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读一本书
2019/5/4 22:29:00才华水木君 水木文摘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乔布斯曾经在17岁的一天,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乔布斯记住了这句话,于是在那之后的33年,他做出很多正确的人生选择。

     因为生命随时会结束,所有的身外之物都将不复存在,既然如此,就要为真正重要的事情而活。不浪费时间,也不囿于成见,跟随内心的直觉和声音,向死而生,这就是乔布斯成功的秘诀。

     今天我们同样来讲述一位向死而生的人物故事,在1994年,美国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被诊断出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俗称渐冻人。

     这种病好像渐渐向上攀爬的藤蔓,先让病人的四肢失去知觉,之后继续感染到胸部,引发呼吸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莫里教授在一年之后与世长辞,临死之前,他做了一个决定,不再与死神抗争,而是每星期上一次课,授课地点就在自家的书房窗前。

     在那儿可以看到淡红色的树叶从小木槿上掉落下来。课堂上不需要课本,课的主题是人生,只有一个学生。

     这位学生也是本书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当时的米奇意外地从电视节目中得知,自己的恩师莫里教授身患不治之症,于是在每个星期二,米奇跨越700公里来到教授的书房,与他相伴,聆听老师最后的教诲。

    

     在莫里教授去世之后,米奇把听课笔记整理交付出版,就是今天的这本《相约星期二》,这也是米奇·阿尔博姆的成名作。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只有面向死亡,想着生命终点的日子,才能认真地反思当下。

     现在的生活,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明天就会死去,等着你的事情是否还值得去做?这种倒计时的死亡哲学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展出无限的可能。

     ⒈

     人该如何面对死亡?

     说到死亡,人人对此避而不谈,但是生老病死就是生命最自然的过程,是科技再发达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平静客观地面对,我们就不会恐惧,而且我们会分外珍惜活着的时光。因为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师。

     幼年的莫里从一份电报中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根本没机会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所以这件事是他内心里从未消失的伤疤,一直到死,莫里都保留着那封泛黄的电报。

     至于莫里的父亲,一个男人独自抚养孩子的过程并不顺遂,父亲没少责骂他,每当莫里怀念已经死去的母亲,父亲只是粗暴地让他把回忆压在心里。

     多年以后,已经独立生活的莫里收到了父亲的死讯,他又一次错过了和亲人最后的告别,直到好多天过去,莫里才终于接受这个悲痛的事实,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切让莫里教授间接地明白,面对人生最后的时光,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方式。不是像父亲那样始终闭口不谈,而是要和所爱的人围在一起,交谈、回忆和拥抱。

     这一次终于轮到莫里自己,他要用尽力气和这个世界好好告别。

    

     莫里教授日思夜想着一个问题:就这样任凭自己枯竭而亡?还是不虚度时日无多的光阴?既然每个人都有一死,为何不让剩下的时间更有价值?最终,他决定把死亡当做要传授的一门课程。

     莫里教授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教科书,而曾经的爱徒,米奇·阿尔博姆来到他身边,聆听关于死亡、生活、婚姻、家庭、原谅和爱的课程。

     看着阔别16年未见的学生,莫里教授告诉米奇,“为什么电视节目会来采访我一个渐冻症的病人?因为我是一座桥梁,我已经踏上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人们想要我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打点行装去见死神。”

     面对死亡,老教授很明显比米奇还要乐观。米奇看着莫里一天比一天衰弱,他尽量让自己表现得不那么难过,但是莫里教授却安慰他说:一想到自己还有四五个月才和人间告别,就十分开心。

     人都不能避免一死,当你来到旅程的尽头,还有充分的时间和所爱之人说再见,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而如果一个人拒绝衰老和死亡,就会整日担惊受怕,焦虑不安。所以米奇虔诚地问,到底应该如何和死亡和谐相处?教授的回答是:承认死亡早晚会到来,并且时刻做好准备,你会分外珍惜生活。

     坦然面对死亡,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你会活得比现在更有意义。

     ⒉

     如何看待婚姻和家庭?

     谈到婚姻,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束缚,对于牵手和放手往往也都是一时兴起。

     人们不再像从前那般神圣和虔诚,越来越多的人把婚姻看成是坟墓,把家庭视作为负累,总有人稀里糊涂地开始一段婚姻,没过多久又急匆匆地结束。

     莫里教授和妻子一起携手共度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一同养大了两个孩子,彼此深有默契,只需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

     莫里谈到自己让婚姻长久的秘诀,那就是彼此尊重,懂得妥协,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能够开诚布公地交流,坚信婚姻在人生里的重要性。

     看着莫里的婚姻,米奇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太太,但是米奇始终沉浸于对事业的追求。

     结婚多年,他知道妻子很想要一个孩子,他却迟迟不愿满足妻子的心愿。因为米奇对周围的分分合合感到困惑,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没有安全感。

    

     于是莫里教授坦率地告诉他:等到有一天你像我这样老迈,甚至都不能自己上厕所的时候,你就知道爱人和家庭到底有多重要。

     朋友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当一个人咳得无法入睡、得有人整夜坐着陪伴、安慰、帮助的时候,朋友就无能为力。

     我们总是害怕爱情会被平淡的日子所打败,要知道爱不是控制,也不是干涉,更不是轰轰烈烈,爱就是不起眼的点点滴滴,是一饭一蔬中的关怀,是风雨里的怀抱,是眼泪里的陪伴,是夕阳里的相视一笑。

     爱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就算是死亡也不会让爱消失,因为对于那些深深爱过的人而言,爱的回忆永远都在。

     珍惜婚姻,如果你希望被爱,也请爱爱你的人,只有和他们一起慢慢变老,才是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⒊

     如何看待金钱?

     在没有和老师重逢之前,米奇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赚钱上面,写各种专栏,采访体育明星,制作电视节目,每天要喝无数咖啡才能熬下来繁重的任务。

     在米奇看来,这是他人生的重心,至于爱情和家庭,都要让位给工作。

     的确,米奇也得到了回报,住进了更大的房子,开上更高级的汽车,看起来是个成功人士。曾经的他想要成为一名乐手,写自己喜欢的歌,走遍世界,这样的梦想早已尘封在无情的岁月里。

     莫里教授回忆自己的过去,当他健康的时候,也时常觉得成就不多,后悔自己出书太少,然后在教学和写书之间忙碌不堪,不可避免地缺席人生某些重要的时刻。

     直到有一天站在生命的末端,看着悬在头上的死亡倒计时,人们终将明白,自己为了金钱做了太多的错事。

    

     我们在物质诱惑面前渐渐丧失了理性的判断能力,你真的需要更大的房子吗?需要更好的车子嘛?需要几万的包包吗?当你想要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能先反省一下:你是真的需要?还是为了炫耀?

     莫里教授告诫说:当你想要对社会上层炫耀自己,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是看不起你,当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

     唯有怀抱一颗坦率真诚的心,你才能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金钱不能作为我们活着的目标,因为一旦开始追求金钱,你就会发现这条路永无尽头,而你又在这条路上不断奔跑,你没空和家人好好说话,你也会错过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

     总有一天,你坐在那儿等待死亡的时候,你会明白金钱不能代替温情,权力不能代替温情,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或者权势。

     ⒋

     学会原谅自己和他人

     原谅,是内心的解脱,是与生活握手言和。

     在莫里教授的书房,放着一个金属雕像,这是三十年前一位朋友亲手为他雕刻的艺术品。他们曾经共同出游,经常相聚,而这个十分传神的雕像,就是两人当年友谊的见证。

     但是当友人搬到更远的城市,两人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此期间,莫里的妻子生过一次大病,这位朋友都没有前来探望。

     莫里对此十分难过,虽然朋友几次向他解释了原因,但是莫里教授始终没有解开心结,他拒绝和朋友再次来往。一晃过了三十年,朋友已经离开人世,教授也后悔自己未曾和朋友好好告别。

     嫉恨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因为始终是伤人伤己。人必须要学会原谅自己,原谅自己本来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这样才不会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之后才能原谅他人,理解他人也有他们的难处。

    

     原谅,就是要把内心的骄傲和报复都放下,把自己的赌气和埋怨都扔掉,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本就没有固定的公式。

     对于那些你在意的人,用心去了解对方的愿望和需求,明白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让双方都可以在这段关系中成长,而不是苛求对方应该怎么去做,更不要拿他人的冷漠去惩罚自己。

     珍惜来之不易的关系,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个会先降临,不要等到临死的时候才选择原谅和放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在闭上眼睛前,和人们一一告别,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说“对不起”和“我爱你”。

     ⒌

     如何对待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拼命追求的东西是应该摒弃的,那些年轻时候觉得无比重要的东西,在年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嗤之以鼻。

     米奇对此深有感受,他所在的报纸发生了严重的劳资纠纷,作为工会的一员,他不能再为报纸写专栏。

     之前米奇以为人人都爱看他的专栏,缺了他的文章,报纸的销量也会降低。但是一个月后,米奇发现无论是读者还是报社,完全不受他缺席的影响。

     年少的米奇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写自己喜欢的歌,到头来终究不能免俗,和其他人一样,为了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汽车,气喘吁吁地在竞争的路上你追我赶。

     米奇突然意识到,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其实真没有那么重要,曾经被繁重工作累到崩溃,认为自己无可代替,原来都是错觉。

     他开始反思现在的生活是否值得,于是米奇问莫里教授“你希望怎么度过完美的一天?”

     教授说:“清晨起床,吃一顿可口的早餐,有甜面包卷和茶,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谈论家庭、生活、彼此的友谊。

     然后去公园散步,看自然的色彩,美丽的小鸟,尽情享受大自然。晚上去一家饭店品尝上好的意大利面,剩下的时间用来跳舞,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

     “就这么简单吗?”

     “是的,就这么简单”教授回答。

     我们常常幻想,完美的一天应该是从豪华轿车上走下来,住在七星级的奢侈酒店,和某某名人共进午餐,享受着米其林顶级大厨的手艺,最后在莺歌燕舞中结束。

    

     但是有一天,当你像莫里教授那样,把风景都已看透,就会明白,平平淡淡的快乐最贴心,简简单单的安稳最幸福。

     生活的难点就在于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虽然外面的噪音纷乱入耳,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问问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就不会因目迷五色左右逢源而空耗生命。

     有的年轻人漠视青春,虚度光阴,有的中年人揽镜自悲,追悔过往。莫里教授告诉我们:好好享受生活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东西,不要回首过去,没必要感到遗憾和后悔,最重要的事情是努力活在当下,立刻行动。

     《相约星期二》是每个人都应该听一听的课,因为它是让我们审视内心的一堂课,也是揭示生命意义的必修课。

     在这堂课上,莫里教授最终告诉我们,要让生活有意义,你得献身于爱,献身你周围的群体,爱的本质是给予,而给予比接受更让人快乐和幸福,人们在给予的行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当你听完这堂课,你会重新发现生命赋予每个人的权利,豁达地接受已失去的,坦然地面对得不到的,从颓然冷漠,又毫无意义的日子里走出来,开始一段积极向上的旅程,让生命焕发透彻丰盈的光彩。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文摘”,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作者/才华水木君

     水木文摘(mweishijie)原创发布

    

     点赞的人,都很好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水木文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