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主题及主体研究的计量分析
2021/10/19 13:00:00 医学与哲学

    

     引用格式

     段志光,王香玉. 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主题及主体研究的计量分析[J].医学与哲学,2021, 42(19):5-9.

    

    作者简介: 段志光(196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医学/健康人文、医学教育管理。E-mail:dzg528@sxmu.edu.cn

     段志光①王香玉①

     ①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以VOSviewer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形成可视化视图,以了解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热点和责任主体。结果表明,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主题基本一致,都包含公共健康伦理、医学伦理、生命伦理等主题,但国外的发文量多,发展速度快,研究内容丰富。国外侧重对个人责任主体的研究,国内侧重对政府责任主体的研究。我国健康伦理责任研究需要增加研究内容的多样性,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明确责任主体及责任范围。

     关键词:健康,伦理责任,责任主体,文献计量学

     责任是伦理学、法学的基本范畴,泛指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主体对定在任务的自由确认与自觉服从[1]。伦理责任是一个复杂的多关系的结构性概念范畴,是一个具有理性能力和意志自由的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物质利益和道德认识,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履行一定社会赋予的对自身、他人、社会及自然的责任,对于自我行为或由其控制的行为所导致或可能导致的有利于或有害于自身、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自觉自愿履行责任所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责任精神[2]。健康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责任的思想在很早之前就已出现。人类健康所涉及的难题,无一不与伦理问题密切联系[3]。本研究通过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学分析,比较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主题及主体研究的差异,了解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对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时间范围不限。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式为:TS=[health AND (ethics responsibility OR ethical responsibility OR moral responsibility )],文献类型限制为Artical和Review,共检索出3 543篇外文文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检索式为:主题=(健康and伦理责任),中国知网检索出中文文献109篇,万方检索出中文文献845篇,通过Python语言对两个数据库获得的文献进行删重,共得到中文文献909篇。

     用Python语言对下载的题录信息进行格式转换与数据替换的批量处理,并通过Excel整理清洗关键词后建立关键词数据库。

     1.2 分析工具

     VOSviewer是一款基于JAVA运行环境下的用于构建和可视化文献计量网络的软件工具,通过该软件可以对文献的标题、关键词、机构和作者等信息进行分析。关键词是对科研论文核心内容的概括和高度凝练,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是主题演化分析中常用的方法[4]。本研究以关键词作为分析对象,获得聚类视图、标签视图和密度视图,以此体现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网络可视化视图中,以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其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共现频次越高,线条越粗[5]

     在聚类视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聚类,由共现频次高的关键词构成。对标签视图进行格式调整后,可以看出每个聚类中关键词出现的平均年份,越接近蓝色表示该关键词是越早之前出现的,越接近黄色表示该关键词是近期出现的。

     在密度视图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颜色,指示该点处关键词的密度。密度大小依赖于周围区域元素的数量以及这些元素的重要性[6]。每一个点都会根据该点周围元素的密度来填充颜色,密度越大,越接近黄色;相反,密度越小,越接近蓝色。

    

    2 结果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的发文量分析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清洗后,共获得3 543篇外文文献、909篇中文文献,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年发文量趋势见图1。受检索时间的影响,2021年国内外发文量的统计并不完全。从图1可以看出,2017年后,外文文献的发文量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中文文献基本处于平稳发展期。虽个别年份的发文量相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上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是持续增加的,说明国内外学者对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高关注度。

    

     2.2 国内外文献的计量分析

     2.2.1 国外文献的计量分析

     经统计,3 543篇外文文献共有7 700个关键词,去除高频但无意义的关键词,外文文献中出现频次前20的关键词,见表1。

    

     在前20的高频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集中在公共健康、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三个领域,其中,对护理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心理健康和政策公平等研究较多,对HIV、COVID-19这两类传染性疾病的关注度也较高。

     选择词频≥10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筛选后得到141个关键词,生成聚类视图,见图2。

    

     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包含7个聚类,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结果,见表2,热点关键词为各类团内总链接强度(total link strength)较高的词。

    

     聚类1为红色类团,有25个关键词,包括qualitative research,palliative care,health promotion,informed consent,end-of-life care,home care等词,主题为有关健康伦理责任的质性研究。聚类2为绿色类团,有22个关键词,包括nursing,nurse,medical education,end-of-life,nursing education,euthanasia等词,主题为护理伦理与死亡教育。聚类3为深蓝色类团,有20个关键词,包括privacy,genetics,genetic testing,ethical issues,big data等词,主题为科技伦理。聚类4为黄色类团,有20个关键词,包括medical ethics,social responsibility,health care,health policy,professional ethics,resource allocation等词,主题为医学与社会伦理。聚类5为紫色类团,有19个关键词,包括COVID-19,pandemi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family,community等词,主题为企业、社区与家庭健康责任。聚类6为浅蓝色类团,有18个关键词,包括public health,justice,right to health,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等词,主题为公共健康伦理。聚类7为橘色类团,有17个关键词,包括obesity,prevention,personal responsibility,stigma,smoking等词,主题为健康生活方式。

     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国外健康伦理责任重视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在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和健康促进等方面都运用了质性研究。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科学技术伦理问题,因此科技伦理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第5聚类中,COVID-19作为该类团内总链接强度最高的词,与其他关键词紧密相连,可以看出,学者们开始研究新冠肺炎等流行病中家庭、社区和企业的健康责任。

     对VOSviewer软件生成的标签视图进行修改,使每个聚类都处于同一纵线,且各聚类内关键词按平均年份从上至下排列,最后得到的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关键词标签视图,见图3。关键词类团越靠下,颜色越接近黄色,说明是近期出现的关键词,从图3可以看出,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2012年~2016年,这一阶段,informed consent,public health,social responsibility,health policy等关键词的类团较大,频次较高,说明对社会责任和公共健康的研究较多。2015年~2016年,global health,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limate change,lifestyle等关键词出现,说明健康伦理责任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增加了对生活方式、企业和全球健康的研究。2016年后,qualitative research,nursing educ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higher education,COVID-19,epigenetics,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等关键词成为新出现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流行病学和新冠肺炎的研究,说明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与时俱进;质性研究的出现,也为学者研究该领域提供了方法借鉴。

    

     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关键词密度视图见图4,密度越高,颜色越接近黄色,从图4可以看出,除了public health,autonomy,COVID-19,medical ethics等关键词总链接强度高的关键词密度高以外,health care,ethics dilemma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HIV,justice等关键词的密度也很高,说明国外对这些主题的研究较多,发展较成熟。

    

     2.2.2 国内文献的计量分析

     经统计,909篇中文文献共获得1 860个关键词,去除高频但无意义的关键词,中文文献中出现频次前20的关键词,见表3。

    

     国内健康伦理责任的高频关键词也集中在公共健康、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三个领域,但从出现频次来说,国外对公共健康的研究多,国内对医学伦理的研究多。此外,国内频次第一的关键词是“社会责任”,说明我国对社会伦理责任关注度高。选择词频≥4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筛选后得到87个关键词,生成的聚类视图见图5。国内健康伦理责任研究包含5个聚类,国内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结果,见表4。

    

    

     聚类1为红色类团,有23个关键词,包括伦理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健康、健康伦理、企业伦理、伦理道德等词,主题为公共健康伦理。聚类2为绿色类团,有21个关键词,包括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人口健康、伦理规范、伦理审查、隐私权、公平等词,主题为社会伦理问题。聚类3为蓝色类团,有18个关键词,包括责任伦理、食品安全、科技伦理、人工智能、政府责任、伦理困境、公共卫生等词,主题为科技伦理与政府健康责任。聚类4为黄色类团,有14个关键词,包括大学生、生命伦理、心理健康、艾滋病等词,主题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聚类5为紫色类团,有11个关键词,包括医患关系、健康教育、医学生、健康中国等词,主题为医学伦理与健康教育。

     从聚类结果看,国内同样重视科技伦理研究,除了人工智能外,也出现了对食品安全的研究,丰富了研究内容。此外,大学生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人群,相关健康教育是我国的重点研究内容。

     国内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关键词标签视图,见图6。可见,关键词主要集中在2010年~2018年,其中2012年~2015年出现的伦理责任、社会责任、食品安全、责任伦理和医学伦理等关键词类团较大,出现频次较高,且这一时间段产生的关键词较多,说明国内在2012年~2015年对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较多。2018年以后,健康伦理、人工智能、责任主体、大数据和新冠肺炎等关键词成为新出现的研究热点。

    

     国内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关键词密度视图,见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虽然是新的研究主题,但它的密度仅次于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发展成熟的主题的密度。此外,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和生命伦理等关键词的密度也比较高,这些关键词丰富了国内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内容。

     2.3 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主体分析

     责任的确定意味着承担责任的主体产生。把健康法定为一种基本人权,就意味着社会和国家政府有为健康权提供保护的道德义务,社会有责任在个体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可能得到的医疗卫生保健[7]。在外文文献的关键词计量分析中,person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ocial responsibility等关键词的类团较大,反映出国外对健康伦理责任主体的研究多在个人、社会和企业方面;home care,family,community,health policy,global health等关键词的类团较小,但也说明国外有对家庭、社区、政府和全球健康责任的研究。在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计量分析中,“责任主体”这一关键词的出现,表明我国重视对健康伦理责任主体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政府责任”等关键词直接反映出我国在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中对企业、社会和政府责任主体的研究,个体责任主体的研究可以侧面从“自律”“心理健康”和“责任意识”等关键词反映出来。

    

    

    3 讨论

     3.1 国内外研究的起步时间和研究力度不同

     从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的发文量可以看出,国外的发文量早于且明显多于国内,第一篇论文发表时间国外是1985年,国内是1989年。近年来,国外发文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国内发文量增长缓慢。可见,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起步时间早,研究力度大。

     3.2 国内外研究主题一致,但国外研究速度快、内容多

     国内对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虽然起步晚,发文数量少,但从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热点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主题有很多相似之处,公共健康伦理、生命伦理和医学伦理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均涉及到。从标签视图可以看出,医学伦理的出现时间早于公共健康伦理,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疾病谱发生改变,各种安全事故在频繁发生,一些伦理问题逐渐超出医学伦理的研究范畴,公共健康日益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公共健康实践和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公共健康伦理的研究[8]。公共健康具有丰富的内涵,科技伦理、护理伦理、道德伦理和企业伦理,这些都是公共健康伦理的研究范畴,同样也是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热点主题。

     此外,国外对基因伦理问题的研究早于国内,genetic counseling,genetic testing等关键词的平均年份在2012年左右,国内“基因编辑”关键词的平均年份是2019年。在健康公平这一主题的研究中,国外的研究关键词有resource allocation,social justice,equity,justice,health inequality,distributive justice等,国内仅有“公平”这一关键词可以直接体现,说明在健康公平这一研究领域,国外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women,aging,children,refugees等关键词,反映出国外对特殊人群健康伦理问题的关注,而从国内的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度还不高。从国内外对基因伦理、健康公平和特殊人群研究的不同,可以反映出国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的发展速度快于国内,研究内容较丰富。

     3.3 国内外研究的责任主体侧重不同

     从聚类视图可以看出,国外多侧重于对个体、社会和企业组织等主体的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但也逐渐增加了对全球、政府、社区和家庭等责任主体的研究;国内则多侧重于政府、社会和企业组织等责任主体,重视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健康教育,对个人的主体责任研究较少。中西方责任主体的差异与中西方责任观的不同有关,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该文化基点决定了责任总是指向群体,而在西方,责任的理论总是与个人相关,所以责任首先指向个人[9]

     3.4 应促进我国健康伦理责任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从“qualitative research”这一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国外在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中注重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方法,与量化的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更强调描述的“整体性”和“情境性”,更重视研究现象中“人、事、物、情境”之间的互动,更注重符号语言的功能与指涉、现象产生的意义,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自身的反思与反诘[10]。健康伦理责任的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主观性和难验证性等特征,因此,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我国健康伦理责任领域应增加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使研究更具体、更细致。

     3.5 应明确我国健康伦理的责任主体及责任范围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体健康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基石与保障[11]。但个体的责任是有限的,人类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即使个体有动机和能力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来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但许多健康问题仍然是其无法控制的[7]。个人的健康行为受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同辈价值观等影响[12-13]。在大健康人文的背景下,健康不再是个体、群体和集体的事情,已经从个体、社区和城市,发展到国家建设规划层面,进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14]。因此,在健康领域,健康的责任主体是多元的[15],我们需要不同的主体共同履行健康责任。只有明确健康责任的各级主体及其健康责任范围,形成多主体协同行动的健康治理体系[16],才能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可上下滑动查看

     [1]程东峰.责任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2]李钰婷.个体公共健康伦理责任探析[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1.

     [3]李恩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伦理责任[J].中国卫生,2008(6):49-50.

     [4]张斌.共词网络的结构与演化:概念与理论进展[J].情报杂志,2014,33(7):103-109.

     [5]章孟星,张易.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热点主题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8):1655-1659.

     [6]VAN ECK N J,WALTMAN L.Software survey:VOSviewer,a computer program for bibliometric mapping[J].Scientometrics,2010,84(2):523-538.

     [7]刘远明.健康价值与健康责任[J].贵州社会科学,2002(4):54-58.

     [8]喻文德.责任原则: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9]胡道玖.以责任看发展:多元视阈的“责任发展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1-16.

     [10]蔡素平.中学心理教师心理咨询伦理现况的质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1]张持晨,段志光.个体健康人文:大健康人文的最基础目标[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2):889-892.

     [12]陈鹏.经典三大传统社会分层观比较:以“谁得到了什么”和“为什么得到”为分析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3):85-91.

     [13]BUYX A M.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health as a rationing criterion:Why we don't like it and why maybe we should[J].J Med Ethics,2008,34(12):871-874.

     [14]段志光.大健康人文:医学人文与健康人文的未来[J].医学与哲学,2017,38(6A):6-9.

     [15]刘云章,赵金萍,刘于媛.强化健康责任担当[N].中国人口报,2020-01-24(3).

     [16]杨立华,黄河.健康治理:健康社会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范式[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6):9-29.

    

     原文标题:“国内外健康伦理责任研究主题及主体研究的计量分析”,发表于《医学与哲学》杂志2021年第42卷19期,5页-9页。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内容】

     图文编辑:姜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与哲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