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名医】罗荣城:无法割舍的免疫治疗梦
2015/9/22 医药经济报

    

     人物名片

    

    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建设项目负责任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CFDA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

     当今,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2013年《Science》杂志评选的年度10大科学突破排行榜中,免疫治疗高居榜首,且近年来大量的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均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成果。

     作为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罗荣城在时刻关注国际肿瘤临床治疗前沿学术研究方向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打造全国知名肿瘤免疫治疗中心的梦想。“目前的肿瘤治疗,手术、放疗、化疗还是主要方法,免疫治疗是否可以称为‘第四大疗法’,我觉得可以更乐观一些,免疫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未来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大疗法,而手术和放化疗则退居辅助。”说到评价免疫治疗的临床地位时,罗荣城的神情显得非常激动。

     临床需求呼唤药审提速

     《医药经济报》:以Car-T技术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如今可以说是全球瞩目,尤其是艾米丽·怀特赫德(Emily Whitehead)的痊愈,可以说是让人们看到了彻底治愈癌症的曙光,但可能存在的一些治疗风险该如何应对?

     罗荣城:临床证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神经胶质瘤都有极其优异的疗效,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确需要注意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sCRC,细胞因子风暴)、发热(三级)、低钾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随着Car-T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相关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经验也在逐渐积累,尤其是致命性“细胞因子风暴”,糖皮质激素或IL-6R抑制剂的使用已经可以有效应对,其他风险亦可对症处理;值得注意的是,CAR-T临床推广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载体设计问题(受体的选择、自杀基因的引入)、体外操作规范问题(病毒的选择、转染和GMP规范)、临床应用规范问题(细胞数量、输注间期和周期)、副作用处理问题(糖皮质激素和IL-6R应用的时机问题)、治疗的个体化问题及治疗后临床免疫学评价问题。

     《医药经济报》:新技术、新靶点、新药物的确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近年来免疫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与早期相比较存在怎样的区别?

     罗荣城:生物标记物(Biomarker)研究是转化医学当中重要的一种模式,就是找到生物靶点,再根据靶点去研究相应的药物,最终转化成为病人的治疗方案。目前业内最为关注的PD-1、PD-L1、CTLA-4这3个是“免疫检测点”,T细胞功能被这3个免疫检测点“刹车”刹住了,而这3个“maker”是免疫系统活化的重要环节,决定了T淋巴细胞的活化,相对应的抗PD-1、PD-L1、CTLA-4单抗药物,也是药物研发和市场非常关注的领域。

     实际上,靶点有的是在癌细胞上,有的是在免疫细胞上,早期的靶向治疗主要是利用抗体直接封闭肿瘤细胞膜表面相关抗原,如CD20、CD33、CD52,但这些抗原在正常淋巴细胞中也有表达,所以,抗CD20抗体等药物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因为新靶点、新药物给癌症的临床治疗带来了“革命”,因此,患者对于新药物的临床需求十分迫切。

     《医药经济报》: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的竞争极为激烈,这也源于旺盛的临床需求,仅PD1单抗就有多个跨国药企研发,国内也有药企开始聚焦PD-1、PD-L1单抗研发,您如何看待肿瘤免疫靶向药物研发的现状?

     罗荣城:国内药物研发,尤其是创新生物药研发技术已经愈发成熟,比如易瑞沙、特罗凯还有埃克替尼都是机理完全不同的药物,但都作用于EGFR,国产药物埃克替尼临床使用也十分广泛,且我们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据我了解,目前国内药企已经有PD1单抗进入Ⅱ期临床,更多进口靶向药物也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但受限于新药注册审批的速度,中晚期肿瘤病人真正获益恐怕有待时日。

     在精准医学的语境之下,人种差异是一定存在的,这在肺癌EGFR事件上就可以看出,不同人种区别非常之大,进口的PD-1、PD-L1、CTLA-4药物是否适合在中国人身上使用,国家有关部门对其严格管理也是可以理解,但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新药审评审批提速确实十分迫切。

     《医药经济报》:既然新药使用如此迫切,您认为会不会有研究者通过发起临床研究招募患者的途径,让有需要的患者尽快使用这些药物?

     罗荣城:国内的患者的确非常盼望新药能够给他们的抗癌治疗带来福音,对于还未上市的药物,有部分患者为了能尽快用上可能会选择去中国香港、印度辗转购买,或通过医疗旅游的方式直接前往欧美进行治疗,但这些都是患者自愿的行为,是自主选择的结果。

     对于国内是否可能通过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招募患者使用新药,我认为这个途径不可能,如果CFDA没有批准,研究者不会发起还没有上市药品的临床研究的,企业也不太可能资助这类研究,因为这类药物的科研成本非常之高;因此,还是要等到新药完成注册临床试验,真正上市之后才可以使用,所以说,解决临床用药供需矛盾的关键还是提高新药上市速度。

     ■编辑 郑智敏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药经济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