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探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与营养
2017/10/20 11:21:37 健康探理

    

     导读:本篇文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与营养》约3800字。

     本文通过对生命周期的介绍,阐述营养学的理论——从一个细胞出发的认识,所以营养学核心为细胞的复制准备好足够的营养物质,这样受益的是全身所有的细胞。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与营养

    

     一个人从其胚胎形成到出生、到成人直到死亡,是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又叫全生命周期。严格的全生命周期营养,是要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的,那个时候,还在母体内,所以,首先就涉及到了母体营养、孕期营养。

     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侧定遗传物质的序列与结构,主要是结构基因组学的任务;基因组学的研究也进展到了个性化医疗,分化出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这些都是功能基因组学的范畴。个性化医疗,基于营养基因组学的医疗,在长寿的秘诀和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成果,特别是各类肿瘤个体的甲基化、过度甲基化、去甲基化方面有大量的研究。

     甲基化属于现在很时髦的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范畴。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个称为CPG的双核苷酸,CPG是胞密啶C、磷酸P、鸟嘌呤G的缩写。人体内散在分布于DNA中的CPG中70-90%是被甲基化了的,但是在遗传基因的某些起始部位(启动子区域) ,却常常出现没有被甲基化的CPG密集区,称为CPG岛。人类基因组中,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某一个细胞的全部遗传物质中,大约有三万个CPG岛,大部分CPG岛是基因转录(可以理解为这个基因开始工作了)的"开关",没有被甲基化的CPG岛,就可以启动正常的基因转录,发挥基因的功能,比如抑制癌症的基因没有被甲基化,就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如果对CPG岛进行甲基化,相当于用甲基这个开关把基因的功能关闭了,假如有一个致癌的基因,把它的启动子CPG岛进行甲基化之后,它的致癌作用就被关掉了,癌症也就不会发生了。甲基化,是一种营养方法,简单的说,只需要提供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这些富含甲基的氨基酸,再提供足够多的叶酸、维生素B6、B12,这些是甲基转移、代谢的辅酶。

     目前的研究证实,人类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全基因组低甲基化(正常情况下大量的散在CPG是甲基化的)、启动子区域CPG岛高度甲基化(正常情况下CPG岛是未甲基化的)的反常现象。基因启动子被甲基化,相当于用甲基这个开关把基因的功能关闭了,抑制癌细胞的基因被甲基化了,癌细胞当然也随便生长了。

     研究似乎到此为止了,科学家没有回答正常人应不应该甲基化的问题。有些人也在小心翼翼的思考这个问题,倾向是应该积极的、更早的对个体足够的甲基化,因为,抑癌基因总是在致癌基因之后发生作用,先要有了癌,然后才有可能去抑制癌症。那么,致癌基因、促进癌症生长的那么一些基因的启动子预先被甲基化了,尽管此时抑制癌症的基因也同时被甲基化了,在致癌基因被关闭的这种情况下,癌症没有了启动基因,还会生长吗?另外,正常个体全基因组里散在的CPG是甲基化的,低甲基化必然产生不良影响。

     积极进行甲基化,使机体大部分没有甲基化的散在CPG甲基化,是可以接受的方案,因为基因组甲基化不足,也意味着整个身体甲基化出现了障碍,比如会出现高半光氨酸血症。

     除了甲基化,还有组蛋白乙酰化等多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目前,随着诺贝尔生物奖多次颁给端粒的研究者,营养端粒又成了今天营养品推销的热点。端粒是我们DNA双链两端的单链结构。我们的DNA是平行的两条链缠绕在一起的,平行的这两条链到了末端,就形成了一个单链,这个单链同时对接着两条DNA链,把这两条DNA牢牢的系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单链就叫端粒。端粒是有一定长度的,科学家们发现,体细胞(非生殖细胞)的端粒在每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生殖细胞之外的所有细胞都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后,端粒的长度会减半。由于体细胞缺乏端粒酶,所以端粒不可以再生、再变长,这个酶只有生殖细胞才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一次接一次的分裂,端粒会一次比一次短,当进入老年,最后那次细胞分裂使端粒的长度完成不了再分裂一次时,细胞就死亡了,生命也终结了。

     由于端粒长度决定了你我的寿命长与短,营养端粒就成了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寻找着使端粒酶激活的东西,有人已经宣称从植物中找到了这种物质。我表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为科学家说了,体细胞是没有端粒酶的,那你打算激活哪里的端粒酶呢?

     遗传物质对一个细胞是至关重要的,全身有6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一模一样的46条染色体。一模一样的?就是一模一样的46条染色体。这就是说,我们的脑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血细胞、肺细胞都是一样的遗传物质,但这些细胞的功能、形态特征却千差万别。人体、生物就有这么奇妙,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来自于一个唯一的受精卵。

     受精卵是由一套父本染色体(23条)、一套母本染色体(23条)和一个母体细胞质(包含母体线粒体和一切细胞结构)共同组成的。受精卵是最原始、最根本的"干细胞",全身60万亿的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受精卵是父、母各自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子组合而成,而有丝分裂是一变二的简单复制,类似于复印。所以,有丝分裂复制出来的几十万亿个细胞,就理所当然的拥有一模一样的遗传物质了。至于肝、脑、肺、肾各不相同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谁的细胞在分化?每一个人只有一种细胞,这唯一的细胞叫母体细胞,也就是受精卵的卵细胞。卵细胞以染色体为蓝本,一个一个的分化成了60万亿个细胞。

     器官的异体移植,导致一个人理论上可以拥有二种细胞(二个母体细胞)和2X46条染色体,这就有点乱了,相当于外来生物侵袭,不控制住双方它们会打仗,所以,器官移植以后必须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抑制住细胞的正常免疫功能,才能不把外来的器官排斥掉。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进行移植。

     既然整个身体的几十万亿个细胞在理论上是同一个细胞,我们的健康只需要搞好这一个细胞的健康,我们的营养也只需要紧紧围绕着这一个细胞来进行。细胞有生命周期,生命也就有了生命周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加强营养?如果可以的话,就从受精卵开始针对性的营养补充,乃至提前到准备怀孕期间,直至生命的终点。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瞬间,一个人至死都拥有的60万亿的生命细胞,就有了一模一样的遗传基因和细胞质。我们的营养方向随之得以确定:为细胞的复制准备好足够的营养物质

     遗传物质无论多么复杂、多么不可思议的奇妙,这些被称为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遗传物质,包含着两万多个基因,却只有一种戊糖(核糖)、一种磷酸酯(核酸)和四种碱基(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和腺嘌呤A,RNA没有T,而是尿嘧啶N)。基因的营养,就是针对这些物质进行一一对应的补充。核糖是戊糖,五碳糖,我们吃的碳水化合物、糖、淀粉,都是六碳糖,己糖。此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就可以在维生素B1的帮助下,将这些己糖转化成合成基因所需要的戊糖了,核糖核酸的核糖就解决了。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大量的细胞会复制生长,为了遗传基因的健康,一定要大量补充维生素B1。核酸的补充要复杂一些,磷酸首先就是一种脂肪酸,所以要补充一定的脂肪,其次,磷的补充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磷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可惜是在麦麸、谷糠中才有,蔬菜也含磷,过去烧麦杆、稻草形成的草木灰就叫磷肥,含磷。现在饮食里面磷含量太低了,可以通过补充六磷肌醇(lP6)一类补充剂去获得大量的磷,这对于骨质疏松、各种肿瘤更加有益,凡是改善核糖核酸的都可以治疗肿瘤。至于那四个碱基,也涉及到焦磷酸化的问题,每一个都离不开维生素B1,同时,维生素B2、B3、B6等B族维生素,既是线粒体有氧代谢的辅酶、又是这些碱基的前体物质。要知道,能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单磷酸腺苷、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TP)都是这四种碱基的前身物,磷酸腺苷和含磷的核苷酸(核糖核酸),有本质区别吗?没有。既然有氧代谢的产物可以转化为我们的遗传基因、遗传物质,那还等什么呢?抓紧时间运动吧,包括孕妇。

     细胞呢?细胞又该如何营养呢?细胞就涉及大量的结构、酶。细胞要形成细胞膜、细胞核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等等等等的膜结构、细胞器结构,也就是说,需要大量的磷酸酯、胆固醇和各种各样的氨基酸、蛋白质。所以,维持一个细胞的正常生长,离不开优质、良好的蛋白质和脂肪。

     我们有些人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包括我的一些医生同学,他们动不动就开始节食、禁食,这肯定会伤害自己的细胞的,从遗传基因到整个细胞代谢,每天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细胞肯定不能再进行新陈代谢的。

     维生素C、E更多的被认为是抗氧化剂,维生素C也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A对促进细胞生长、尤其是促进细胞的分化作用很大,维生素D对遗传基因的修复作用很大,所以,维生素A、D对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寿命更加的重要。相对于A、D而言,许多B族维生素直接参与生化反应了,成为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必须物质。

     当我们进入中老年以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身体细胞的功能降低了,细胞再生的速度(新陈代谢)减慢了,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血压升高、身体肥胖了。我们不可能同时补充很多种激素,但是却可以同时补充很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比如赖氨酸、谷氨酸,目的只有一个,提供能够维持一个细胞最好生命状态的物质,当60万亿个细胞都处于良好营养状态下,我们整个生命质量也就改善了。

     临床医学,针对各种各样各个组织器官的复杂变化,构成了一个严谨也很复杂的疾病认识体系,治疗追求精准,治肝就不治肾、治脑也不治肺,因为疾病是器官的问题,组织器官是一大堆分化了的细胞集合。营养学却是从一个细胞出发的认识,所以,用营养学的方法,往往受益的是全身所有的细胞。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探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