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县西厢村:乡村旅游富村富民
2021/11/4 11:19:00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张兵 □ 实习生 武子栋
初秋时节,伴随着清新的山风,车辆驶进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入眼皆是美景:巴山新居错落有致,金丝楠木郁郁葱葱,留萤小筑夜赏星空,西厢记忆古色古香……唯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植梦西厢让人流连忘返。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西厢村,曾经收入低、出行难、住房旧、环境差,是典型的贫困村。2020年,该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大巴山里的贫困村如何突破重重困境,炼成今日的乡村旅游“网红村”?
▲西厢村木屋群
“三筹”联动 产业更集聚
西厢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村干部们在外出参观考察后,虽然热情高涨,却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为此,西厢村聘请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国内顶级萤火虫专家、战旗村策划总监、五星村党委书记、宽窄巷子设计策划师等多位专家学者,实地指导规划,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编制《连片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规划》,致力于建设全国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
美好的蓝图不仅让群众充满憧憬,而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2018年,一次偶然机会,村委会得知一位投资者正四处打听建设漂流项目的点位。于是,村委会主动接洽,介绍西厢村的优势,引起投资者的极大兴趣,同时村里给出前3年免租金的优惠条件。在政府大力推动下,西厢村首个旅游项目—龙腾峡漂流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成功落地。
“旅游项目前期投入资金较多,为了缓解业主资金链的问题,我们探索建立了企业自筹、村民众筹、政府奖筹的“三筹”模式,迅速吸引一批等待和观望的投资者到西厢村发展。”赤溪镇党委书记王乐介绍。
以前的西厢村,特色产业是一穷二白。通过“三筹”模式,截至目前,西厢村撬动社会资本2.1亿元,建成加工厂一个、青钱柳观光产业园4500亩、茶叶2200余亩、金银花500余亩,龙腾峡漂流、小木屋等20多个旅游项目投入运营。金丝楠木、小木屋、村史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热门旅游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
2019年春节,外出务工多年的村民岳军平看到村里旅游业初具规模,集聚效应不断释放,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一年下来,收入不比外面打工差,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很踏实”。
“三变”发力 产业更富民
如何让更多老百姓也吃上旅游饭?西厢村综合考虑个人意愿、企业需求、现实情况等因素,实行农民变股民、农民变员工、农民变社员的“三变”行动,让村民收入更有保障。2020年,西厢村人均收入达2.2万余元,较2012年增长7.5倍。
农民变股民,即农户不仅可以通过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还可以通过现金、贷款等资金入股,也可以通过房屋、设施等资产入股方式,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既推动整村建设发展,又享受分红增收的红利。
比如,在岳飞广场处,长期外出务工的村民以自家闲置房屋入股,同外来投资者共同开办“西厢跑跑鸡”农家乐,2020年分红达到1.4万元。
农民变员工,即依托引进的多家企业和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让村民参与到企业管理、生产和服务中,变成企业员工,现常年在村内企业务工的村民达1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近日,20多位村民来到山顶,穿行在郁郁葱葱的青钱柳园区内除草、施肥。“这一片都是2017年种下的青钱柳,我们不仅土地有租金,而且在园区务工每天工资是70元。”如今,荒山变青山,青钱柳已成为村民务工增收的“摇钱树”。茶叶、金银花产业也乘势而上,在西厢村发展壮大。
农民变社员,即西厢村成立旅游服务、公益事务管理、种植、养殖、农家乐等5个合作社,带动村民加入成为社员,根据村民特长、能力和意愿,合理加入不同合作社,实现有事干、有收入、有保障。“参加种植合作社后,不仅技术有人指导,而且收购价格也有保障,通过栽植茶叶5亩、金银花1.5亩,2020年投产后收入达到4万元。”常年在家务农的岳华林说。
“三式”经营 产业更富村
过去的西厢村,虽然具有丰富的“五古”、水利、土地等资源,但无法实现应有价值,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在西厢村大力发展阶段,村两委整合“三资”集中统一经营发展,通过“入股式、流转式、经营式”的方式,让集体经济同西厢村旅游市场同步壮大。
入股式发展,即将村社道路、庭院经济两类扶贫项目资产和村“五古”资源等折资成5%的股份入股到旅游项目,年创收8万余元。流转式发展,即将民宿、村史馆、集体山林等集体资产流转租赁给光雾山林业公司等企业能人,创收88.4万元。经营式发展,即将稻鱼共生、农特产品展销市场等盈利性不强的项目,由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创收5.6万元;开办西厢小院、西厢老院子等乡土农家乐3家,创收20余万元。目前,村集体累计收益102万元,带动全村人均增收8000余元。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的村子可以说有了一笔巨款,开展一些公益事业也更加有底气。”村干部岳俊洪高兴地说。
面对不断增加的集体收入,西厢村坚持利益共享、成果共享原则,探索建立“235”利益分配机制,发展红利不断释放。截至目前,按照20%比例注入村公积金6.5万元,用于村道管护、环境卫生治理等公共服务支出;按照30%比例注入村公益金9.7万元,其中6.7万元用于防返(致)贫帮扶、弱势群体关爱支出,3万元用于“道德银行”物资奖励支出;按照50%比例注入村集体滚动发展基金20万元,集体经济活水长流、体量攀升。
▲西厢村里的网红桥
“三维”突破 产业更兴旺
“现在的西厢村虽然已经驶上乡村旅游发展快车道,但横向看,同全国知名乡村旅游示范村还有不小差距,纵向看过境游、一次游现象依然突出,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和改革东风,大力发展、加快发展,真正让‘植梦西厢’立得住、留得下、叫得响。”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说。
当前,西厢村着力从3个方面让乡村旅游更上一层楼。
一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计划启动游客接待中心、骑行步道等旅游项目,开发鱼干饭、十大碗等特色美食,生产楠木制品、竹艺品等旅游产品,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游乐联盟、民宿联盟、美食联盟,让西厢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留。
二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创建,积极申报,对标补短,积极将西厢村建成天府旅游名村、3A级旅游景区、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家风教育基地。
三是进一步多维宣传推介,积极举办嘉年华、岳氏文化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主流媒体积极推介,通过网络渠道多方宣传。
特别是前两届嘉年华活动,到场游客均达到两万人以上,纷纷对好风景、好环境、好项目点赞。2021年,嘉年华活动更是新增游乐体验等项目,将作为分会场同巴中市乡村文化旅游节同步举行,令人期待,引人神往。
曾经的贫困户张天乐不仅住上了10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新房,而且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8万元以上,被西厢村评为“脱贫增收示范户”。他说:“我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天道酬勤,涓涓细流,终汇成江河。如今的西厢村正快速发展,脱贫从这里出发,致富在这里见证。对于西厢村而言,成为网红村不是结局,而是新挑战的开始。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22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四川省南江县西厢村:乡村旅游富村富民》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实习生 武子栋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民生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