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奶奶”现象盛行:不做家务、不用赚钱,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3/19 22:15:42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尤其是各方面的物质条件,更是远超从前。最近的这20年间,我国在农村经济上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相信很多朋友都发现,如今的农村生活和以前可谓是天差地别。就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二〇二一年的时候,这一数据为8389元,二〇二一年之后,其数据竟达到了18931元。

     农民的收入增加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在此情况下农村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不过有一个现象令人好奇,那就是农村出现了许多少奶奶,她们不做家务,也不用赚钱,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少奶奶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凡看过一两部民国题材的电视剧都会对它有所了解,这个身份是旧时代所特有的,它指代的是豪门贵族的媳妇。

     可自从封建体制瓦解之后,有关于少奶奶的身份和称呼也就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词语竟再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里,尤其是农村地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女性变成了新时代的少奶奶呢?这似乎和我们的传统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别。

     农村男性结婚困难近年来,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日益严峻,男性的不断增多致使其结婚变成了老大难,根据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男性数量比女性多出了3,490万人。

    按照1对1的模式来看,起码有3000多万男性压根娶不到老婆,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男性,由于其经济实力差,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城市男性,所以他们结婚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娶到媳妇,农村男性不光要自己努力,一大家子都要辛苦劳累,父母对儿媳妇百依百顺,等到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更需要把她捧成掌上明珠,正因如此,农村的少奶奶的情况愈发严重。

     农村的种地率不断下降新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不光方便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

    就以种地这件事为例,现如今许多农村地区都抛弃了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反而选用机械化的种植方法,后者与前者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此情况下,农村男人就不必整天守在自家田里,而是走出村庄,在大城市里找一份工作。女人在家大多没什么事可做,毕竟大部分的农活都已经由机器做完了,平时只需要打理一下家务,如果媳妇怀孕了,全家人就会将其视为国宝一样对待。

     当代年轻人被娇生惯养如今的年轻人生长在自由的环境之下,他们从小就接受着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很强,这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发展的必然,这种意识在心理学中被认定为认知自我与个人行为相互协调的机制,它将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而塑造出独属于某一代人的性格和行事方式。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如此,当女性意识到她们不必像老一辈的女人那样为了家庭奉献一生之时,女性的思想就开始崛起了。

    思想的开化是时代的进步,更是主观意识的提升,这代表了女性开始注意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它显然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少奶奶盛行的情况也代表着农业经济产业的衰败与凋零。女性为何在家不工作?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不想工作,更是因为她们找不到工作。绝大多数农村女性平时在家照顾孩子,看护老人,做做家务,看上去清闲省力,实际上却十分忙碌。这些工作大多琐碎,又毫无章法,这种虚无的感受将逐渐消耗掉人的精气神。她们并不是尊贵的少奶奶,其内核异常的脆弱,当一个人不具备赚钱能力的时候,她就失去了内在的安全感,这种不安就像影子一样,始终伴随着个体。

    不用工作,不做家务并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只有在拥有控制自我的人生,拥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时候,她才会真正的幸福。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农村少奶奶盛行的这一现象的呢,一起在评论区里聊聊吧。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编辑 | 万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第一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