,七情感伤,血与气并。
组成:木香,槟榔,延胡索,金铃子,三棱,莪术,厚朴,桔梗,川芎,当归,白芍,黄芩,甘草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五、产后心血虚损,心无所主而觉痛
1.归脾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五。
主治:产后心血虚损,心无所主而觉痛。
组成:人参,当归身二钱,黄耆(蜜炒),白术,茯神各一钱半,枣仁(炒,研)一钱,远志六分,炙草八分,陈皮七分。
用法:桂圆肉、莲肉为引,水煎服。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