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的来龙去脉
2017/9/30 14:08:14 健康探理

甘油三酯(TG)是脂质的组成成分,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所形成的脂。脂质组成复杂,除甘油三酯外,还包括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少量其他脂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甘油三酯保持着动态平衡。
甘油三酯的来龙去脉

1
甘油三酯的基本概念
甘油三酯,是体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血液脂肪项目。甘油三酯是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摄取,也是胰岛素帮助把糖转变成脂肪的主要形式。甘油三酯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组成的酯类分子。可以将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想象成一个大写的"E"字母,E的那一竖,就是甘油,E的三横,由上往下分别代表sn1、sn2和sn3三个脂肪酸分子。sn2位置在中间,这个位置上的长链脂肪酸常常受到保护,不容易参与"燃烧"脂肪的早期β-氧化过程而变化成其他类型的脂肪酸。
常见的鱼油所含的亚麻酸DHA和EPA,以及月见草油的亚油酸,这些都是很珍稀的必须脂肪酸,理应受到保护。人体必须从饮食里面才能获得而自己无法用其他脂肪酸来合成亚麻酸和亚油酸,所以,必须脂肪酸都被安排在甘油E字中间的sn2位置上进行酯化,以确保其能够扎根于细胞膜上而不被当成能量燃烧掉。如果缺乏足够的必须脂肪酸,sn2这个位置就会酯化一些18:0或者16:0的长链脂肪酸,这两个都是饱和脂肪酸,sn2酯化长链饱和脂肪酸的结果是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趋向。Sn1、sn3都在甘油的外层,中、短链脂肪酸通常都酯化在Sn1、sn3这两个位置,以方便用作细胞的能量来源。
甘油是三个碳原子的小分子,E字形甘油的三横是三个碳原子上连接的醇基(OH),这三个醇基分别与三个脂肪酸连结(酯化过程),就形成了甘油三酯,E字的三横就变成了每一个脂肪酸的长度。甘油三酯的意思就是一个甘油上面串了三个脂肪酸。
2
严重的甘油三酯血症
肥胖、缺乏体育活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吸烟饮酒、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这类疾病、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都可以升高血液里甘油三酯的水平,仔细分析清楚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有一个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他们搞了个成年人治疗规范(ATP),规范认为,一旦病人的甘油三酯异常的高(>500mg/dL),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预防出现急性胰腺炎,治疗手段包括极低脂肪含量的饮食(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15%)、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以及使用烟酸、贝特类降脂药、还有omega-3脂肪酸(鱼油)。
当甘油三酯降低到少于500mg/dL以后,根据NCEP的ATP,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就变成了首要的治疗目标。对于甘油三酯严重升高的患者,联合治疗以控制血脂是必须的。改变生活习惯,尤其是戒酒、降低体重、控制血糖这几件事情往往是成功治疗高甘油三酯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化验报告经常提到LDL、HDL、VLDL。LDL是低密度脂蛋白,因为它富含胆固醇,比较起载脂蛋白本身,胆固醇的密度是很低的,肝细胞生成载脂蛋白和胆固醇,并把它们装配到一起,一个载脂蛋白可以装载几千上万个胆固醇,就形成了密度低的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运送到身体里边的每一个需要更新细胞膜的细胞。一旦LDL升高,首先就反映了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利用胆固醇出现了问题。由于局部炎症等原因,肝脏生产的胆固醇容易堆积在动脉粥样斑中。所以,LDL升高确实不好,不一定是胆固醇很坏,但确实说明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问题。HDL是从肝脏以外的地方返回肝脏的载脂蛋白,胆固醇已经留在那些组织细胞里了,所以单纯的HDL载脂蛋白体积小、密度高。HDL水平高,说明身体使用胆固醇的情况好,是身体健康的表现。VLDL也是载脂蛋白,在其核心里有大量的甘油三酯,外周和LDL一样,装载了大量的胆固醇,所以,VLDL具有体积庞大、密度极低的特点,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是名副其实的。由于甘油三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向肝脏以外的细胞提供能量,所以VLDL升高时,能够反映身体的脂肪燃烧的能力不足,脂肪代谢率变慢了。

3
少食多餐控制血糖
甘油三酯主要是用作能量储备的。人体对糖的储备能力非常有限,就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有那么一点点糖原储备,慢跑十分钟就可以全部用光我们的糖原储备。你可能注意到了,对能量需求巨大的脑细胞和心肌细胞都不储备糖。如果你吃的碳水化合物有点多,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了那么多的碳水化合物,那就对不起了,胰岛素就会不失时机的帮你把"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这个脂肪就是甘油三脂,放进脂肪细胞里储备起来。糖的储备能力是有限的,可是我们人类对脂肪的储备能力似乎是无限的,国外时常有人用肥胖和体重不断的刷新个人脂肪储存量的上限,人类长胖几乎就看不到什么极限。
这里有一些很好的问题,一时半会是多久?胰岛素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分泌?又在什么时候开始降低的?地球人都知道,一吃了碳水化合物,胰岛素马上就开始分泌了。餐后胰岛素在半个小时就达到了高峰,真够快的,然后血糖就开始下降了,两个小时就会降低到所谓的正常血糖水平。我没有说错,你也没有听错,但是我的意思却是另外一个:我们的胰岛素的动作实在太快了,半小时就开始降血糖了,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胰岛素都盯着看你的血糖有半个小时了,你都还没有用完你亲自吃进去的那些碳水化合物,胰岛素于是就开始把血液中剩下的所有碳水化合物都迅速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了。有多迅速?两个小时减去半个小时等于一个半小时,完毕,胰岛素用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将血液循环中找得着的所有糖类都顺利转变成脂肪,于是,正常人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就恢复正常了,再往后就要被胰岛素搞成低血糖了。从进餐开始,到血糖恢复正常的这两个小时里,你的身体用糖做能量的速度一直在与胰岛素用糖产生脂肪的速度较着劲儿的,由于现代生活的非体力静坐方式,糖被作为能量的速度一定是慢速的,胰岛素生脂相对就快起来了,因为你的身体并不会在两个小时内就耗完你吃掉的那一堆热量。
每4个小时进一次餐,前两个小时你都在长脂肪,后面两个小时你又在饿肚子,这种进餐方式真的不太好。储备的脂肪似乎又只是用来供大家看的,一、二个小时的饥饿还真的动用不了这些储备脂肪。既然知道了这个生长脂肪的时间规律,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改4个小时进餐一次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为每小时一次很少量呢?前半小时既然会快速升高血糖,你就少吃一点点只够维持一个小时的能量(比如只吃原饭量的1/4)需要,不就限制了血糖升起来的高度了吗?血糖水平不高不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被胰岛素拿去生脂肪了吗?少食多餐这个方法最适合用来吃碳水化合物了。
吃肉、吃脂肪就千万不要搞少食多餐了,因为一是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周期长、二是没有胰岛素帮助生脂、三是集中进食蛋白质脂肪有利于胆囊排空。
4
鱼油和甘油三酯的关系
1970年,丹麦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格陵兰岛的纽因特人的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吃西餐的丹麦人,尽管这些纽因特人的饮食充满了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后来的研究认为是深海鱼中的omega-3(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的效果。其实早在1959年,就有科学家用鲱鱼占总热量的40%比例的饮食,将患者高达486mg/dL的甘油三酯降低了50%。到了1981年,科学家的研究揭示了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20:5,ω-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 22:6 ω-3)这两个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甘油三酯的功效。
鱼油中omega-3(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非常独特,同样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omega-6(ω-6)就没有降低血脂的效果。此外,omega-3(ω-3)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效果也很不明显。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探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