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疟疾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8/30 19:26:45 木木说药方

    

     产后疟疾,是指产妇分娩后疟疾发作或患疟疾者。

     《诸病源候论》:“产后血气损伤,而宿经伤暑热,今因产虚,复遇风邪相折,阴阳交争,邪正相干,故发作成疟也。”

     目录

     一、产后一切疟

     二、产后一月,其人素虚而患疟

     三、产后疟证,寒多热少

     四、产后寒热疟

     五、产后疟疾

    

     一、产后一切疟

     1.木香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一切疟。

     组成:木香,常山(锉),牡蛎(火烧赤),大黄(炮制),知母(焙),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鳖甲(醋炙,去裙襕),乌梅(去核,炒),当归(切,炒)各一两,丹砂(别研入)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当未发前服。

    

     二、产后一月,其人素虚而患疟

     1.人参白术汤

     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四。

     主治:产及一月,其人素虚而患疟者。

     组成:白术一斤,人参一两。

     用法:水六碗,煎去其半,如法再煎,如此三次,去滓取汁,共九碗,慢火煎至一碗。每日服半酒杯,白汤送下。

     2.人参养胃汤

     来源:《胎产秘书》卷下。

     主治:产后一月,其人素虚而患疟。

     组成:人参,白术,当归各二钱,茯苓,半夏各八分,草果,甘草,青皮,藿香各四分,乌梅二枚。

    

     三、产后疟证,寒多热少

     1.加减补中和疟饮

     来源:《慈航集》卷下。

     主治:产后疟证,寒多热少。

     组成:人参一钱,甜于术五钱,黄耆三钱(蜜炙),当归三钱,炙甘草五分,柴胡八分(炒),青皮一钱五分,草蔻仁一钱(研),干姜一钱(蜜炙),益母草三钱。

     用法:加大枣三枚,河、井水各半煎,露一宿,疟前二时温服,二煎接服更妙。

     加减:

     如热多,加青蒿三钱;

     如恶心,加灶心土五钱;

     如腹痛作泻,加煨广木香一钱五分、酒炒元胡索二钱;

     如胸口不宽,加炒炽壳一钱五分。

    

     2.生熟饮子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别名:生熟饮(《中国医学大辞典》)。

     主治:产后疟疾多寒者。

     组成:肉豆蔻,草果仁,厚朴(生,去粗皮),半夏,陈皮,甘草,大枣(去核),生姜各等分。

     用法:上锉细,和匀,一半生,一半用湿皮纸裹煨令香熟,去纸,与一半生者和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七分,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四、产后寒热疟

     1.七胜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寒热疟,烦渴引饮,头疼体痛。

     组成:干姜半两(炮),黄连(去须),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当归(切,焙),常山(锉),柴胡(去苗),猪苓(去黑皮)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当末发前空心温服,欲发时再服。

    

     2.人参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寒热疟,往来不已,烦渴体痛。

     组成:人参,甘草(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三分,知母半两,常山半两,麦门冬(去心,焙),柴胡(去苗),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当末发前服。

    

     3.乌梅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寒热疟,发渴头痛。

     组成:乌梅肉(炒),黄连(去须),柴胡(去苗),人参各一两,甘草(炙)三分,当归(切,焙)一两半,常山半两,生干地黄(焙)三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擘),同煎至八分,去滓,当未发前温服。

    

     4.芍药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寒热疟,头疼体痛烦渴。

     组成:赤芍药一两,当归(切,焙)二两,柴胡(去苗)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黄芩(去黑心)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半,白术(锉)三分,甘草(炙)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二两,常山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同煎八分,去滓,当未发前温服,不拘时候。

    

     5.常山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寒热疟。

     组成:常山,甘草(炙)各一两,黄芩(去黑心),石膏(碎)各二两,乌梅(去核,熬)十四枚,当归(切,焙)二两,芍药一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擘),同煎至八分,去滓,当未发前温服。

    

     6.犀角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产后寒热疟,往来不歇。

     组成:犀角屑,麦门冬(去心,焙),升麻(洗、焙),知母(切),当归(切,焙),甘草(炙),生干地黄(焙),鳖甲(醋炙,去裙襕),石膏(打碎),柴胡(去苗)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当未发前服,欲发时再服。

    

     7.加味生化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八。

     主治:产后疟疾,因瘀血停留,荣卫不和,致寒热往来。

     组成:生化汤加柴胡,鳖甲。

    

     8.当归芍药和疟汤

     来源:《慈航集》卷下。

     功用:补血和解。

     主治:产后疟疾,夹痰夹滞,寒热不止。

     组成:全当归一两(酒洗),白芍一两(酒炒),益母草三钱,炮姜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柴胡八分(炒),草蔻仁一钱(研),炙甘草五分。

     用法:河、井水各半煎,露一宿,早服。三服全愈。

     加减:

     如腹痛积瘀,恶露未清,加炒山楂三钱,酒炒元胡索三钱;

     如恶心,加灶心土五钱;

     如头痛,加川芎二钱;

     如大便结,加桃仁泥三钱,酒洗红花三钱;

     如作泻,加车前子三钱;

     如胸口饱胀,加炒枳壳一钱五分;

     如热盛,加青蒿三钱;

     如寒多,加入煨姜三钱、大枣三枚。

    

     五、产后疟疾

     1.橘半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产后疟疾。

     组成:当归,柴胡,生地各八分,白芷,半夏,橘红,山楂,川芎各一钱。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不拘时候。

    

     2.无忧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四引《卫生家宝》。

     主治:产后疟疾。

     组成:萝卜子不拘多少(炒)。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3.邪滞双解散

     来源:《古方汇精》卷三。

     主治:产后疟。

     组成:川芎六分,当归,建曲,夏曲,炒苍术各一钱五分,枯谷芽,炒白芍,藿香叶各一钱,云苓,丹参各二钱,大生地三钱(炙),葱八分,煨黑姜一钱。

     用法:二剂后,疟来已正,方内加升麻、炙柴胡各四分,生、熟首乌各一钱五分,投二剂可止,如未止,再投二剂,接服休疟饮与八珍汤,相间服之,可期渐愈。

     加减:肢冷,加桂枝尖木三分。

    

     4.人参养胃汤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主治:产后疟疾。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当归,苍术,川朴,柴胡,黄芩,前胡,白芷,牡蛎,乌梅,生姜。

     方论:产后气血俱虚,虽有外邪,不可竞用发表,但当固肾健脾。

     是以六君健脾益气,苍、朴燥湿行滞,芎、归补血扶阴,柴、芩、参、甘、夏去半表半里之邪以退寒热,乌梅、生姜生津止渴。

     总以益胃为主,故名养胃也。

    

     5.加减生化汤

     来源:《胎产秘书》卷下。

     主治:产后类疟。

     组成:川芎一钱,当归二钱,人参,白术各一钱,茯苓八分,青皮二分,炙草三分,藿香八分,乌梅二枚。

     加减:

     渴,加麦冬一钱、五味三分;

     痰,加半夏八分、竹沥、姜汁;

     汗,加黄耆、枣仁各一钱;

     伤米食,加神曲一钱、麦芽五分;

     伤肉食,加山楂、砂仁各五分。

    

     6.加味人参养胃汤

     来源:《宁坤秘籍》卷中。

     主治:产后疟疾。

     组成:人参一钱五分,白术,当归各二钱,茯苓,半夏各八分,草果三分,甘草,青皮各四分,藿香五分,乌梅三个。

     用法:水煎服。并服参术膏(人参、白术二味熬膏)。

    

     7.辅正除邪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五。

     主治:产后疟疾。

     组成:北柴胡,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各一钱半,川芎八分,归身二钱,干姜(炒),肉桂,黄芩各一钱,白豆蔻肉一钱(微炒,研),生姜一钱。

     用法:头煎要轻,先三个时服;次煎加鳖甲(醋炙)二钱,先一个时服。

     加减:

     如寒多者,重加姜、桂;

     如热多者,重加黄芩,并加知母;

     如久疟汗甚者,加蜜炒黄耆一二钱;

     若一二剂不应者,加酒炒常山一钱。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