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段视频曝光,普京异常尴尬: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2022/10/19 16:30:00 木蹊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连普京这样的大帝形象也一样,也没有例外。

     前两天,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晤。

     结果,普京到了,埃尔多安竟然还没到。

     普京只能在现场走来走去,和现场工作人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缓解尴尬场面。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只能坐在旁边捣鼓手机。

     普京好不憋屈。

     过一会儿,埃尔多安来了,普京还笑脸相迎,只是落座后“表情复杂”。

     更“过分”的是,这已经不是埃尔多安第一次“迟到”了。

     今年7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两人会谈。

     普京也是先到了会谈的房间,结果发现土耳其国旗前的椅子上是空的(埃尔多安还没来)。

     普京也只能等着。

     等埃尔多安的时候,普京显得有点不耐烦,嘴角动来动去,腿部重心摇来摇去,又换脚站。

     大概50多秒后,埃尔多安来了。

     普京立马上前两步……

     连续两次“迟到”,你要说是意外,恐怕没人相信。

     都说外交无小事,每个细节都有重要意义,搞不好,做得不到位,往往就会捅出大篓子。

     实际上,这就是“心理战”。

     普京先前可从来是让别人等,不论你是英国女王,还是美国总统,你都得等我。

    

     稍微罗列几个:

     2003年,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普京让当时已经77岁的女王等了14分钟。

     2006年,会见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迟到20分钟。

     2012年,会见奥巴马,迟到40分钟。

     2013年,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迟到30分钟。

     还有更多的人是以小时计算的。

     比如,普京会见安倍晋三,迟到了3个小时。

     最离谱的是,2014年时,普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迟到了4个多小时!

    

     在大部分会议活动里,大BOSS都是最后出场。

     通过迟到,可以给对方产生压迫感,占据主动。

     但谁曾想,从来“让人等”的普京,现在却要“等人”,而且等的还算不上是什么大国领导人。

     难免有些尴尬。

    

     而且,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历史上的关系并不好。

     最著名的莫过于打了200多年的俄土战争,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败多胜少,领土也被俄国慢慢蚕食。

     就连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土耳其不光拒绝承认,还时不时谴责俄罗斯在当地的行为。

     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今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

     到现在,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因为西方集体制裁,经济也是雪上加霜。

     而且,俄罗斯国内的不同声音也越来越大。

    

    环顾四周,土耳其算得上是俄罗斯可以借助的力量。

     一方面,土耳其可以帮俄罗斯打破西方的军事围堵。

     可能不少人还不知道,土耳其早在1952年就加入了北约。

     前段时间,瑞典、芬兰申请加入北约。

     如果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那么,俄罗斯的地缘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而土耳其相当于俄罗斯打入北约的一枚“楔子”。

     后面,北约如果有对俄罗斯的集体行动,土耳其在程序上就能阻挡一番。

     连英国某著名财经刊物都评论,“多年来,土耳其一直是俄罗斯在北约内部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其二,土耳其有可能帮助俄罗斯突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俄乌战争以来,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太狠了,哪怕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反正就是疯狂制裁俄罗斯。

     石油、天然气出口一直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是,欧洲国家哪怕能源价格涨10倍,就是不买俄罗斯能源。

     现在俄罗斯和土耳其正打算做个事儿。

     两国正准备在土耳其建一个能源枢纽。

    

    土耳其的浮动液化天然气终端

     普京就说,要在土耳其建设新的管道线路,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第三方中心。

     而且,土耳其在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问题上,提供了最为可靠和最值得信任的路线。

     说到底,还得做生意。

     德国、法国等国家不好意思直接从俄罗斯买天然气、石油了,那么,俄罗斯就在土耳其中转下。

     土耳其,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所以,外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短视频:

     据说,在这次会见埃尔多安前,普京又认真看了一遍谈话稿子。

     在2020年俄土元首峰会时,普京“晾”了埃尔多安2分钟,然后才不慌不忙进场。

     不想,2年后,这样的场景连续两次重演,只不过,都变成了普京等埃尔多安。

     普京这样难免显得有点屈尊,甚至有点低三下四。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战场上解决不了的,只能在战场之外多想想办法了。

    

    俄乌战场上,一辆被击溃的战车,一名战死的士兵

     -完-激情按压、深情关注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备用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