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高中男生花60万雇凶杀父亲:“溺爱”是中国家庭的常规操作
2023/3/7 22:00:47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平时比较关注新闻的人可能都了解到吴谢宇弑母案的这个新闻事件,就在两年前的八月下旬,法院终于对这个案子进行了公开的审判,而作为弑母案的凶手吴谢宇最终被判处死刑。
一、少年痛下杀手惹人不解七年前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无论是谁,大部分的人都无法理解,一个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孩子,未来前途无量,到底和母亲之间有多大的裂痕或者矛盾,才能够狠下手把自己的母亲杀害呢?
不少人认为,吴谢宇的弑母行为,是违背了基本道德和人性的。
这个新闻在出来的时候跌破了人们的眼镜,但是类似于这一新闻事件的,其实还有很多。就例如在二零一三年的五月份,一位来自于河南省的高中生不惜花了六十万买凶来杀害自己的父亲和姐姐。后来再问到少年的时候,他坦言之所以下如此狠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父亲和自己的姐姐平时对自己管的太严,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压力。经过对比,其实这两个少年的经历非常相像,不禁让人思考,两个那么年轻的小孩居然可以做出如此违背道德和人性的事情,造成这样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先天的人性的“恶”还是因为后天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呢?
二、人性到底是善是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几乎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校园里受到的教育多多少少都会有儒家学说的影子。例如说很多小孩都读过三字经,特别是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也说明了,其实自古以来,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他观点的存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恶的,需要接受教育才可以变好。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种观点始终不是主流观点,人们更加愿意相信人性是美好的。
与“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相悖的是西方源自于基督教观点,西方的观点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具有原罪的,之所以会降临于这个世界上,是因为要给自己赎罪。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由当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决定的,只有世界上各种文化百花齐放,才能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通过对比西方和我国关于人性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对于人性到底是如何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论断,每个人在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观点。所以用人性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来对以上两个新闻主人公下定义是不够科学的,而是要回归到案件的本身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后面杀害自己父亲和姐姐的少年,他出生于一个环境优越的家庭,从小就就收到家里的严加教育。作为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人,这种心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孩子的一方就认为是对自己管教过严,这样来分析的话,孩子之所以能够下如此狠手,最本质的原因是出于家庭教育当中。三、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在社会学当中,有一个著名的理念叫做濡化,指的是在群体之中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和对子孙后代的教化。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在家庭或者社会中收到环境和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濡化是一个人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父母都是他们的人生中第一个老师,家庭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拿河南少年杀害父亲和姐姐的案子来看,背后的原因就可以从其家庭成员的情况来看。河南少年的父亲是当地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成员之一,然而之所以有如此成绩,都是父亲摸爬滚打出来的。
少年的父亲出生于一个贫困之家,从小就懂得出人头地对于自己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只有努力读书,才可以摆脱贫困,让家里人过上好生活。自己的各种经历,让父亲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表现的极其严格,其实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以后的生活不会受苦,不会再像自己一样经历贫困潦倒的生活。或许是出生于农村,父亲其实心底里面还保留着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因此,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更加上心和严格。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仅表现在自己更加关心和关注儿子身上,甚至父亲还让自己已经大学毕业的女儿,不要到外地工作,负责照顾儿子的生活。父亲的这一系列做法,并没有达成他的心愿,让儿子懂事,甚至连儿子的感恩都换不来,得到的只是儿子的痛下杀手,失去性命。

不要看出来,正式因为父亲教育的不妥当,加上对儿子的无限度宠溺,让自己和女儿失去了生命,也让心爱的儿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说明,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作为父母的一方,一定要学会因材施教,不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孩子的身上,否则不但起不到效果,甚至还会伤害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愿几乎是每个父母心中都有的,但是孩子变得优秀,不仅仅只有父母认为的一条道路可以走。在很多时候孩子并不喜欢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找到正确的道路方法孩子。- 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编辑 | 万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第一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