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宁学起鬼子的时候,国产“土味8件套”正在被欧洲当成宝
2022/10/18 17:55:33 木蹊说

     01

     玩弄民族主义的人,终究要被民族主义反噬。

     打“国潮牌”的李宁翻车了。

     在近日的一场发布会上,李宁的新品因配色和外形被群众吐槽,特别像侵华日军的军服。

    

    

    

     一些网民直斥“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大佐”

     股价也一度大泻近14%。

     甚至有人扒出,李宁的行政总裁为日籍华人,日文名“高坂武史”。

    

     这下还得了,李宁这些年销量暴涨,全靠耐克、阿迪多次作死,在民族情绪上挑战中国。

     现在他自己也挑战了。

     而且死不认错,还教育消费者,消费者的文化沉淀太少——这不是什么鬼子服装,而是中国古代的“笠型盔”,是正儿八经的国粹!

    

    

     这种公关把我看笑了,硬刚了算是。

     美国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走路像鸭子、看着像鸭子,叫声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

     图片放这,你让一个正常人看看,这像鬼子,还是像国粹?

    

     国粹那么多,你单单就选一个最像鬼子的?

     你知道你的粉丝基本盘吗?那可都是最爱国的人啊!

     等着反噬吧你就!

     02

     和李宁崇日不同的是,现在的欧洲,正流行中国的“过冬八件套”。

    

    


     所谓的“八件套”是:

     秋衣秋裤、光腿神器、法兰绒睡衣、热水袋、暖手宝、取暖器、电热毯和高领毛衣。

    

     由于欧洲目前缺气,缺便宜的气(俄罗斯北溪管道被炸,美国天然气卖俄罗斯4倍价),所以中国特色的过冬用品深受欢迎。

     数据显示:

     10月以来,中国的秋衣秋裤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等多个国家均有3倍以上的增长。

     国产热水袋300%增长,暖手宝447%增长。

     此外,“光腿神器”更是受荷兰、德国和法国的女性喜爱。

     她们称这种能保暖又不显臃肿的光腿神器为“神奇丝袜”。10月至今的销售额,已经取得了131%月增长。

    

     “光腿神器”在中国时尚女性眼里,一度被批评为“土味审美”。

     说什么颜色不对,膝盖处的褶皱看起来巨土、巨假。

     但怎么到了欧洲,就成了“神奇丝袜”呢?

    

     众所周知,丝袜起源于欧洲,最早是男性穿的,按照当时的时尚,是一种美的象征。

     从欧洲的一些名画可以看出,在一些高大上的场合,王侯将相们都选择了紧身状的丝袜,像极了今天的光腿神器。

    

     到了20世纪,欧洲各个阶层的妇女也都加入了追逐时髦的行列,穿上了丝袜,展现出了女性身体的曲线美。

    

     中国女性穿丝袜,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并且加以改造,赋予了保暖的功能。

     不过,正当时尚女性批评这种厚丝袜“不够正宗”的时候。

     被嫌弃的“光腿神器”,竟然成了欧洲女性的心头好。

     同时,那种超大的、橡胶制的,在上世纪的中国就开始被淘汰的热水袋,也成了欧洲今年过冬的流行单品。

     欧洲老百姓还夸这很“环保”。

    

     这让我想到了苹果为了利润取消iphone的充电器,也借口说,这叫“环保”。

     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道理?

     03

     文明、时尚这些词语,究竟是谁定义的?

     从功利现实的角度来说,就是最强大的国家定义的,或者说是最富裕的阶层定义的。

     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最为强大,引得万邦来朝。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把中国的文字、诗歌、茶叶、唐装,甚至兵器,统统学了去,全面模仿。

    

    

     到了19世纪,“东降西升”。

     日本又派出代表团去美国、欧洲,把西服、牛奶、咖啡带回来,全面看齐。

    

     改革开放后,欧风美雨吹了进来。

     时髦的中国青年开始模仿西方人,穿起了喇叭裤,烫起了大波浪。

    

     很多时候,我们喝咖啡,吃日料,也并不是真的觉得这些东西有多好吃。

     而是想显示自己和国际接轨,是时尚的、先锋的,内心也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优越感。

    

     一个事实是,人类社会在至少在时尚领域,总是以看齐最发达国家的最发达阶层为荣。

     比如奢侈品领域,我们一谈到欧洲LV、爱马仕,总是夸他们设计好。

     哪怕他们推出很“土味”的产品,也有人跪舔。

    

    

     总而言之,我们所追求的时尚,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慕强”心理。

     正如《红楼梦》里刘姥姥每次去大观园学习完“上流社会”的那一套后,就回到家乡,和乡里乡亲显摆自己的见闻。

     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模仿贾府的风格。

    

     今天我们的审美也是一样,或多或少地受着国外的影响。

     把西方人的审美,当成一种所谓的“高级”。

     但真的有那么高级吗?

     有时候,还是有些许变形的,对吧。

    

     04

     搞清楚了“时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也就能知道为啥现在被中国人嫌弃的大热水袋和“光腿神器”,现在会成为欧洲时尚先锋。

     说白了,就是他们现在真的缺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有大好处。

     朱元璋在饿肚子的时候,剩饭、烂菜叶做的“翡翠白玉汤”都是香的!

    

     知道为什么早年中国有不少“精日”?

     因为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确实很强啊.......

    

     但再另一边,随着中国国力的日趋强大,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接受我们的审美,崇拜我们“过时的风尚”。

     比如前段时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Philip。

     穿唐装,留麻花辫,这些我们看着都很“old”的东西,他可稀罕着呢。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物质自信。

     为什么说新一代的年轻人普遍比较“战狼”,因为他们刚好生活在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社会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

     物质极大丰富,自然就没什么历史包袱。

     你要他们反思,对不起,从小就坐爹妈的保时捷上学,怎么反思?

    

     而现在欧洲的过冬危机,折射了他们在基础能源供应链上的短板,折射了他们平日里岁月静好,可一旦被卡脖子,就手忙脚乱的窘境。

     这启示我们更要补足短板,更要重视核心能力的建设,更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只有物质极大丰富,百姓个个富足。

     我们的审美,我们的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时尚,才能由我们来定义。

     -完-

     激情按压、深情关注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

     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

     备用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