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霍乱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8/29 19:58:08 木木说药方

《妇人大全良方》:“夫产后霍乱,气血俱伤,脏腑虚损;
或饮食不消,触冒风冷所致。
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乱于肠胃之间,真邪相搏,冷热不调,上吐下痢,故曰霍乱也。”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吐下泻,烦渴,腹痛,甚者四肢厥冷。
治宜调和肠胃,化瘀散寒。

目录
一、产后霍乱,吐利不止
二、产后霍乱,手足厥冷
三、产后霍乱,心腹痛
四、产后霍乱,腹痛
五、产后霍乱,不思食
六、产后寒滞,霍乱吐泻
七、产后虚弱,致成霍乱
八、其他症状

一、产后霍乱,吐利不止
1.厚朴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不止。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干姜(炮),当归(锉,炒),甘草(炙)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温中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主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无块痛者。
组成:人参一钱,白术一钱半,当归二钱,厚朴八分,黑姜四分,茯苓一钱,草豆蔻六分。
用法:上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3.温中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
组成:人参(去芦头),白术,干姜(炮裂,锉),当归(锉,微炒),草豆蔻(去皮)各一两,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4.厚朴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
组成: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各三分,肉豆蔻(去壳),红豆蔻,桂心,白术,干姜(炮裂,锉),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5.附子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
1.《太平圣惠方》:产后霍乱,吐利不止,手足厥冷。
2.《校注妇人良方》:脾胃虛集,腹痛吐泻,手足厥冷,或自汗口噤。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白术,当归(锉,微炒),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桂心,人参(去芦头),丁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二、产后霍乱,手足厥冷
1.附子方
来源:《胎产指南》卷七。
别名:附子汤(《嵩崖尊生全书》卷十四)。
主治:
1.《胎产指南》:产后吐痢霍乱,手足逆冷,无块痛。
2.《嵩崖尊生全书》:霍乱,气血虚损,伤食感寒,痛止而手足冷者。
组成:白术二钱,当归二钱,陈皮四分,干姜四分,丁香四分,甘草四分,人参一钱,附子五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2.附子散
来源:《胎产心法》卷下。
主治:产后无块痛,霍乱吐泻,手足厥冷。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各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丁香,干姜各四分,附子五分(制)。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3.附子散
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主治:产后霍乱吐泻,手足逆冷。
组成:白术一钱,当归二钱,陈皮,黑姜,丁香,甘草各四分(一本有附子五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送下。
宜忌:须无块痛方可服。

4.干姜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四肢逆冷,虚烦。
组成:干姜(炮),黄连(去须),赤石脂,当归(锉,炒)各三两,半夏(先研为末,生姜汁制作饼子用)五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甘草(炙),桂(去粗皮),龙骨(火烧红),枳壳(去瓤,麸炒),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取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5.厚朴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肢体逆冷。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去白,切,焙),当归(锉,炒),桂(去粗皮)各二两,甘草(炙),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白术(锉,炒)三两。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6.厚朴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四肢逆冷,虚烦。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高良姜(锉,炒),人参,白术(锉,炒)各二两,麦门冬(去心,炒),赤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甘草各一两半,紫苏茎叶(全用,细锉),陈橘皮(去白,炒)各一两一分,吴茱萸一两(洗去滑,略炒)。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7.猪胆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妇女产后霍乱,四逆,汗出肢冷。
组成:猪胆一枚(阴干),干姜三两(炮),附子(炮裂,去皮脐),甘草(炙)各一两。
用法:上锉,如麻子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三、产后霍乱,心腹痛
1.当归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心腹痛。
组成:当归(切炒)二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芎藭各一两半(锉)。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空腹食前温服。

2.芦根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心腹痛。
组成:芦根二两(洗,锉),人参,枇杷叶(炙,拭去毛)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四、产后霍乱,腹痛
1.白术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烦渴,手足逆冷。
组成:白术,麦门冬(去心,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干姜(炮裂,锉),人参(去芦头)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淬温服,不拘时候。

2.白茯苓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泻,心神烦闷,腹内绞痛,四肢不和,或时燥渴。
组成:白茯苓三分,麦门冬三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藿香,当归(锉,微炒),人参(去芦头),高良姜(锉),芎藭,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三个,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当归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中绞痛。
组成:当归(锉,微炒),白豆蔻(去皮),木香,白术,高良姜(锉),白芍药,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炒令黑)。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4.高良姜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别名:高良姜汤(《明医指掌》卷九)。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内疼痛。
组成:高良姜(锉),当归(锉,微炒),草豆蔻(去皮)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5.木香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食物不化,腹胁疼痛。
组成:木香二两(炮),肉豆蔻十二枚(炮,去壳),草豆蔻十二颗(去皮),小蒜(切,焙)半两,菖蒲,陈曲(炒)各一两,干椿根白皮(细锉),麦蘖各一两半(炒),阿魏一钱(别研入)。
用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煎陈橘皮汤送下。

五、产后霍乱,不思食
1.白术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不思食。
组成:白术(锉,炒),赤茯苓(去黑皮),人参,甘草(炙)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葛根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妇人产后,霍乱吐利,烦渴不食。
组成:葛根(锉),人参,白术(锉,炒),桔梗(炒),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六、产后寒滞,霍乱吐泻
1.温中散
来源:《胎产心法》卷下。
主治:产后寒滞,块痛已除,霍乱吐泻。
组成:人参随宜,白术一钱五分(土炒),当归二钱,厚朴八分(姜制),干姜四分,茯苓一钱,草豆蔻六分。
用法:上加生姜一片,水煎。温服。

七、产后虚弱,致成霍乱
1.半豆饮子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主治:产后霍乱,由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或腹中一条梗起,上冲心胸甚绞而痛,昏闷,面黑,唇青,手足厥逆,自汗,与寻常霍乱无异,但属产后血虚。
组成:半夏,白豆蔻,苍术,干姜,藿香,陈皮,归尾,川芎,人参,白术,甘草,猪苓,砂仁,莲子。
方论:
参、术、陈、甘、半,去茯苓加猪苓也;
砂仁、莲子以止利;
苍、藿、干、蔻、陈、夏、砂仁温中止吐;
加芎、归以养血;
不用地、芍者,以其酸寒也。

2.理苓汤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主治:
1.《张氏医通》: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
2.《医略六书》:产后霍乱,脉紧细者。
组成:理中汤合五苓散。
方论:产后脾胃两虚,寒邪搏湿,故挥霍撩乱,呕吐泄泻,谓之霍乱。
与常人霍乱不同。
人参补胃气之虚,白术助脾气之运,炮姜温中逐冷,猪苓利水泻湿,泽泻利肾膀之湿,茯苓渗脾肺之湿,炙草缓中和胃,肉桂补火散寒也。
水煎,温服,使脾健胃强,则寒湿自散而经腑清和,安有挥霍撩乱,呕吐泄泻之患乎。

3.藿香温胃散
来源:《胎产秘书》卷下。
别名:藿香温胃饮(《盘珠集》卷下)。
主治:产后血痛已除,劳伤气血,脏腑虚损,不能运化食物,及冷风相乘,以致阴阳升降不顺,乱于肠胃,冷热不调,邪正相搏,上吐下泻,名曰霍乱。
组成:当归,白术各三钱,姜炭,陈皮,藿香各四分,厚朴八分,人参一钱,炙甘草三分,生姜一片。
《盘珠集》有丁香。
用法:水煎服。
加减:手足逆冷,加附子三分。

4.人参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泻利,胃虚烦躁。
组成:人参(去芦头),白术,当归(锉,微炒),麦门冬(去心,焙),川芎,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草豆蔻(去壳),白茯苓,诃黎勒皮,沉香各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5.丁香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胃气虚弱,因饮食不节,致成霍乱。
组成:丁香,肉豆蔻(去壳),当归(锉,微炒),白术,缩砂(去壳皮),人参(去芦头),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二个,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八、其他症状
1.香薷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烦渴,心胸满闷。
组成:香薷,前胡(去芦头),麦门冬(去心)各三分,人参(去芦头),白术,甘草(炙微赤,锉),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各半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补火引水汤
来源:《竹林女科》卷三。
主治:产后肾水上泛,呕吐下利,真阳飞越。
组成:人参,白术(蜜炙),熟地黄,山茱萸,茯苓,附子(制),肉桂,车前子。
用法:水煎服。

3.生化六和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主治:产后血块痛未除,患霍乱。
组成:川芎二钱,当归四钱,黑姜,炙草,陈皮,藿香各四分,砂仁六分,茯苓一钱。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4.人参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
组成:人参,陈橘皮(去白,切,焙),干姜(炮),甘草(炙)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5.厚朴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霍乱吐利。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藿香(去枝梗),高良姜(锉,炒),当归(切,焙)各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