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有钱人抢着逃向国外?崇洋媚外!你还是看得太过肤浅了
2023/4/1 17:27:04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人们的生活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又包含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前者就像是我们所说的“面包”,象征着人们在维持自己生命的前提下,不可或缺的各种生活资料;后者则象征着当人们想要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时,需要依赖的外部力量。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社会环境也千差万别。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往往是生活的最舒服的环境。
可偏偏存在这样的情况:一部分人为了某些目的而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另外的国家去生活。所以全球当中频繁的人口跨界流动也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这样的情况每个国家都有,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每每提起移民或者是出国生活,人们能够最先想到的评价有可能就是“崇洋媚外”这样不太好的词汇。那么这些到别的国家去生活的人是否真的是出于这个目的呢?
远离家乡:移民的原因截止到2022年,相关数据显示,在海外生活的我国公民人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其中既包括已经入籍的,也包括没有改变国籍的。
所以其实从这一点上来看,并非所有人都是为了到海外永久居住,有的人是另有原因,暂时到国外生活。在这些人当中,他们出国的动机不外乎几点:首先,是为了钻一些政策的“空子”;其次,是为了下一代考虑;最终,则是有着别的顾虑。所谓“钻空子”,指的是那些以西方国家某些不同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为出国动力的人,大部分都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人、企业家等,由于许多西方国家的税收制度与国内不同,所以这部分人如果到别的国家去经商,就能够获取更多利润。
这种情况其实不在少数,毕竟税收是个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商人的目的就是用尽量少的投入,获取更大利润,即便为此要大费周章、远离家乡,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相对来说还是占据一小部分,因为毕竟值得通过以降低税收的方式来增加收入的人,还是需要有一定财富积累的。另外,是一部分人为了给下一代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条件,而选择出国,这里主要指的是受教育方面。众所周知,国内人口基数比较大,教育行业竞争激烈,大多数孩子要经历十多年读书经历才会走入社会。
但相比之下,西方欧美国家由于人口相对较少,所以教育和升学的压力会比国内小很多。有的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子女在国外接受教育,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省劲一些,不至于在读书时候就被卷入压力之中。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到国外生活,是另有原因的。
前首富的经历:不同人生前湖北首富兰世立的人生可谓是“跌宕起伏”。这位湖北籍企业家曾经登上世界著名财经类杂志《福布斯》封面,成为一位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敢于和国际资本打交道的中国商人,并且凭借这种能力而拥有了诸多资产。
可意外来很突然。2009年前后,因涉及公司停摆、债务缠身等麻烦,兰世立一度成为通缉犯,这也迫使他开始了身陷囹圄的生活。在狱中,回首曾经在多个国家商海浮沉的经历,兰世立认为这些挫折和磨难恰恰成为了他生活的宝贵经历,这些打击反而让他愈发坚韧,并决定不放弃,不沉沦,坚决打官司,并且卷土重来。终于在2021年12月17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公诉机关指控兰世立诈骗罪一案,宣布被告人兰世立无罪。
重获自由的兰世立也曾接受过许多采访,他表示:地位比他高的人并不少,但曾经像他一样经历如此低谷,却又能卷土重来的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其实我们纵观许多人的海外生活经历,并非每个人都是一帆风顺的。外国的月亮并不都是圆的。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言语不通、没有熟人、不适应、膀胱乃至消极情绪都是十分正常的,很多年轻学生在海外留学时,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也不得不到中餐厅去打工,甚至是洗碗,这些经历其实都算是人生当中比较低谷的时刻。
如果我们能够像兰世立一样,吸收低谷时的经验,并且最终为自己所用,那么这就算是这段生活的最大价值了。-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第一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