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场“车展”,我们走了三个小时山路
2023/4/27 19:24:31 新周刊

整个四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风光无两的上海车展之上。能够见证现代工业和科技分支的碰撞,置身车展近观机械之美,的确是属于汽车人的浪漫。但在镁光灯之外,还有更加值得关注的东西。
这一次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远在千里的云南山区,见证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展”。
这大概是《新周刊》近期受邀参加过最“折腾”的一次活动,开了三个多小时山路,走过“无服务”的沟沟峁峁,终于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西布河乡大沟完小。

这里没有华丽的布景和科技的堆砌,但我们却意外看到了未来20年发展的希望。

开三小时山路,来见小凉山的人
如果从上空俯瞰,丽江到宁蒗的公路是一条纤细又曲折的黄线,当地人把这条路称作“丽宁十八弯”。在修好公路之前,陡峭的山路曾是宁蒗县的“地理之殇”。宁蒗县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8.4%。交通不便再加上气候干旱,宁蒗县曾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同时,宁蒗县有着和大凉山地区相似的文化背景,这里聚居着彝、汉、纳西等十多个民族,所以也被称作“小凉山”。
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坡上,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价格低廉的经济作物来维持生计。

而宁蒗县西布河乡大沟村,就是宁蒗县中较具代表性的村庄。这里的路况更加原生态,道路狭窄、山路多弯,不时要经过几处尘土飞扬的沙石路。这已经是改善后的情况,在以前,从宁蒗县到大沟村要开近五个小时的山土路。

交通不便,带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孩子们上学的通勤问题。
这里的青壮年大多数都已经离巢去往大城市打工,学校里大多数孩子都是和老人一同留守在村里,孩子们每年只有火把节和春节才有机会见到父母。放学太晚,山路不便,老人也不便日日接送,因此所有孩子都是住在宿舍里,和老师们同吃同住。
在真正来到大沟完小之前,我想象过很多凋敝的场景,破旧的校舍、朴实的学生、辛苦的老师。但真正到来以后,我发现这里拥有干净的校舍、有全新的多媒体教室,孩子们有食堂、有篮球架,宿舍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整洁明亮。

这是一座建在半山腰的学校,平均海拔在2400米左右,目之所及都是天空,让人有种伸手就可以碰到天的错觉。在课间间隙,孩子们会在角落里排排坐晒太阳,或许正是因为光照强烈,孩子们的笑容都有阳光晒过的味道。

但在美好画面的反面,是贫困和落后。大沟村这一所小学,离天空太近,离世界太远。
都市人也许会把这里当作“有风的地方”,但这大概率只是都市人一厢情愿的浪漫幻想。对于世世代代被困在山里的人来说,触手可及的蓝天是一面具有欺骗性的美丽天花板,封住了孩子们向外生长的可能。

风景很美,但我们还是希望他们能到没那么美、现实粗粝但多姿多彩的世界去看一看。正如大沟村校长对《新周刊》说的那样,村小办学的最高目标,是先让孩子们走出去。
这也是《新周刊》和平安租赁、长城炮品牌、得到App一同发起这次“大山里的汽笛”公益活动的原因——我们想让孩子们见一见蓝天之外的世界。
通过一些“新鲜玩意”,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再多一点好奇,再多一点渴望。

山下的县城,也是“远方”
上个世纪,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提出“人人有免于愚昧和无知”的权利,并认为乡村的症结在于“愚、穷、弱、私”四个字。
而近一个世纪过去,在完善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村里的孩子告别了“愚、穷”的阶段。
教龄38年、几乎在乡村小学度过半辈子的杨老师对《新周刊》说,几十年前村里只有一半的孩子会来学校读书,读到一半辍学的也屡见不鲜。但今天家家户户,无论父辈文化水平怎样,都会选择把孩子送来读书。
如今的大沟村,没有不识字的孩子,但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依然是“浅”而“弱”的。
在平安租赁、长城炮品牌以及得到App一起发起的“汽车兴趣课堂”上,当老师向孩子们提问“一辆汽车跑起来需要什么”时,孩子们只能回答“轮子”,而不会想到更深层的“发动机”。
“蒸汽发动机是什么?”
“涂装是什么?”
简单的几个问题,就完全勾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全然新奇而陌生。

在“汽车主题兴趣教室”中,我们摆放了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型、汽车图画册等,几乎每一个走进汽车主题教室的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向讲台上的发动机模型投去好奇、探究的目光。
课程结束以后,学生们也会小心翼翼地围在车队周围观察,抬头去追空中飞行的无人机,蹲在地上画出他们理想中的汽车模样,这些村里来的“新鲜玩意”,让他们看到大山之外的世界一角,神秘未知但又迷人。

抬头看无人机的孩子们。/供图 余晨
在课间,杨老师对《新周刊》说,他认识全村的孩子,因为他负责学前班和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却是大沟村教学中最重要的根基。
学生的母语都是彝语,在升入一年级之前,杨老师必须要让孩子们学会汉语基础语法和拼音,否则孩子就很难跟上后面汉语课程的教学。这并不容易,“汉语和彝语语法语序差别太大,汉语是动词前置的,比如‘吃饭’。而彝族话就完全相反,我们叫做‘饭吃’”。

教龄比很多老师年龄大的杨老师。
文化、语言背景的不同,意味着大沟村的老师不能用普通的课件和参考书去教学。所以在大沟村教育的关键,是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的乡村小学,已经跨越了硬件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大沟完小有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图书,有全新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也有考出去又回来建设家乡的年轻教师。可以说,大沟完小已经越过了简单的捐赠扶贫阶段,而走到了需要打开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的“扶志”阶段。
杨老师还有一年就要光荣退休,他说自己退休后准备去旅游,去北京,去上海,去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杨老师尚有目标,而更多的孩子对于“远方”是模糊的。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想要走出大沟村,但他们又不知道村外是哪里,有个孩子问我:“县城算是远方吗?”很多孩子,连几十公里外的县城都还没有去过。
这也是平安租赁联合长城炮品牌、《新周刊》、得到App及其他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发起“让爱启程——大山里的汽笛”活动的意义。除了让孩子近距离接触、了解汽车之外,让孩子发挥想象力涂抹自己关于汽车的想象,也是一次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探索心的大胆尝试。

当孩子真正触摸到现代工业的发展成果,他们也会对之产生渴望,进而有一个更加明确、愿意为之努力的方向。
正如平安租赁汽融商用车事业群市场部总监胡萍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这些课程可以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颗叫做‘好奇心’和‘信心’的种子,也希望这些小小的‘种子’,慢慢地破土、发芽,用冲破泥土的力量,去发现更大的世界,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西布河乡大沟完小校长李长生及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共同为汽车主题教室揭牌。

走出大山的可能,
来自平等迁徙的权利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滑板村”。在滑板村里,孩子们不需要考虑种姓、性别等差异,遵循先来后到的规则一起享受滑板运动。通过滑板文化,滑板村里的孩子也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观念,平等、公平的观念扎根在这一代滑板村的孩子心里。
在滑板公园落成四年后,滑板村真的走出了多个全国青年冠军,还培养出了能够代表印度参加世界级赛事的滑板手。

代表印度参加世界级比赛的两位选手。
而平安租赁、长城炮品牌以及得到App携手完成的这番善举,或许也可以让我们见到“汽车村”的雏形。
来自现代世界的汽车不仅是他们借以实现肉身迁徙的工具,同时也是改变他们观念的载体,现代、科学、精密、严谨,这些都是汽车工业的代名词。“汽车兴趣课堂”,不仅仅是点燃他们对于汽车工业的兴趣,也会潜移默化带给他们更加先进、现代的观念和想法。
所谓的走出大山,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走出去,也是一段跨越文化边界的过程。山里的孩子们需要一扇能够看到外界的窗。

这些年来,平安租赁通过各类公益行动,为大山里的孩子们点燃希望。“让爱回家”系列公益活动一直是中国平安集团的大型公益项目,2020年,平安租赁首次将帮扶目光聚焦到云南省宁蒗县小凉山地区,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顺利返乡和家人团圆过年。
2020年开始,平安租赁陆续为大沟完小援建了现代化的操场、多媒体设备,到后来,还帮助学校里一名身患重大脊柱结核疾病的小女孩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并重返校园,今年再度顺利落成汽车兴趣教室,并定制了“线上+线下”汽车益智课程。
同时,平安租赁也逐渐由公益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公益平台的搭建者,不断汇聚并调动企业员工、车主用户以及国内公益资源和媒体力量,以实际行动呼吁社会各方一起,“让爱”延续为多群体、多城市、多形式的公益项目,架起“爱心与团圆”“爱心与医疗”“爱心与教育”之间的桥梁。
偏远农村地区的变革需要摆脱固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而只有当从孩子开始改变时,才能实现这一点。为年轻人提供选择,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汽车不是城市人的专利,打开孩子们的兴趣大门,山里未来也许也会走出工程师。
孩子们不是没有梦想,只是他们还没有接触到梦想的种子。就像当大沟完小落成了篮球架后,学校的愿望树上就会出现一个“想要成为篮球运动员”的梦想。

我们相信,今天在群山中鸣响起的每一声汽笛,终将变成他们未来走出大山时的回响。
(文中图片均为客户供图)

作者:答答
校对:赖晓妮排版:鹿子芮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