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狂证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10/6 20:12:01 木木说药方

产后狂证,亦称产后狂言谵语。
《妇人大全良方》:“产后血晕,狂语不识人,狂乱。”
本病成因多为产后失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或败血上干于心;
或心虚外感风寒,恶露不行;
或产后气血损伤,心气不足所致。
症见言语颠倒,眼见异物,狂乱胡言等。
本病治疗因证而异。
若为心血不足所致者,可兼见眩晕心悸,面苍无华等,治宜养血祛风;
败血扰心者,可兼见恶露量少,腹痛拒按等,治宜活血养血;
恶露不行而感风寒者,兼以解表;
因心气虚者,可兼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等,宜兼以补心为治。

目录
一、产后血虚,发狂
二、产后血虚,乘热发狂
三、产后心气不足,发狂
四、产后败血冲心,发狂
五、产后感阳明之邪发狂
六、产后因惊,发狂
七、产后发狂,如见鬼状

一、产后血虚,发狂
1.辰砂石菖蒲散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功用:补血安神。
主治:产后血虚发狂,心神失守。
组成:石菖蒲五分,当归一钱五分,生地(炒)二钱,茯神一钱,远志一钱,白芍(酒炒)一钱,枣仁(炒)一钱,丹参二钱,蒲黄(黑)一钱,熟地二钱,川芎一钱,辰砂一分,姜汁,竹沥,龙眼肉。
方中姜汁、竹沥、龙眼肉用量原缺。

2.当归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主治:产后血气不调,言语谬乱。
组成:当归(切,焙),人参,芍药,酸枣仁(去皮),黄芩(去黑心),白鲜皮,甘草(炙,锉)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二、产后血虚,乘热发狂
1.泽兰汤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三。
主治:
1.《叶氏女科证治》:产后五六日,狂乱胡言,持刀欲杀人。
2.《妇科玉尺》:产后出血太多,肝虚火炎。
组成:龙齿(煅),茯神,生地黄,当归,牛膝,远志肉,酸枣仁,泽兰叶各一钱。
用法:水煎服。

2.常山饮
来源:《博济方》卷四。
主治:产后血海虚,乘热发狂,闷乱时作;及室女体热,红脉不行。
组成:常山,石膏,大黄(煨),甘草(炮),鳖甲(醋炙),柴胡(去芦)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放冷服。

三、产后心气不足,发狂
1.茯苓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主治:产后心气不足,血邪狂言,眠卧不安。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半,甘草(炙,锉)一两,远志(去心)半两,白薇,龙齿(研)各一两,熟干地黄(焙)一两半,人参,防风(去叉)各一两,独活(去芦头)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茯苓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九。
主治:产后狂语,志意不定,精神昏乱,心气虚,风邪所致。
组成:茯苓(一方使茯神),生地黄十二分,远志,白薇,龙齿各十分,防风,人参,独活名八分(同为末)。
用法:上以银一大斤,水一斗五升,煎取七升,下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宜忌:忌菘菜、猪肉、生冷。

3.镇心散
来源:《宋氏女科》。
主治:产后心气虚损,卒惊狂语,或歌笑嗔哭,骂詈,或因虚发为风痉者。
组成:桂心,甘草,细辛,人参,干姜,生地,茯神,远志,归身,川芎,防风,辰砂一分(另研)。
方中除辰砂外各药用量原缺。
用法:用纹银十两,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入药煎至七分。入辰砂调匀,空心温服,滓再煎。

四、产后败血冲心,发狂
1.一灵三圣散
来源:《济阴纲目》卷十二。
主治:
1.《济阴纲目》:产后败血冲心,发热,妄言奔走,脉虚大者。
2.《竹林女科》:心神闷乱,发狂言,或中风痰或躁烦,或血瘀元虚。
组成:干荷叶,生干地黄,牡丹皮,生蒲黄(另研)各三钱。
用法:上前三味浓煎汤,调入蒲黄末。一服即定。

2.蒲黄黑荆芥散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功用:逐瘀养血。
主治:产后发狂属败血入心者。
组成:蒲黄(半生半炒)二钱,黑荆芥一钱二分,川芎一钱,赤芍一钱,生地一钱,当归一钱二分,红花八分,丹参二钱,延胡索一钱二分,炮干姜八分,黑豆百粒。

3.安心汤
来源:《辨证录》卷十二。
功用:大补心血。
主治:妇人血虚而心无以养,产后三日,发热恶露不行,败血攻心,狂言呼叫,甚欲奔走,拏捉不定。
组成:干荷叶一片,生地黄五钱,丹皮五钱,当归二两,川芎一两,生蒲黄二钱。
用法:水煎调服。
方论:
此方用归、芎以补血,何又用生地、丹皮之凉血,似非产后所宜。
不知恶血奔心,未免因虚热而相犯,吾于补中凉之,则凉不为害。
况益之干荷叶,则七窍相通,能引邪外出,不内害于心,转生蒲黄以分解恶露也。
但此方止可暂用一剂以定狂,不可多用数剂以取胜,不可不慎也。

4.参归荆枣益母汤
来源:《辨证录》卷十二。
主治:妇人产后三日,发热恶露不行,败血攻心,狂言呼叫,甚欲奔走,拿捉不安,血虚而心无以养者。
组成:人参,当归,麸炒枣仁各一两,荆芥,益母草各三钱。
用法:水煎服。

五、产后感阳明之邪发狂
1.收阳汤
来源:《石室秘录》卷六。
主治:产后感阳明之邪发狂。
组成:人参三两,桑叶三十片,麦冬二两,元参一两,青蒿五钱。
用法:水煎服。一剂而汗止,再剂而狂定,不可用三剂。

2.大圣济兰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主治:产后狂病,脉洪数软涩者。
组成:泽兰三两,生地五两,白芍两半(炒),当归三两,石膏三两,人参一两半,甘草六钱,白薇一两半,川芎八钱,柏子仁三两,茯苓一两半,白术一两半(炒)。
用法:上为散。砂糖灰汤煎三钱,去滓湿服。
方论:产后气血大虚,阳明伏热而上扰心包,故神明失指,狂叛无知焉。
今以四君补气,
四物补血,
石膏泻火清热,
白薇抑阳扶阴,
泽兰通利血脉,
柏仁安定心神。
为散,砂糖灰汤下,使血气安定,则伏热自解,而瘀去新生,心神得养,何有狂叛之患哉。

六、产后因惊,发狂
1.枣仁温胆汤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功用:安神定惊,祛瘀豁痰。
主治:产后发狂因惊者。
组成:枣仁(炒)二钱,茯神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二分,丹皮一钱五分,丹参二钱,远志一钱二分,当归二钱,川芎一钱,延胡索一钱,石菖蒲八分,辰砂。
方中辰砂用量原缺。

七、产后发狂,如见鬼状
1.交感地黄煎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别名:交感地黄丸(《女科百问》卷下)。
主治:
妇人产前产后,眼见黑花;
或即发狂,如见鬼状;
胞衣不下;
失音不语,心腹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中肿痛,心虚松悸,夜不得眠;
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
崩中下血,如豚肝状,脐腹绞痛,血多血少,结为癥瘕,恍惚昏迷,四肢肿满;
产前胎不安;
产后血刺痛。
组成:生地黄(洗净,研,以布裂汁留滓,以生姜汁炒地黄滓,以地黄汁炒生姜滓,各至干,堪为末为度),生姜(净洗,研烂,以布裂汁留滓)各二斤,延胡索(拌糯米,炒赤,去米),当归(去苗),琥珀(别研)各一两,蒲黄(炒香)四两。
《女科百问》有小茴香四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食前当归汤化下。

2.定神汤
来源:《产科心法》卷下。
功用:安神补虚。
主治:产后癫证,狂言谵语,或乍见鬼神,甚有不避亲疏,不知羞耻者。
组成:人参一钱,熟地三钱,当归二钱,茯神二钱,附子五分,肉桂三分,泽兰三钱,郁金一钱,龙齿八分,橘红八分。
用法:用生铁秤砣烧红淬水煎服。

3.乌金散
来源:《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主治:产后三五日或半月之间,忽狂言乱语,目见鬼神者。
组成:当归,远志肉,川芎,酸枣仁,白术,赤芍药,香附子,辰砂(另研入),熟地黄,羌活,防风各二钱,茯神二钱半,半夏三钱,全蝎,麦门冬,人参,牛膝,天麻各一钱,甘草九分,陈皮,白芷各一钱五分。
用法:上锉散,作二服。水一钟半,加生姜三片,葱三枝,入金银同煎一碗,不拘时候温服。

4.三黄朱砂煎
来源:《产科发蒙》卷三。
主治:产后颠狂,言语错乱,神思不安,如有鬼崇者。
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用法:每服二钱,水煎,临服入朱砂一钱,搅匀服。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