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汗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2022/11/12 17:03:41 木木说药方

    

     小儿多汗,即汗腺分泌过多。可分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可见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婴儿于寒冷季节包裹过多,可致闷热综合征,

     或体内供热和产热过多(如快速进热食、剧烈运动后),紧张、恐惧等。

     此时多汗为机体调节体温所需,故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小儿时期(新生儿期例外)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常比成人量多。

     身体虚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但深睡后汗逐渐消退。

     病理性多汗往往在病人安静状态出现,也可见全身或大半身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或冒虚汗,应结合伴随症状分析诊断。

     偶见仅在手足多汗者,往往是先天性异常,无关重要。

    

     目录

     一、内服方

     二、外用方

     一、内服方

     1.丁香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二。

     主治:小儿脾怯多汗。

     组成:陈皮一两,青皮(去瓤),诃子肉(去核),甘草各半两,丁香二钱。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食前温服,儿小分之。

    

     2.凉胃散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引《玉诀》。

     主治:小儿多汗。

     组成:青黛,马牙硝,大黄(蒸)各半两,甘草(炙)一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半字,蛤粉水送下。

    

     二、外用方

     1.血余散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

     主治:小儿汗不止。

     组成:男子乱发一握(烧存性)。

     用法:上为细末。以绢袋盛置,干扑之。

    

     2.二子散

     来源:《江苏中医》(1992,6:10)。

     主治:小儿汗证(多汗)。

     组成:五倍子,五味子各15g。

     用法:共研细末,每晚于睡前取1份(10g),加温开水调拌,捏成圆形药饼如银元大,紧贴脐窝,上覆洁净塑料布一块(较药饼稍大),外用纱布绷带裹腹。翌日清晨去绷带及药饼,当晚复如法,连敷3次为1疗程。

     验案:小儿汗证(多汗)《江苏中医》(1992,6:10):用本方治疗小儿汗证(多汗)63例。结果:痊愈43例,占68.3%;有效16例,占25.4%;无效4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7%。

    

     3.扑汗方

     来源:《全幼心鉴》卷四。

     主治:小儿汗证。

     组成:牡蛎,麻黄根,赤石脂,糯米粉,贝母。

     用法:上为极细末。绵包药,扑汗。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