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聪明的人,却一辈子生活在社会底层,干着又脏又累的活
2023/3/8 21:35:08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社会发展的一大方面体现在经济领域,很多人在认识到社会变化的时候,最直接、最明显的“线索”就来自于经济上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风潮之后,消费主义观念也影响到了很多人。以至于当部分人去衡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时,都会以“富有”作为标准,这也就是如今社会群体面对的一大症结所在。当然,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并不仅仅是财富——至少一开始不是。

    只不过声望、权力、地位等划分社会等级的标签,如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财富和资本的牵制,以至于其成为了划分社会等级的很大影响因素。于是对于社会当中的大众而言,原本过好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借助出众的人脉、勤奋的性格或者是独特的手艺,但如今,考虑这些似乎已经不再能够赋予一个人以好的生活。很多原来在他人眼中的“聪明才智”,如今很可能已经变得“一文不值”,甚至是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加不堪的“导火索”。

     阶层、等级和生活方式传统社会之中,由于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有限,所以基本不存在能够统一划分、评价某些事物的标准,不同领域和行业也就有着各自的标准。举个例子,很多传统的职业需要工匠,需要匠人,大到设计师,小到手工业者,想要在一个领域内做到最好都离不开专门的钻研,并且获取认可——一般是师傅的认可。所以很多有着出众头脑的人在这个阶段就能够靠着钻研和努力混口饭吃——所谓“荒旱年饿不死手艺人”就是如此。很多手艺出众的匠人们可以凭借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养家糊口,养儿育女,甚至将手艺代代相传。

    但是,如同法国哲学家雅客·德里达所言,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对于传统的无差别“解构”。规模化、流水线等出现,导致原本的专门化及分门别类的技能认定机制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的统一生产。所以如今看来,原本十分重要的在某个行业内的手艺、钻研、勤奋等“聪明”的天赋,已经无法再百分百的保证个人生活的品质。这一点放在高等教育当中也是一样的——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因此苦不堪言。日前还有消息称,河南省某“一本”院校的招聘会上,出现了诸如传菜员、司机、服务员这样的职业,且招聘方给出的期望薪资也十分有限。

    这就是因为大部分的职业都已经不再需要专人去做,具体安排什么样的员工都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那么现在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如果无法通过“聪明才智”,又要借助些什么呢?

     平台与眼界:取胜之匙有广告词曾经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为了表达个人格局与人生之间的关系。其实如今也是一样,这个“舞台”依旧存在,对于人生的影响也很大。所谓“平台”,具体来说可以试做是个人的原生家庭状况、自身的天赋、后天的遭遇等等。这些条件的状况越好,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可能越顺利。

    比如出生在书香门第、富商巨贾、官宦之家的这些人们,依照社会经验来看,自然会在人生道路上省去不少的麻烦。当然,这也不是鼓励大家去羡慕这些“二代”们,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仅仅纠结于当下的一些成败,人生很长,却也不过匆匆数十年,很有可能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才换来一代人的成就。所以在学习和工作,包括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看到诸如“富二代的生活”这样的情况时,还是要放平心态。

    同时对于自己的人生发展要有明确的规划: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够支撑自己发展的力量有多少,自己是否能够实现最优目标,都是需要定时去评估的。

     有的人认为,有一份工作,有一个住处,有一个家庭就可以了,生活品质和上限就不太讲究了。所以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状态,生活可能也没什么太大进展。但有的人则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提升学历、抓住机遇、刻苦努力等关键因素,改变了人生的走向,将原本及格线上的生活状态,提升到了八九十分的水平,之后自己和下一代的生活品质也都会提升,都上了一个台阶。

    当你能够努努力的时候,千万不要懈怠。-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第一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