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属于一种病态心理
2023/3/18 18:13:02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财富并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资源,只有学会开源节流,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积攒财富的速度。这样的思想在老一辈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便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仍然保留着年轻时养成的简朴习惯。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才算是做到了物尽其用,一件东西常常要在家里放上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可在心理学家看来,不愿意丢弃任何物品的行为并不健康,反而是一种需要尽快改变的病态心理。
断舍离的重要性我们的人生总是需要不断进行取舍,适当的抛弃一些已经对我们来说没有用的东西,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宽敞的生活空间,以及更为清晰的人生目标。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日渐拥挤的生活环境所影响,即使产生了想要改变这一切的想法,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会选择继续保持现状,并采购一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让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对此,一位名叫山下英子的人提出了断舍离的概念,认为我们应该将关注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在她看来,那些无法提升生活质量、找不到前进方向的人,大多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了可有可无的物品中,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需求。在作出决定或采购商品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体验什么,在乎的只有价格或性价比。一旦遇到有折扣的活动,他们就像是被蛊惑了一样,开始拼命的去采购这些看似廉价的商品,从来不会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它们。
哪怕这样的采购行为会消耗他们大量的金钱,他们也会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想要让自己接受不得不购买这一商品的事实,并向自己允诺未来会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未来这一天并不会到来,这些花了大价钱添置的物品,大多会放在房间里的某个角落上积灰,直到我们彻底心灰意冷的将它们丢弃。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很多人都没能搞清楚自己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并不是为了金钱与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活着,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如何协调个人与周边关系这一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合理使用自己购买的物品,并为它们找寻一个合适的归宿。
学会断舍离那些始终无法放弃目前已经没有价值的东西的人,显然正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无法顺利做出断舍离的决定。这样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过去告别,总是在心里坚信那些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仍然有继续保存的必要。毕竟与我们有关的许多商品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身上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承载了我们曾经美好的过去,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不愿意进行断舍离的人,还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变化。
这就表明当前的生活中存在许多令他们感到不满的方面,他们无法接受这样巨大的变动,只能从以往的物品中获得安慰。有一句俗语叫做“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的人生总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长时间沉浸在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里,会让我们停下前进的脚步,逐渐落后于他人。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长时间原地踏步,我们应当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尝试从过往的经历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努力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一个敢于直接抛弃过去物品的人,拥有更多直面新生的底气。当然还有一部分不愿意进行断舍离的人,是因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会在未来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纷争,常常在内心规划着提前做出一些应急措施。不愿意丢掉目前没用的东西,为的就是自己能够在将来随时做出反应。可惜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会让人感到手忙脚乱的突发情况,大多不会给我们留出太多准备的时间。就算我们现在已经做好了应急措施,危难来临的时候也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出这些商品。为目前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赋予一个更高的价值,是我们逃避现实问题的表现。
这类人常常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当下的生活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居安思危固然是好事,但因噎废食就显得有些愚蠢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犯下一些错误,正是因为有这些错误的存在,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缺陷。放弃为未来做打算的心理,先认真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率先考虑的事情。-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第一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