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2023/3/16 19:14:42 木木说药方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感染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引起的脑实质广泛病变。

     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病人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本病属中医瘟疫范畴,可参考瘟疫辨治。

    

     1.安宫牛黄丸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

     1.《温病条辨》:芳香化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

     2.《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解热去毒,通窍镇静。

     主治:《温病条辨》:

     太阴温病。发汗而汗出过多,神昏谵语;

     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因于热者;

     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精神不了了,时时谵语;

     邪入心包,舌謇肢厥;

     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脉不实。

     组成: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金箔衣,黄芩一两。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

     脉虚者,人参汤送下;

     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

     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次,甚至每日三次。

     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宜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孕妇忌服。

     验案:流行性乙型脑炎。

     《福建中医药》(1957,2:5):治疗乙脑83例,死亡13例。

     死亡率为15.66%,有后遗症者2例。

     作者认为,对于完全昏迷的病人,需持续应用足量的安宫牛黄丸为主,至3~4日之久。

     再加针刺十宣、曲池、合谷、涌泉等才能收效。

     详见《安宫牛黄丸》专篇。

    

     2.清瘟败毒饮

     来源:《疫疹一得》卷下。

     功用: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

     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

     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组成:

     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

     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

     乌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

     真川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

     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用法:

     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

     沉而数者,用中剂;

     浮大而数者,用小剂。

     如斑一出,即用大青叶,量加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

     验案:乙型脑炎。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3:55):用本方共治疗乙型脑炎78例,其中轻型17例,中型28例,重型22例,暴发型11例。

     辨证卫、气分证明显者,本方去犀角、牡丹皮,加金银花、大青叶等,并重用连翘、竹叶;

     营、血分证为主者,去连翘、竹叶,加麦冬、羚羊角、钩藤、全蝎等。

     平均用药6.8剂,并配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等。

     结果:痊愈69例,好转5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4.9%。

    

     3.乙脑合剂

     来源:《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功用:清热泻火,镇惊止抽。

     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组成:地胆头150克,钩藤50克,雷公藤150克,车前子50克,三桠苦150克,地龙30克,狗肝菜50克。

     用法:按一般合剂制成1升即得。

     口服,每次30毫升,一日三次;

     小儿减半。

    

     4.止痉散

     来源:《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

     功用:《方剂学》:搜风通络,镇痉止痛。

     主治: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乙脑抽搐不止。

     2.《方剂学》:四肢抽搐,痉厥,以及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关节痛。

     组成:全蝎,蜈蚣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一岁婴儿每次一分。

     《方剂学》:每服三分至五分,一日二至四次,温开水调送,小儿根据年龄酌减。

     验案:小儿局部抽搐症。

     《浙江中医》(1994,4:151):用本方治疗小儿局部抽搐症(眨眼、努嘴、口角抽动、扭颈、耸肩)20例。

     结果:全部病例均基本治愈。

    

     5.板蓝大青颗粒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及麻疹等病毒性疾病见热毒内盛证候者。

     组成:板蓝根2000g,大青叶3000g。

     用法:制成颗粒,每袋装3g,密封。

     开水冲服或吞服,1次3g,每日3次。

     预防流感、乙脑,每日3g,连服5日。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