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是贫穷的开始(深度好文)
2023/3/21 6:00:00 南怀瑾国学智慧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南怀瑾国学智慧”,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增广贤文》中讲:“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各种小事斤斤计较。

     最终发现不仅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还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

     太过于计较,只会让自己走进死胡同,适时糊涂,懂得让步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01

     人越计较,命越不好

     林逋在《省心录》中讲:“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不知足者,即使有锦衣玉食,也满是忧愁。内心知足的人,身处贫贱也能自得其乐。

     计较宛如毒药,计较的更多,失去的便会越多。

     从前,有一位渔夫,每天靠捕鱼为生,生活十分惬意。

     一日,他看见邻居家捕了很多鱼,便兴冲冲的问道捕鱼的技巧。

     邻居说道你的渔网只有一张桌子大,又怎能捕更多的鱼。

     渔夫听后很有道理,于是织了一张大网,结果确实捕了有比之前多一倍的鱼。

     渔夫看见效果后十分兴奋,又高兴的织了一张比之前更大的渔网。

     但捕鱼时突发意外,众多鱼儿拼命游向大海,导致自己被拉入海中,最终溺水而亡。

     就这样,渔夫不仅弄丢了原来的鱼,还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孔子家语》中讲:“夫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

     过多的计较与追求,是不幸的开始。

     计较得失,最终会一无所获;计较感受,终将会被情绪所控制。

     生活中一切所计较的,都只会让我们感到痛苦。

     只有学会放手,放弃那些不必要的执着,才能收获新的开始。

    

     02

     不计较,你就赢了

     庄子有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智慧之人,遇事豁达大度,而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人,总喜欢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在《了凡四训》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明朝时,有个叫杨荣的人,世代以摆渡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一次,当地遇到了暴雨,淹没了许多商户,很多钱财货物都漂浮在水中。

     其他摆渡人看见此场景,轰然而上,只顾捞水里的财物,对于水中求救的人却视若无睹。

     唯有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在忙着救人。

     事发后,众人耻笑他们放着一堆的钱财不拿,错失了发横财的机会。

     但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杨荣的祖辈毫不在意,依旧是兢兢业业,凭良心做好每一件事。

     最后,杨家成为了当地最先兴旺的家族,还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被加封官位。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很多时候,善良做人,厚道做事,或许当下会吃些小亏,但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得以回报。

     正如《格言联璧》中讲:“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善良并不是傻,而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厚道更不是笨,而是一种胸怀和境界。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抱朴守拙。

     当一个人明白吃亏是福,懂得多存善心,与人为善,福气自会不请自来。

    

    


     03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

     《世说新语》中说:“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人这一生,若是事事都想占便宜,只会慢慢断掉自己的财路,损害自己的运气。

     只有放宽眼界,不拘泥于眼前的得失,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一天地。

     在晚清时期,高薪养廉的政策下,总督每年可得2万两,很多人在这样的政策下会有迷失。

     而钱权两丰收的两江总督左宗棠,反而用大部分俸禄来支持公共事业。

     在他出征期间,也绝不搞特殊,坚持与将士同吃同住,面的军饷拖延,也会自掏腰包补贴。

     当外界传出与曾国藩绝交时,他也丝毫未说曾国藩的坏话,只是说是因为两人政见上的不同罢了。

     就这样,左宗棠的为人与处事颇受好评,拥戴者也是越来越多。

     《菜根谭》中讲:“世亦不尘,海亦不苦。”

     一个人的格局越大,便越少去计较,也就活得越是舒坦和自在。

     自古以来,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真正有格局的人,有着宽待众生、包容万物的胸怀。

     正如古语所云:“凡人具大受之才者,必有大有其量。”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于气量的大小,胸襟的宽窄。

     当你懂得修炼一颗宽容之心,凡事不去计较,便能为自己积攒福气,迎来好运气。

    

    


     04

     一个人之所以快乐

     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古语云:“世上无难事,庸人自扰之。”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遇事和自己过不去,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上,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只有打开胸襟,不去计较,才能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与好友章惇,年龄相仿,年幼时,曾是至交好友。

     但由于后来两人政见不同,章惇丝毫不顾及两人情谊,对昔日好友进行报报复,将其贬至惠州。

     苏东坡得知此事后,并未生气,反而在艰苦的环境中,悠然自得。

     章惇见他被贬后日子过得依旧滋润,于是再次将他被贬至环境恶劣的海南岛。

     但世事难料,章惇的变法派失势,章惇的人生跌至谷底。

     后来章惇儿子考上苏东坡的门生,想拜见苏东坡。

     但想起对父亲对其的所作所为,心生忐忑,于是送去了一封致歉信。

     却没想到苏东坡在回信中写道:“

     我与其父相交四十年,我记得他曾经对我的好,如今过去的已过去,不必再提起了。”

     有一句俗语说:“胸中天地宽,自有渡人船。”

     人生在世,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和人。

     不计较,不代表你真正的放下和原谅,也不代表从此会若无其事。

     但你选择不计较,是明白只有放下曾经的嫌隙和过节,才不会让自己受到仇恨与痛苦的折磨,才能收获身心的愉悦和轻松。

     所以,往后的日子里,愿你放下无畏的计较,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

     不计较,不比较,不贪心,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收获幸福而美好的人生!

    

     养成阅读好习惯,看完顺手点 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怀瑾国学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