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强国建设征程上的法治里程碑
2022/6/3 9:12:51 中国网信杂志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正在全面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大问题,就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法者,治之端也。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成为我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征程上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治里程碑。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让万物互联互通的同时,也让潜在的威胁和风险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传导和渗透。在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的复杂形势下,网络攻击手段的复杂性不断升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遭破坏的风险,关键敏感数据遭窃取和泄露频繁发生,供应链攻击更为普遍且难发现、难溯源,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疆域”。与之对应的是,数据合规成为企业命门,网络安全人才存在缺口,国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仍需提升。《网络安全法》将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作为重要任务,从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三个层面,针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对人员组织、技术保障、监测应急、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更加明确了各部门在实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工作职责,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筑牢我国网络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法》确立了国家、主管部门、网络运营者、网络使用者的“四方责任”,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一起参与、共筑防线。与此同时,《网络安全法》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和规范企业收集数据、加强互联网内容治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致力于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施五年来,《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上位法”,推动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系列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法”,建立起保障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奠定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框架;作为加强国家网络安全能力的“保障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掌握网络空间治理和规则制定主动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网络安全的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工作全面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工作格局日渐成熟完善,“清朗”“净网”“护苗” 等专项行动力度持续增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有力护航我国数字经济“快车”行稳致远,真正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放眼未来,维护网络安全任重道远。持续释放《网络安全法》的生命力和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以高质量立法配套完善法律政策体系,以严格创新的执法确保法律规章落地见效,以全面深入的普法工作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为推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筑牢法治保障。

     相关链接

     当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知网知否?

     让互联网凝聚澎湃的青春力量

     全链条治理,让网络暴力无所遁形

     深圳卫健委上热搜!为“网上群众路线”增添生动注脚

     作者:评论员 仁记祖

     来源:“中国网信杂志”微信公众号投稿:zhongguowangxin@vip.sina.com征订:《中国网信》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网信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