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谈中美教育差距,美国教育适合培养天才,中国教育适合大众
2023/3/25 17:20:38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如何去看待认识这个世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他们。教育是我们培养下一代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育的帮助下,我们能够让这些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并掌握更多发明创造的技能。目前社会各国在教育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针。杨振宁就曾公开谈论过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他认为美国推行的教育政策更适合天才儿童,我国实行的教育政策更适合普罗大众。![](/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suYeNrzSbrdsxBuylcEvafM2xjMLI25NQpwqU55q2icibK8bNw449zqQ/640?wx_fmt=jpeg)
中美教育的区别作为一位先后在清华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学习过的学生,杨振宁在中美教育差异上的发言还是很有可信度的。他认为美国的人口比我国要少许多,不论是自身的思维意识还是整体的教育观念都更加自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提出太多严苛的要求。我国民众则更加看重对孩子的教育,不少普通家庭也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曾有数据显示,我国国内至少有6成以上的学生参加过课外补习班,平均下来每个学生一年就要花费5万多元的补习费用。![](/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icOCtIdwWplTlQeEM7mCR321icqtIRrv2ASNBzjq4M5MiaezYZibT64zWw/640?wx_fmt=jpeg)
这样的学习观念确实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加迅速的成长,不论是学前教育还是高级教育,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都比美国要强。
同时杨振宁还提到,西方的自由观念有时太过无拘无束,甚至会放任孩子接触一些社会中不好的事情。有的孩子还未成年,心智并不成熟,就已经沾染上了烟酒和其他不好的习惯,有的人甚至加入到了某种非法团伙当中。这样松散的教育观念,显然无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或是自律生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方式显然是更加合理健康的。![](/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6R6GaRP76jJTbFc7ibMHcj9RGKnic8B77dRt6pgyZGG2bBAIYUjBfnpw/640?wx_fmt=jpeg)
毕竟我国一直将儒家思想做核心,更加重视个体幼年时期的发展与培养,倾向于让孩子在相对年幼的时候接触到更多知识,利用好这个快速学习的关键时期。从发展成果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路线虽然走有些艰难,但整体的质量还是值得肯定的。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校园生活中继续保持自己单纯的思想,不会轻易被社会上错误的价值观念所影响。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这样的教育牺牲了孩子太多自由发展的时间,有点像是填鸭式的灌输。很多孩子掌握了一部分知识技能,却并不能理解其内涵,只知道不断去重复其他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c88eYpOsF6xyZbVUz6xeOicRF2Q7dhaaibfibTgicBudmkgp3u07GgF7pg/640?wx_fmt=jpeg)
这也提醒我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孩子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也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发展,经常向他们讲述基础的道德观念知识。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学习西方的教育方针,发觉孩子自身的天分,培养他们朝着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不同的教育体制与个体差异能否重视个体的特长,可以说是两国教育理念上最为显著的区别。我国似乎更重视基础教育,要求大部分孩子都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美国则更加看重个体的特长,会大力发展孩子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不会对他们其他方面提出太多要求。![](/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7xzcTleMiaLgpKScHqUOub4eLQDC6eBN0jFIiaNarkdBmox2NA9gwEFw/640?wx_fmt=jpeg)
某些学校在意识到孩子具备特殊天赋后,甚至会为他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就能够尽可能地挖掘其天赋与潜能。这使他们拥有了更多在某一领域研究颇深的专业性人才,其他国家拥有一定学习特长的孩子,也有不少被送到美国进行定向培养。我国更加看重的是群体教育,人们要求孩子们要掌握一定的常识知识、历史或文学素养,并不太关注艺术科学或体育方面的特长发展。这种教育方法或许能够提升孩子的思想素质,但更容易带给人一种学艺不精的感觉。这些孩子似乎什么都知道一些,却也只知道这一点,并没有想过深入挖掘下去,最终导致在哪个方面都比不过更加专长的人。![](/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ic0f3cHBRJiaJaoMC4AXQbCBTaTC5nKjuDdnzWhMwyy3a1Jyukdtia7aw/640?wx_fmt=jpeg)
杨振宁曾特地强调过这一问题,并建议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拥有某些过人的能力后,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同时培养孩子。比如让孩子在国内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培养他们的素质与思想观念。等到子女即将长大成人的时候,再送孩子去国外接受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进一步发掘孩子的特长。杨振宁的同事理查德就是这样一个高智商的孩子。13岁时他就能够通过自学掌握微积分技能,24岁时更是直接成为了高端技术研究小组的一员。![](/asp/image.asp?m=0&w=gh_13afebca212f&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ek2qTZft9w8euu0ddnTNye51ObkYfNCQwI9Q2pcNiaOLk9dL9pkj25DdOw10NH6vrXIlJDmHXxkmKQLEyGPUd1Q/640?wx_fmt=jpeg)
可童年时期的他总是显得那么顽皮好动,根本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还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倘若生在国内,自然无法得到家长与老师的重视。或许他也会在过于严苛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泯灭自己的天性,逐渐失去超越常人的科学才能。可见并没有哪一种教育是完全十全十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过分恪守规则。只要愿意用心去培养孩子,积极学习不同国家与文化的教育精髓,尽可能做到取长补短,我们的孩子或许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编辑 | 万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第一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