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能在闹钟响之前几分钟醒来,我是有超能力吗?
2023/4/19 20:23:29 新周刊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 Ziv

     审校 | 沈梦溪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第二天一大早要赶飞机或有什么重要的事要早起,提前定了个闹钟,结果闹钟还没响就自然醒了,而且只比预计的时间早一两分钟,非常精准。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有人会把原因归结为生物钟。没错,如果你是一个作息规律、生活健康的人,那的确会在每天差不多同一时间醒来,可能不同季节之间会有些微差异,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稳定的。生物钟会受到光照时间、咖啡因、饮食以及锻炼等等因素的影响,以一种非常精妙又复杂的过程调整着我们的生活节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睡觉和起床时间。生物钟是周期性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不止人类,很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生物钟,不同物种的生物钟周期存在差异,介于20~28小时之间。

    (图片来源:Giphy)它们大多数跟着太阳的起落而发生改变,最明显例子就是我们要在白天工作,在晚上睡觉;而喵星人通常会在白天睡觉,晚上跑酷。为什么生物钟这么神奇,总能规律地把我们叫醒呢?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美国生物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控制昼夜节律及分子机制的发现。通过研究,他们揭开了根植在基因当中的生物钟的秘密。以上“生物钟三杰”之一的迈克尔·扬(Michael Young)是美国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通过研究果蝇的睡眠和觉醒基因控制模式,他成功分离出了其中的关键基因Period,简称PER基因,这种基因发生突变会改变原有的周期模式。由PE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维持细胞的昼夜节律非常重要,它在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SCN)区域表达最为明显,这里是哺乳动物主要的昼夜节律调节器。在黑暗环境下,这种蛋白质会不断被合成,而在光照条件下,这种蛋白质会被降解。

     图中很小的绿色部分就是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图片来源:wiki)

     经过一整个白天的降解,PER蛋白在晚上减少到低谷,你的血压会降低,心率减慢,思考变得困难,浓浓的疲惫感袭来,身体在催促你去睡觉了。积累了一晚上后,在第二天闹铃响前PER蛋白的水平又达到了高值,于是你可以精神焕发地醒来。在发现PER基因之后,迈克尔·扬的团队继续探索新的参与生物钟的基因,又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Timeless的基因,简称TIM基因。TIM基因的突变体会干扰到PER基因表达时的mRNA循环,他们发现即使没有TIM基因存在,在不被降解的情况下,PER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也能积累,不过并不能移动到细胞核,进一步产生更多影响。

    PER1蛋白(图片来源:AtikaAtikawa, wiki)所以这样看来,必须在PER基因和TIM基因的共同影响下,生物钟才能正常运作。而光线同样会导致TIM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快速消退,让昼夜节律发生变化。总之我们可以看出,生物钟的运作和光照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健康状况下,它会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周期,让你能在每天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醒来。但是在一些“超能力唤醒事件”中,即使人们把闹钟调到一个平时根本不会醒来的时间,也依然会在第二天早上铃响之前睡醒,这似乎就很难用生物钟来解释了。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把科学带回家”,回复“闹钟”,继续阅读全文。

     关注我们,看更多有趣、有料、有味道的原创科普文章

     她坐在马桶上整整2年,吃饭睡觉都在上面,却觉得没什么不对

     超市面包凭啥永远绵软,但包子放久了变硬?背后的英国狠活早已全球扩散

     为什么苏格兰的河面上有“冰饼”?| 趣问万物

     你降生时和兔子有个共同痛点:吃饭不香

     这道著名海鲜你可能吃过,但不太可能见过它死前真面目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