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芝友冲刺港股IPO!双抗2.0时代大股东石药集团如何突围?
2022/12/11 13:56:14 医药经济报
12月8日,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芝友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但目前,准备发行的流通份额和计划募集的资金等诸多信息都暂未公布。

公开信息显示,友芝友生物大股东为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公司已历经数轮融资,投资者包括武汉高科、湖北科技投资集团、光谷金控、骆驼基金、千山资本、中恒同德、蓝晶创投、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华大共赢、伟沣科技、三花弘道、恩必普、国新思创、磐霖资本、珅奥基医药等。
本次招股上市,能否帮助友芝友生物推进管线实现商业化?作为背后大股东的石药集团抓紧布局双抗赛道成绩如何,能否凭借前瞻性的眼光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友芝友生物招股书揭秘
5款产品处于IND或临床阶段
据悉,友芝友生物是由海归科学家周鹏飞博士联合创办,成立于2010年。2018年1月,石药集团为扩大其生物制药市场业务,旗下全资子公司恩必普以直接购买和注资增资协议等方式入股友芝友生物。
据招股书披露,友芝友生物主要深耕于双特异性抗体(BsAb)靶向和肿瘤免疫疗法的开发,以解决癌症及老年病患者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公司已设计和开发了10款候选药物管线,其中5款在中国处于IND或临床开发阶段,另外5款处于临床前阶段,进展最快的管线是目前处于II期临床阶段的M701和Y2019。
M701(II期临床):这是一种重组BsAb,靶向EpCAM表达癌细胞及CD3表达T细胞。用来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据悉,这是全球首款亦是唯一一款治疗恶性腹水(MA) 并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EpCAM × CD3 BsAb。
Y101D(Ib期临床): 重组抗PD-L1和抗TGF-β人源化BsAb,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在战略上,Y101D专门用于同时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PD-L1轴和TGF-β信号通路,因此具有释放协同抗肿瘤活性和缓解耐药性的潜力。
Y150(I期临床):是一款重组抗CD38和抗CD3人源化BsAb,其由全人源化抗CD38 Fab-Fc分子和人源化抗CD3 scFv-Fc分子组成的。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目前是在中国唯一一款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CD38及T细胞接合的BsAb。
Y2019(II期临床):是用于COVID-19的RBD-二聚体亚单位SARS-CoV-2候选疫苗。
M802(Ib期临床):注射用重组抗HER2和CD3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产品,该产品是国内首个获得BsAb临床批件的项目,拟用于治疗HER2表达的阳性实体瘤。

市场观点认为,友芝友生物目前的产品管线处于研发阶段,产品转化和临床开发,依然需要较长周期和资金的投入。根据招股书数据披露,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友芝友生物的其他收入分别为841.7万元、1279.8万元和116.7万元,净亏损分别为1.08亿元、1.49亿元和8962.8万元;2020年和2021年,友芝友生物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210.1万元、1.13亿元。2022年上半年,友芝友生物的研发开支为8235.7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4096.1万元。

相对的账面现金及其等价物自2020年末的约1.2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上半年的5379万元。

其招股书也披露了2022年10 月,公司刚完成了来自光谷新技术、光谷健康和光谷成长约2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因而,资金压力问题似乎暂时得到缓和。
截至本次招股书数据发布,石药恩必普、袁谦、武汉才智、才智二号、周宏峰、汇友兴曜、长星成长、海南博友、广瑞弘祥、光谷新技术、Zhou Pengfei和光谷健康分别持股友芝友生物28.15%、11.21%、9.23%、6.38%、5.60%、5.57%、4.35%、4.19%、3.95%、3.85%、3.77%和3.08%。
双抗市场风起云涌
石药集团如何布局?
目前双抗赛道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凭借双抗产品的靶点协同性,去逐一击破既往治疗方案中存在的痛点,PK现有重磅药物,去满足现阶段单抗药物未能被满足或难以满足的临床需求,提高患者获益性。
石药集团近年来也是动作频频,抓紧布局双抗赛道的机会。2018年1月,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的全资附属石药集团恩必普与卖方及友芝友生物的其他现有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协议,石药集团恩必普同意向卖方收购友芝友生物合共37%股权。
根据协议,该次收购总价为人民币2.036亿元。卖方进一步同意促使友芝友生物于2020年12月31日之前达成里程碑事件,若友芝友生物在约定时间达成两个特异性抗体的临床试验、递交试验用新药申请备案、于美国和中国提交专利申请。石药集团恩必普同意向卖方支付额外里程碑款项,金额最多合共人民币5542.6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本次收购会于二十天内完成,完成收购事项后,石药集团恩必普将向友芝友生物注资人民币7624.2万元,而投资者将向友芝友生物注资合共人民币8095.8万元。于完成初始注资后,石药集团恩必普将持有友芝友生物约39.56%股权,而余下约60.44%股权将由投资者、卖方及友芝友生物其他现有股东持有。
据悉,石药集团也曾表示“于友芝友生物的投资将为扩大该集团于生物制药药物市场地位的良机”,他们看重的或许就是友芝友生物的双抗药物研发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四年的控股期间,石药集团目前双抗类产品除了M701,还包括JMT601和KN026注射液等产品:
JMT601是目标靶点为CD20及CD47的双抗产品,此款在研产品是目前全球首个已近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具有协同靶向结合效益的双特异性SIRPα融合蛋白。据石药集团2022年1月公告显示,JMT601(CPO107)瞄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得了美国FDA颁发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目前,此款在研产品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
KN026则是来自于石药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上海津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康宁杰瑞生物制药全资子公司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签订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授权协议。
截至石药集团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KN026对应胃癌适应症的研发已推进到关键性临床阶段。
不难看出,石药集团似乎也在加速布局双抗赛道。有市场观点认为,预计2024年中国双抗市场规模有望到达50亿元,或将成为下一个重磅风口。
事实上,全球双抗管线的临床推进也在逐年增加,赛道似乎正处于研发的快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上百种双抗药物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有超过8成的临床阶段双抗药物布局的肿瘤领域。越来越多的药企都在加紧布局双抗赛道。
虽然一切尚未可知,但单抗“衍生物”双抗、抗体偶联药物(ADC)等,RNA、DNA层面的药物逐渐浮出水面。无论是哪一种赛道,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升患者获益或许才是产品商业化成功的根基所在。
编辑:陈泽生
人工耳蜗、血透等六类耗材迎24省集采,非医保项目集采迈入常态化
2022年度盘点:700亿美元,全球并购大年!诺华与GSK“互动”频频,辉瑞5次出手踊跃抄底……
胡润世界500强榜单:强生、礼来、罗氏排名前三,迈瑞、恒瑞等中国四家企业上榜
多个省级采购“不接受进口产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礼来、信达PD-1产品“分手”?信达独家回应:友好协商收回海外权益

www.yyjjb.com.cn
洞悉行业趋势
长按关注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
学术公众号
聚焦肿瘤学术前沿
长按关注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终端公众号记录药品终端产经大事件长按关注21世纪药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药经济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