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哲学》2021年第42卷第14期目录
2021/7/28 15:27:36 医学与哲学

    

     思想无疆界,《医学与哲学》最新目录与全文,官网免费下载阅读,敬请阅读原文。

     2021年第14期

     专论

     “医”之双重“三维论”和“医学工程”的双重含义

     李伯聪(1)

     机体哲学视角下的医学人工物

     张志会,李振良,张新庆(6)

     疫苗工程本体论哲学论纲——从疫苗发展史出发的思考

     柳云,边林(11)

     论医学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中的基本理念

     杨同卫,苏永刚,封展旗(16)

     临床决策与哲学思维

     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相关概念框架辨析

     肖霖,彭美芳,刘亚玮,等(20)

     医患共同决策中的信任和沟通

     刘朦朦,孙小越,郝雨,等(26)

     医学科研伦理

     健康受试者重复参加试验意愿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武晓静,邓蕊(30)

     CAR-NK细胞疗法临床转化的伦理学挑战及应对措施

     张李婷,高春侠,陈鸣,等(36)

     叙事医学

     新冠疫情期间晚期乳腺癌患者个体叙事分析

     梅会融,肖迎春,王莉,等(41)

     不孕女性疾病叙事的异质性

     魏舒,李鹏桀,路曼,等(45)

     职业型叙事闭锁及其叙事赋能

     杨晓霖,凌志海,李林枝,等(49)

     疾病、健康与心理

     心身问题:随附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季士强(53)

     1型糖尿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

     冯小萌,邹郁松(57)

     医学与法

     论“非法人体试验罪”的设立——兼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

     黄鹏(62)

     成年意定监护在医疗领域的适用风险与法律应对

     王龙,阚凯(68)

     医学思想史

     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

     何凌林,沈枭,谢海波(72)

     《黄帝内经》两种译本的研究与比较

     曹雨薇,温馨儿,王茜亚,等(77)

     2021年第14期摘要

     专论

     “医”之双重“三维论”和“医学工程”的双重含义

     李伯聪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对于“医”的内容和含义,从名实关系和语言分析角度提出了双重“三维论”观点。第一重“三维论”认为“医”之含义包括医疗活动之“医”,医疗角色之“医”和社会医事制度之“医”;而医疗活动又包括医理、医术和医疗实践这第二重“三维”。针对医学科学、医疗技术与医疗实践的现实,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和工程哲学角度分析了生物医学工程问题。最后分析了关于社会医学工程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医”之双重“三维论”,工程哲学,医理,医术,医疗实践

     引用本文:李伯聪.“医”之双重“三维论”和“医学工程”的双重含义[J].医学与哲学,2021,42(14):1-5.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pdf

     机体哲学视角下的医学人工物

     张志会①李振良②张新庆③

     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②河北北方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

     依照机体哲学的理念,以人工器官为代表的医学人工物具有了机体特性。从机体哲学视角考察了医学人工物的“机体化”,包括结构机体化、功能机体化和自主机体化。探讨了“机体化”医学人工物所引发的哲学挑战,即对自然机体功能的重塑,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以及对生命尊严的挑战。最后,进一步阐释了医学人工物的机体哲学讨论对于深化以往被遮蔽的机体哲学问题及根源探究的意义。

     关键词:机体哲学,医学人工物,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

     引用本文:张志会,李振良,张新庆.机体哲学视角下的医学人工物[J].医学与哲学,2021,42(14):6-10.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2.pdf

     疫苗工程本体论哲学论纲——从疫苗发展史出发的思考

     柳云,边林

     河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教协同与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疫苗在人类抵御传染病侵害和维护人类健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疫苗的研发和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续写这部史诗也是哲学的使命。对人类与传染性疾病之间矛盾演化史和疫苗发展史的考察与认识,是建立疫苗工程本体论哲学认识的基础。疫苗工程是多学科、多要素和多领域有机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它是一种历史建构,是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持续介入的结果。疫苗的本体论哲学认识,依据对其问题的阐发,为疫苗工程实践提供理念、原则、方法论及价值准则等。新冠疫情的最终遏制将依赖于疫苗工程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疫苗工程,疫苗发展史,本体论,新冠肺炎

     引用本文:柳云,边林.疫苗工程本体论哲学论纲:从疫苗发展史出发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21,42(14):11-15.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3.pdf

     论医学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中的基本理念

     杨同卫①苏永刚①封展旗②

     ①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②国网技术学院综合培训部

     工程是人类集成知识、资金、劳动力、市场诸要素而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医学人工智能是典型的工程活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在过程上具有面向实践需求的建构性,在内容上具有人工智能科学与临床经验的高度集成性,在应用上具有面向社会的公共性,在效果上具有效益与风险的并存性。在发展医学人工智能中,应该遵循如下基本理念:坚持建构性,避免技术悲观主义;立足科学性,准确理解医学人工智能的功能;秉持社会性,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注意风险性,做好质量控制与风险监控。

     关键词:医学人工智能,工程哲学,工程理念,工程活动

     引用本文:杨同卫,苏永刚,封展旗.论医学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中的基本理念[J].医学与哲学,2021,42(14):16-19.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4.pdf

     临床决策与哲学思维

     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相关概念框架辨析

     肖霖①彭美芳②刘亚玮①张立力①

     ①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与助产循证中心

     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对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患者参与医疗决策与医患共同决策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可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概念指导。其次,对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相关理论及概念框架进行了梳理,从适用范围及应用视角对医患共同决策理论、互动式决策框架、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Makoul模型、Three-Talk模型、Stiggelbout模型、跨专业共同决策模型、共同决策3圈模型进行了分析,其中医患共同决策理论、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Three-Talk模型已在国内得到应用,而与我国儒家文化提倡以家庭为中心的决策模式相适应的共同决策3圈模型仍未受到关注。

     关键词: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决策框架,决策模型

     引用本文:肖霖,彭美芳,刘亚玮,等.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相关概念框架辨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14):20-25.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5.pdf

     医患共同决策中的信任和沟通

     刘朦朦,孙小越,郝雨,韩思雅,孙红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究信任和沟通对医患共同决策的影响。信任是医患共同决策的基础,信任建立的心理机制可以用信任源理论和信任修复的归因理论进行解释,信任源理论阐述了互动过程、个体特征和医疗制度对信任建立的影响,信任修复的归因理论则关注归因对于信任的影响。沟通是共同决策的互动机制,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减少沟通障碍、达到决策共享提供了参考。最后,为共同决策中如何建立信任和有效沟通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医患共同决策,信任,沟通

     引用本文:刘朦朦,孙小越,郝雨,等.医患共同决策中的信任和沟通[J].医学与哲学,2021,42(14):26-29.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6.pdf

     医学科研伦理

     健康受试者重复参加试验意愿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武晓静,邓蕊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通过对42名有重复参加试验意愿健康受试者的访谈笔记进行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结合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发现,影响健康受试者重复参加试验的主要因素包括: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信任,通过试验能够轻松自由地获得物质报酬、主要社会交往对象的理解支持以及自身的内在认同和健康受试者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与控制力。其中,对健康受试者将来做出重复参加试验决策具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健康受试者过分追求丰厚的物质报酬、主观生活经验知识导致的治疗性误解及盲目自主性。因此,需要健康受试者自身及其家人、研究者、招募人员、媒体等协同努力,帮助健康受试者做出有益于自身安全健康的重复参加试验决策。

     关键词:健康受试者,重复参加试验意愿,计划行为理论,临床试验

     引用本文:武晓静,邓蕊.健康受试者重复参加试验意愿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1,42(14):30-35.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7.pdf

     CAR-NK细胞疗法临床转化的伦理学挑战及应对措施

     张李婷①高春侠①陈鸣①杨爽①马文兵①②

     ①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②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嵌合抗原受体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CAR-NK)细胞疗法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效果。但CAR-NK细胞疗法在临床转化过程中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包括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性问题、缺少风险/获益评估标准、研究平台准入标准和研究者能力参差不齐以及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等伦理学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规避伦理风险,规范该领域的临床转化研究,提高治疗效果,提出CAR-NK细胞疗法在临床转化过程中应该遵循避免伤害受试者原则、提升研究者的职业素养、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以及提高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

     关键词:CAR-NK细胞疗法,细胞疗法,伦理问题,癌症

     引用本文:张李婷,高春侠,陈鸣,等.CAR-NK细胞疗法临床转化的伦理学挑战及应对措施[J].医学与哲学,2021,42(14):36-40.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8.pdf

     叙事医学

     新冠疫情期间晚期乳腺癌患者个体叙事分析

     梅会融,肖迎春,王莉,张甜,柳丽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深入了解新冠疫情期间治疗延误出现病情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经历及心理感受,对10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通过叙事讲述的方式收集资料。不能按计划进行治疗、病情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新冠疫情期间不仅面临着出现病情进展不能正常就医的问题,心理状态也很差,因为疫情和病情进展的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但是家人的陪伴和支持给予患者很大的抚慰。在这种特殊时期需要对这部分亟需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从疾病治疗到心理护理,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新冠疫情,晚期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个体叙事

     引用本文:梅会融,肖迎春,王莉,等.新冠疫情期间晚期乳腺癌患者个体叙事分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14):41-44.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9.pdf

     不孕女性疾病叙事的异质性

     魏舒①李鹏桀①路曼②陆小溦③

     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叙事医学的重要性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已彰显,作为主要研究面向之一的疾病叙事更是体现了患者的社会境况与诊疗的社会基础。疾病叙事与患者在诊疗中的具身化体验以及诉求都息息相关,循证医学虽然可以给予相对科学客观的诊断,但是却难以关怀到多元化的病患叙事与需求。以不孕症的诊疗为例,不孕症的治疗周期较长,女性患者的疾病叙事更是多维度地呈现了其异质性,不同的疾病类型、社会经济背景与不同的诊疗阶段,都影响了女性患者的疾病叙事。关注不孕女性患者的疾病叙事的异质性,有助于诊疗的进一步开展和医患沟通与信任的提升。

     关键词:不孕女性,疾病叙事,异质性

     引用本文:魏舒,李鹏桀,路曼,等.不孕女性疾病叙事的异质性[J].医学与哲学,2021,42(14):45-48.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0.pdf

     职业型叙事闭锁及其叙事赋能

     杨晓霖①②△凌志海③△李林枝④耿铭⑤

     ①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叙事医学研究中心

     ②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

     ③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护理部

     ⑤上海健康医学院文理教学部

     在生命健康叙事语境中,叙事闭锁是一种失常状态,是“生命叙事进程的断裂或停滞”。人由多个身份组成,在不同叙事语境下承担不同的叙事身份,如父子身份、爱人身份、作家身份、医生身份等,但是职业型叙事闭锁者单一地将自己禁锢在职业这一身份之中。在分析文学中的典型职业型叙事闭锁者基础上,区分职业型叙事闭锁与尽职尽责的工作者之间的区别,详细阐述职业型叙事闭锁的分类、特征及其表现,旨在让更多研究者关注这一现象,了解叙事赋能的重要意义。叙事赋能可以帮助闭锁者获取修复生命叙事进程,指引职业闭锁者在叙事进程中融入职业之外的其他身份,进而顺利走出闭锁状态,实现心身全人健康。

     关键词:叙事医学,职业型叙事闭锁,叙事赋能

     引用本文:杨晓霖,凌志海,李林枝,等.职业型叙事闭锁及其叙事赋能[J].医学与哲学,2021,42(14):49-52.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1.pdf

     疾病、健康与心理

     心身问题:随附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季士强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心身问题研究中有一个争议久而未决:一种观点坚持心身间的随附关系,即心灵随附于身体;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心身间的因果关系,即心身之间存在因果作用。要解决这一争议,首先就要辨明随附关系和因果关系。心身间的随附关系是就“身不变心亦不变”的伴随关系而言的,心身间的因果关系是就“身心共变”的互动关系而言的,二者的视角并不相同,也不矛盾。结合心身医学的研究来看,心身间的随附关系与因果关系是共存和互补的,即心身同在、心身互动。因此在医学实践中,就要注意整体诊疗、心身同治。

     关键词:心身问题,随附性,因果性,共变性,互补性

     引用本文:季士强.心身问题:随附关系还是因果关系[J].医学与哲学,2021,42(14):53-56.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2.pdf

     1型糖尿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

     冯小萌①邹郁松②

     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

     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务处

     为研究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20例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型糖尿病患者创伤后成长进行质性分析。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的心理创伤、创伤后成长体验及影响创伤后成长因素,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创伤后成长这一积极心理体验,并且疾病进展、经济状况、外界支持和自身性格等因素可以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1型糖尿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1型糖尿病,创伤后成长,心理体验

     引用本文:冯小萌,邹郁松.1型糖尿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1,42(14):57-61.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3.pdf

     医学与法

     论“非法人体试验罪”的设立——兼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

     黄鹏

     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随着我国人体试验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长,非法人体试验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依法予以刑事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关于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规定,该罪名存在罪状归纳不同一、规制行为范围过窄、缺乏“情节严重”认定依据、遗漏单位犯罪主体等问题。为了有效抑制非法人体试验犯罪,建议在“危害公共卫生罪”之下设立“非法人体试验罪”,以该罪名将各种非法人体试验犯罪统一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从而保障人体试验的合法、有序开展。

     关键词:非法人体试验,非法人体试验罪,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引用本文:黄鹏.论“非法人体试验罪”的设立:兼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J].医学与哲学,2021,42(14):62-67.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4.pdf

     成年意定监护在医疗领域的适用风险与法律应对

     王龙①阚凯②

     ①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

     ②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民法典》承继了《民法总则》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续写了这一制度在民法典时代的新篇章。为了梳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与知情同意制度之间的困境,增强成年意定监护在医疗领域的适用性,通过规范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进行研究,可得出其在医疗领域存在着权利滥用风险、查证困难以及医疗监督的力度不足等风险。因此,法律应对策略应当包括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思决定,加强对患者的权益保障;完善成年意定监护人在医疗领域的证明责任以及构建成年意定监护的医疗监督制度等。

     关键词:意定监护,权利滥用,生前预嘱,近亲属

     引用本文:王龙,阚凯.成年意定监护在医疗领域的适用风险与法律应对[J].医学与哲学,2021,42(14):68-71.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5.pdf

     医学思想史

     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

     何凌林①沈枭①谢海波②

     ①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②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中医医案是对中医文化、理论的实践与经验传承,是医家良好的学习范本。但庞杂的医案系统中不乏鱼龙混杂现象,为更好地阅读医案,通过举隅具体的古代医案,从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部分医案存在着时代发展限制、社会思潮融入、真实性不可考、信息缺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选择医案时,初学者与已入门者应有所区分,选择不同的读本,批判性地阅读医案。而当代学者在书写医案时应有所规范,也呼吁更多学者有组织地整理医案,以冀中医医案更好地发展与服务于中医文化。

     关键词:中医,医案,中医文化

     引用本文:何凌林,沈枭,谢海波.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J].医学与哲学,2021,42(14):72-76.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6.pdf

     《黄帝内经》两种译本的研究与比较

     曹雨薇,温馨儿,王茜亚,叶柳倩,赵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文化的重要一隅,具有独特的中医文化属性,研究其术语译介有助于传播中医文化和中医疫病诊治思路。以《黄帝内经》中运气类术语的英译为例,以拉斯韦尔5W模式为理论框架,从译者、译语翻译策略和传播效果等角度分析五运六气术语的译介,重点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层面分析吴连胜和吴奇父子译本和李照国译本的翻译策略,探讨两译本成功译介的原因。认为术语及译本的成功译介在翻译上,要实现归化与异化的有机互补,从语言、文化、交际等多层面考量;在传播上,要考虑译者、翻译目的和社会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五运六气,译介,拉斯韦尔5W模式

     引用本文:曹雨薇,温馨儿,王茜亚,等.《黄帝内经》两种译本的研究与比较[J].医学与哲学,2021,42(14):77-81.

     阅读原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4/2021-14-17.pdf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第14期全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医学与哲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