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哲学》2021年第42卷第15期目录
2021/8/10 15:30:25 医学与哲学

思想无疆界,《医学与哲学》最新目录与全文,官网免费下载阅读,敬请阅读原文。
2021年第15期
专论
当前肺癌外科的人文与哲学思考
刘彦国,王迅,肖蓉心(1)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应用中的实践探讨
殷德涛,刘益豪,丁欣,等(5)
手术扩大化的伦理审视与科学防范
但汉雷,姜怡璇(9)
医学哲学理论研究
异乡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问题探析
杨小钵,覃小妮(15)
作为“他者”存在的医患关系理论构建
赵旭,陈天(19)
癌症治疗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医患共同决策的影响
郑琛,李晨,张习禄(25)
临床伦理
ROPA生育模式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梁晶晶,李友筑,马永慧(29)
死后人工生殖的伦理思考
李磊,沈燕如(34)
安宁疗护与死亡伦理
癌症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筛查研究进展
周娅楠,李丽(39)
国内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和态度研究的Meta分析
李柳萌,高永虹,苗国梅,等(45)
医学教育探索
建设高质量中医药高等教育存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傅文第(51)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现状研究——基于9所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分析
王乙,徐岩,李磊(55)
振兴中医药
新冠疫情下海外华人中医接受度调查——以英国牛津地区为例
彭卫华,张苗(59)
论创造性非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王磊(63)
医学思想史
当代医学批评的先声:托马斯·斯蒂芬·萨斯的精神病学批评
陈雪扬,唐文佩(67)
道器之间:阿威罗伊医学思想探析
白若萌(72)
书刊评论
论安玛莉·摩尔的慢性病病人照护逻辑
郑艳姬,窦超,陈建国(76)
2021年第15期摘要
专论
当前肺癌外科的人文与哲学思考

刘彦国,王迅,肖蓉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
摘要: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近年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发展和普及,微小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当前,肺癌治疗理念呈现了很多新变化,同样也带来了很多新思考:肺癌发病率的增高是否缘于广泛的CT筛查?肺癌的早诊早治有无“尽头”?肺癌手术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考量,肺癌手术后给患者带来的思想负担等。这些都是当代肺癌外科不可回避的现实,而当前治疗指南少有关注和思考。希望这些来自哲学层面和人文视角的问题能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肺癌,外科,人文,哲学思考
引用本文:刘彦国,王迅,肖蓉心. 当前肺癌外科的人文与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2021,42(15):1-4.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pdf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应用中的实践探讨

殷德涛①刘益豪①丁欣②王子芃①
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作为十八项核心制度之一,在外科手术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作为安全核查制度核心的《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三方人员身份的模糊定义、核查内容落实不足、核查人员交流缺失、核查过程中的纠错失灵、患方主观能动性受限。这些往往会成为阻碍《手术安全核查表》顺利发挥作用的隐患。阐述上述问题及相关处理措施,并对手术安全领域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展望,建议引入“黑匣子”及人工智能与外科安全领域深度融合,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三方核查制度,手术安全,手术室管理,医患沟通
引用本文:殷德涛,刘益豪,丁欣,等.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应用中的实践探讨[J].医学与哲学,2021,42(15):5-8.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2.pdf
手术扩大化的伦理审视与科学防范

但汉雷①姜怡璇②△
①军事科学院63820部队医院外科②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手术在外科疾病诊治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并正在向精准、微创方向发展和进步,但也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势力的阻碍和对创新发展的排斥打压;二是不断攀升的医疗需求与技术派炫技、跟风赶时髦、逐利妄为和忽视规范要求等因素,导致过度扩大的手术乱象依然存在。从科技人文角度考量,对手术扩大化的防范,必须端正医疗服务思想和观念,强调“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尊重科学”和“安全有效”等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坚守“获益更大、风险代价更小”的伦理评估底线,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和决策改进,构建和谐的医疗文化。
关键词:手术过度应用,伦理审查,精准医学,医学人文,技术哲学
引用本文:但汉雷,姜怡璇. 手术扩大化的伦理审视与科学防范[J].医学与哲学,2021,42(15):9-14.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3.pdf
医学哲学理论研究
异乡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问题探析

杨小钵①覃小妮②
①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②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医患关系问题是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从现代性的文化后果出发,借鉴恩格尔哈特“道德异乡人”理念之异乡人视角,来审视和分析当下的医患关系问题,成为可能的破题思路。在异乡人视角下,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一种解释是道德多元和大众文化观念滞后的双重效应,使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共识缺位,个体道德合理性基础袪魅,形成工具理性对医学精神的僭越、传统价值合理性嬗变和生命终极关怀缺乏的后果。医患关系问题可能的破题之路在于回归医学的初心和人本属性,建构新的伦理实体,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终完成由异乡人向共同体的精神复归。
关键词:医患关系,异乡人,共同体
引用本文:杨小钵,覃小妮. 异乡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问题探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15):15-18.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4.pdf
作为“他者”存在的医患关系理论构建

赵旭,陈天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讨论医患共同体中医患主体的独立性问题,是构建作为“他者”存在医患理性关系的逻辑前提。对“医学身体”概念的再认识,不仅还原了身心二元论、权力、消费意识和技术主义等如何对当代医患关系产生负面作用,其积极意义更在于揭示现代医患矛盾问题的理论根源是医学身体、现实出场方式,是作为“他者”存在的理性身体观。因此,构建作为“他者”存在的医患关系,要树立重视社会性身体的“他者”存在的医患关系观,理性看待医学身体中的权力、消费意识,构建基于身体独立性的医患生命互存关系。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身体,主体独立性,身体间性,作为“他者”存在
引用本文:赵旭,陈天. 作为“他者”存在的医患关系理论构建[J].医学与哲学,2021,42(15):19-24.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5.pdf
癌症治疗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医患共同决策的影响

郑琛①李晨②张习禄③
①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②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三科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摘要: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国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过程中充满了诸多的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X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0位肿瘤科医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认为癌症治疗中的确定性因素主要体现为癌症治疗前的疾病确诊和治疗中的安全保障,不确定性因素主要体现为医学本身和病人的未知性、复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医患共同决策中应客观对待癌症治疗中的“确定性”,尽力包容癌症治疗中的“不确定性”,如尊重病人本人的疾病叙事、考虑社会心理因素的潜在影响等。
关键词:癌症治疗,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医患共同决策
引用本文:郑琛,李晨,张习禄. 癌症治疗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医患共同决策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21,42(15):25-28.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6.pdf
临床伦理
ROPA生育模式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梁晶晶①李友筑②马永慧①
①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暨生命伦理研究中心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摘要:从对女性同性伴侣中ROPA(reception of oocytes from partner)生育模式(A卵B怀)在西方国家实践的考察,以及对我国近期发生的女性同性伴侣通过该模式生育子女后争夺抚养权一案的分析,发现尽管女性同性伴侣通过该模式孕育子女具备一定合理性,但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诸如唯一养育母亲身份认定困难、冲击传统家庭模式、后代福祉难以保障等。因此,ROPA模式的实施须建立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基础上,并辅以各项社会服务的全面支持,相关各方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依据我国目前对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规范,应严格禁止ROPA模式的开展。
关键词:ROPA模式,女性同性伴侣,伦理问题
引用本文:梁晶晶,李友筑,马永慧. ROPA生育模式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医学与哲学,2021,42(15):29-33.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7.pdf
死后人工生殖的伦理思考

李磊,沈燕如
西藏大学附属阜康医院内二科/生殖医学中心
摘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将死后人工生殖由不可能变为技术可行,面对社会已经出现的死后人工生殖临床案例及逐渐增多的诉求,其影响对社会风俗、现行法律制度等意义重大。针对拟行死后人工生殖的成人,其可能因为受传统血脉传承文化的影响,或为行使成人的生育权利,或延续对死者的情感寄托等,但都会造成亲子关系混乱及子代权利受损,加之死后人工生殖亦是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疾病初衷相悖。所以,目前阶段大众应理性回归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初衷与本质,禁止死后人工生殖的开展。
关键词:死后人工生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造子宫,伦理
引用本文:李磊,沈燕如.死后人工生殖的伦理思考[J].医学与哲学,2021,42(15):34-38.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8.pdf
安宁疗护与死亡伦理
癌症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筛查研究进展

周娅楠,李丽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
摘要:开展癌症患者缓和医疗支持的首要环节是识别有缓和医疗需求的癌症患者。围绕癌症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筛查这一主题,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从筛查概述、筛查时机、筛查指征、筛查评价、筛查处理5个方面进行总结,着重描述了筛查指征的具体内容,以期为我国制定癌症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筛查方案提供参考。基于癌症患者的疾病和需求因素进行评估是关键,立足我国现有缓和医疗资源进行分配是重点,提高医护人员缓和医疗支持相关技能是根本。
关键词:缓和医疗,癌症患者,缓和医疗需求
引用本文:周娅楠,李丽. 癌症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筛查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21,42(15):39-44.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9.pdf
国内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和态度研究的Meta分析

李柳萌,高永虹,苗国梅,刘怡璇,战勇智,杨淑娟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搜索国内外数据库中2010年1月~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国内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及态度的相关文献,通过Meta分析评价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态度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处于偏低水平,正确率为49%;认同度为58%,处于中等水平。医生安宁疗护认知正确率高于护士,男性、肿瘤科医护人员认知正确率较高;受教育程度高、工龄较长、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认知正确率和认同度均较高;政策、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医护人员认知和态度。建议从多方面提高对于安宁疗护的认知和认同。
关键词:安宁疗护,安宁疗护认知,安宁疗护态度,医护人员
引用本文:李柳萌,高永虹,苗国梅,等. 国内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和态度研究的Meta分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15):45-50.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0.pdf
医学教育探索
建设高质量中医药高等教育存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傅文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
摘要: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不能充分满足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还存在中医药地位式微、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缺乏培养中医思维土壤、中医药文化自信不充分和中医药高等教育特色不足等问题。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摆脱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工厂思维”,需从守正经典价值、处理好师承与班级授课制关系、阻抗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思想侵蚀和建立中医药国际话语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师承与院校相结合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树立现代中医药质量文化意识,用质量文化观引领、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困境
引用本文:傅文第. 建设高质量中医药高等教育存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1,42(15):51-54.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1.pdf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现状研究——基于9所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分析

王乙①②徐岩③李磊③
①长春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②长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③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通过文献研究,回顾9所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剖析各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分析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特点,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设置、学时学分、临床实习等环节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规格及现状,发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模糊、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建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
引用本文:王乙,徐岩,李磊.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现状研究:基于9所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分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15):55-58.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2.pdf
振兴中医药
新冠疫情下海外 华人中医接受度调查——以英国牛津地区为例

彭卫华①张苗②
①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②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摘要:通过分析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在英国牛津地区发放的调查问卷,阐述在文化、地域异乡的人群中,中医在新冠疫情中被接受的样态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的因果链。海外“文化异乡”情景中既有有利于中医药得以开展的对现代医学的态度、对自然疗法的观念等文化场域,也有对于民族主体的明确、对异文化认同的障碍等现实不利条件。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中,除了挖掘中医药文化自身的本质价值外,还应当充分考虑“海外”在场的实际境况,进而挖掘出其在海外现实情景中的价值性。
关键词:中医,海外新冠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用本文:彭卫华,张苗. 新冠疫情下海外华人中医接受度调查:以英国牛津地区为例[J].医学与哲学,2021,42(15):59-62.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3.pdf
论创造性非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王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摘要:医学科学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而在创造性思维中,除了演绎、分类等逻辑思维方式外,直觉、灵感、想象、类比等或然性的非逻辑思维也是被普遍应用且意义重大的。在中西医学发展史上,很多极富创造性的科学家,都认为思维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并非只通过逻辑中介,往往都是由非逻辑思维形式来实现的,它们是提出科学假说的重要思维途径。然而,正是由于这些非逻辑思维的或然性也存在天然的弊端,由这些思维得出的科学结论仍需谨慎的科学检验来验证。
关键词:医学科学,非逻辑思维,直觉,灵感,类比,创造性思维,或然性
引用本文:王磊. 论创造性非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21,42(15):63-66.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4.pdf
医学思想史
当代医学批评的先声:托马斯·斯蒂芬·萨斯的精神病学批评

陈雪扬,唐文佩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摘要:对精神病学的批评,既是当代医学批评思潮的先导,也是其缩影。精神病学家托马斯·斯蒂芬·萨斯是精神病学批评的肇始者。从反思精神病学的概念出发,他认为精神病学的诊断与治疗更多基于社会因素而非科学因素,由此引出对建制精神病学的批评,认为它限制和约束了精神病患,主张以契约精神病学接纳和帮助患者,尊重并保护精神病患的权益。萨斯的精神病学批评引导了对当代医学的批评浪潮,反映了当代医学对正常与异常之边界的不懈探索,对医学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反思,以及对人文关怀与生命价值的追寻。
关键词:医学批评,建制精神病学,契约精神病学,托马斯·斯蒂芬·萨斯
引用本文:陈雪扬,唐文佩. 当代医学批评的先声:托马斯·斯蒂芬·萨斯的精神病学批评[J].医学与哲学,2021,42(15):67-71.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5.pdf
道器之间:阿威罗伊医学思想探析

白若萌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探讨阿威罗伊的医学哲学思想及对神经医学的贡献。在本体论上,继承传统的四元素说;在知识论上,将基础医学理论纳入到自然哲学的框架下。在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上,将理论医学和医疗实践置于同等地位,使医疗实践获得了独立性。阿威罗伊对临床医学的贡献主要在神经科学方面:明确了视网膜的光感受功能,描述了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重申了卒中的心脏和大脑起源。阿威罗伊医学思想对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阿威罗伊,理论医学,实践哲学,神经科学
引用本文:白若萌. 道器之间:阿威罗伊医学思想探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15):72-75.
阅读全文:http://doc.yizhe.org.cn/2021-15/2021-15-16.pdf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第15期全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与哲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