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借钱送他“起飞”、“樱桃”村走出航天女神…三位宇航员光环背后的故事
2021/10/18 17:35:54 民生周刊

    

     揭秘!三位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这次载人航天任务,他们三个人等待了太久,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翟志刚(左)、王亚平(中)和叶光富(右)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长满樱桃的小山村里,

     走出个航天女神

     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樱桃,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从小要强、好学,不仅学习好,体育也棒,擅长长跑。

     17岁高考那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了女飞行员的选拔,没想到竟顺利通过体检,并收到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从此她与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5月,通过层层严格的选拔,她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她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努力投入训练。刚开始,一直没能突破超重训练二级,身体极限难以承受。

     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航天员中“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第二年她的成绩就达到了一级。

     2013年,王亚平作为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乘组成员飞上了太空。在这背后,隐藏着无数个风尘仆仆的夜晚和清晨,以及无数按公斤计算的汗水。

     作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这次是王亚平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任务后再度进入太空,她也将成为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在此次航天任务中,出舱是超大负荷的活动,作为女航天员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

     她清楚地知道: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在体质训练中,她总走得最晚,还经常和其他航天员比一比谁的肌肉块更强壮,并为自己的胳膊练粗了而欣喜。

     王亚平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母亲东拼西凑的50元,

     开启他的飞行之旅

     叶光富出生于四川成都,在他的成长轨迹中,母亲是对他的影响最大的人。在他的记忆里,母亲独自扛起了家庭重任,让他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就在叶光富高三那年,空军招飞的消息传到他所在的学校,从小就梦想飞行的他怦然心动,但50元的路途与餐旅费让他望而却步。

     母亲得知后,坚定地说:“去吧,钱我来想办法!”于是母亲用东拼西凑借的50元让叶光富报了名。就这样,叶光富进入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并于2010年正式加入航天员队伍。

     2016年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赴意大利参加欧洲空间局的洞穴训练,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这一训练。

     在训练中,叶光富表现出了很好的意志力以及危机处理能力,当时,在陌生潮湿的洞穴中凭借叶光富测绘的地图,为团队最终成功找到出口,叶光富也因此获得一段最新洞穴的命名权,他给出的名字是“光明”。

     叶光富认为人生的精彩就体现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奋斗过程中。他说:“我们每一个航天员不是在飞天就是在为了飞而奋斗的路上,我也是如此。”

     母亲用瓜子炒出来的航天英雄

     翟志刚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一个小农村,父亲卧病在床,靠母亲一个人操持这个家,孩童时期,翟志刚的生活除了上学之外,最多的就是干各种农活。

     翟志刚的母亲经常对孩子们讲:“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培育成才。”正是靠这股劲头,年近50岁的翟母靠着炒瓜子,把翟志刚供读到了初中。

     在初中的英文课本上,有一张关于“Plane”的插图,一架飞机和一个飞行员。当时的翟志刚心想:“好酷啊,要是我有一架能飞上蓝天的飞机多好。”

     一颗种子在翟志刚心底种下之后,开始生根发芽。高中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圆了他当飞行员的梦想,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1996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开始从所有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宇航员,已经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翟志刚就报了名。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翟志刚在高手众多的飞行员中杀出重围,成了中国首批14名宇航员中的一员。

     成为宇航员之后,翟志刚一行人并没有直接执行飞行任务。一名合格的宇航员,要经过比飞行员更加严苛的训练,这一训练就是7年时间。

     2008年,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他成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鲜为人知的是,当时,费尽周折打开舱门的翟志刚准备出舱时,轨道舱却响起刺耳的火灾报警声。

     在生死未卜的风险压力下,翟志刚和同伴临时改变了出舱程序,决定先展示五星红旗。他们抱定的信念是:宁可自己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在翟志刚看来,第一个10年是奋斗的10年,想事不多,就是要飞天,第二个10年才是真正的考验,每天都要重复最基本的训练。他说:“神七一夜成名后,我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稳定下来,扎扎实实地训练,让辉煌变历史,最难。”

     但,他做到了。

     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使命担当,

     看到了执着坚守,

     看到了无怨无悔,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榜样!

     每位航天人都在自己的平凡岗位

     书写着不平凡的航天报国人生!

     致敬航天人!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民生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