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水肿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2022/10/16 10:14:13 木木说药方

小儿水肿,临床以症见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少为特点。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阳水和阴水。
本病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
内因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治疗以通利水道为基本法则。
阳水属实,应以祛邪为主,常用发汗利尿,清热解毒;
阴水属虚,常用扶正祛邪,健脾宣肺,温阳利水。

1.泽漆茱萸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别名:泽漆汤(《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功用:《千金方衍义》:破水逐积,温理中土,祛邪养正。
主治:小儿夏月暴寒,寒入胃则暴下如水,四肢被寒所折则壮热,经日热不除,经月许日,变通身虚满腹痛,脉微细。
组成:泽漆,海藻,青木香各二分,吴茱萸三分,茯苓,白术,桔梗,芍药,当归各五分,大黄一分。
《圣济总录》有犀角。
用法:上锉。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
二百日至一岁儿一服二合半,
一岁以上至二岁一服四合。

2.泽漆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别名:甘遂丸(《普济方》卷三八六)。
主治:小儿水肿腹大,诸疗不愈者。
组成:泽漆叶,葶苈(纸上炒)各半两,甘遂(炒),黄芩(去黑心),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芍药,猪苓(去黑皮),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车前子各三分,鳖甲(去裙襕,醋炙),柴胡(去苗)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五六岁儿每服五丸,以温水送下。

3.狸豆根汤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
主治:小儿水气肿满,小便涩。
组成:狸豆根半两,车前草半两,葵子半两,桑根白皮(锉)半合,赤小豆半合。
用法:上锉细。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分为二服,每日三四次。

4.槟榔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
主治:小儿水气,肿满喘促,坐卧不安。
组成:槟榔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牵牛子半两(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一日二三服。量稍大增之,以利为效。

5.槟榔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六。
主治:小儿遍身浮肿。
组成:黑牵牛三两(炒),青木香,青皮,防风,槟榔各一两。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每服二十丸,桑白皮汤送下。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