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价!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筷子,如今无人问津,但外国人却喜欢得不得了!
2023/3/31 6:00:00 南怀瑾国学智慧

    

     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早已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和中国人的文化历史密不可分。

     《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zhù)。”箸,即是筷子。以象牙为筷,可见纣王生活的奢侈。

    

     一些关于筷子的古籍中,“箸”字的左边加上了一个偏旁“木”,说明筷子在开始的时候主要以竹、木为材质制成。

     时间来到现代,又有了塑料、铝合金、不锈钢等各种材质的筷子。

    

     之所以发展出这么多类型的筷子,其实是因为不管什么材质的筷子,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我们大部分人习惯用的竹筷和木筷,但这些筷子用一段时间就会发黑…洗也洗不干净,闻起来还有一股异味。

    

     这些都是霉菌,包括慢性幽门螺杆菌、黄曲霉菌、大肠杆菌等。

     要知道,“病从口入”就是从这些细节处开始的。

    

     有的家庭比较注重卫生,选择塑料、铝合金或不锈钢的筷子,好清洗,不发霉。

     虽然卫生点,但是用起来会发现,还不如木筷、竹筷好事,夹菜时很容易打滑,很难使……

    

     说实话,见过不少筷子,但是想找一双健康又好用的筷子,真的挺难的。

     我一度以为天下筷子都是这样的,直到在杭州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看到了这双筷子——杭州非遗传承天竺筷

     这双筷子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它是浙江老字号,也是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号称“江南名筷”。

    

     它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宾,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需要一座专门的展馆去诉说它的故事。

    

     精选天竺山天然小径竹,加上非遗传承人20多道工序纯手工打造,让这款天竺筷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双重价值。

    

     筷身保留着天然竹青,无漆无蜡,不发霉、不打滑

     很好使用,堪称是一双环保、健康又实用的筷子。

    

     强烈推荐理由:

     300多年历史文化传承,浙江老字号、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选天然小径竹,非遗传承人20多道工序纯手工打造,自然淳朴,美观实用。

     无漆无蜡,不发霉、不打滑,轻便好使,是一双环保、健康又实用的筷子。

     杭州天竺筷塔下现团购价99元,原售价199元礼盒包装、送礼、自用都适合~

    

    

     天竺筷的起源,与佛家有着深厚的渊源。

     据传,天竺筷的名字,和杭州的天竺山有关。天竺山上有三座寺庙,法喜寺、法净寺和法镜寺。

    

     在清乾隆年间,这三座寺庙的香火很旺。香客们在烧香后要吃素斋,一人一对,寺庙里的筷子就不够用了。

     和尚们想了个办法,就地取材,把天竺山上跟筷子一般粗细的竹子砍下来当临时的筷子用。

    

     筷子虽然做得简陋,香客们却很喜欢,吃完还把筷子带回家做纪念。

     他们觉得,这是菩萨庙里给的筷子,沐浴过佛光

    

     后来,有一位姓潘的匠人,给筷身洛上了花纹,并镶上了锡制筷头,他便是天竺筷的一代传人。

     经改进后的天竺筷销路见好,在清末民初时甚至一度风靡大江南北。

    

     早在民国时期,宋美龄曾到杭州天竺山游玩,看到天竺筷爱不释手,于是购买了很多天竺筷带回南京,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的大使夫人。此后,天竺筷就被当成体面的国礼飞往各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游杭州,zhou总理在接待宴会上弃用象牙筷,换成杭州的天竺筷,既节约又体现了地方特色。

     结果效果很好,许多嘉宾临走前要求带走一双杭州天竺筷留作纪念。

    

     像楼外楼、杭州酒家、奎元馆、咸亨,这些招待食客的筷子,都是定制的天竺筷。

    

     甚至连安缦法云这样国际顶级酒店也选择天竺筷作为食具与礼品,向世界传递杭州文化。

    

     西湖旁的佛家寺庙里面也有售卖天竺筷,很多外地来的游客都会买一双留作纪念,或作为礼品送给重要的人。

    

    

    

     天竺筷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手艺传承至今也已经是第六代。

    

     今天推荐的天竺筷,来自杭州天竺筷厂,也是全国wei一的天竺筷厂。

     它的创始人就是天竺筷的第五代传人——王连道老先生老先生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为天竺筷的发展与传承奉献了大半辈子。

    

     天竺筷取材于天然的小径竹,保留原始竹青。

     不上油漆,散发着淡淡竹香,这是手艺人对大自然馈赠的回应便是惜物用情。

    

     一双天竺筷的自然呈现,前后有二十多道工

     从砍竹(取材)、截断、选料、蒸煮、暴晒到烙花、磨头、装头、抛光至精装成品,对于细节程度的拿捏,全看手艺人。

    

    

    

    

    

    

    

    

    

    

    左右滑动查看天竺筷制作工艺

     王老先生说:“二十多道工序中,取材难,只有这些细细长长的竹子才能做筷子,而这些竹子又很难找,做筷子要求高,买来的原料有一半左右都作废了。”

    

    只有1~2年生的小径符合要求,纤细而实心,竹节间距长,粗细适中,才适合做筷子。

     制作时,利用竹的二端节与孔,将节置于下端防污物进入,另一端用各种材质与造型修饰筷头。

    

     不过,天竺筷的特色,是筷子的上半部分有西湖风光、花鸟鱼虫、传说故事的烙花。

    

     技能、经验、力道都是这项技术的关键。

     快了、轻了烙不上花纹,慢了、重了烧焦筷料,非常考验功夫。

    

     因为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工艺,天竺筷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一年筷子的产量不足百万双。

     为了保护这项3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天竺筷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款天竺筷,也被授予了“浙江老字号”的称号。

    

     为了让天竺筷能继续流传下去,王老先生多年来坚持创新。

     王老先生说的,“只有让年轻人爱上天竺筷,这双传统的杭州名筷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这款杭州非遗传承天竺筷不仅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外观好看,还很环保、健康实用的筷子。

    

     一般竹筷、木筷,用久了会发霉发黑,滋生很多有害细菌。

     也有些筷子为了防霉防菌,会给筷子上漆,但是油漆久了会掉也有害。

    

     但这双天竺筷不一样,它是不使用点油漆和涂料。

     王老先生非常自信地说:“尽管天竺筷没有使用油漆涂料,但是能够保证五年都不会霉变,你放心地往口腔里送。”

    

     一般竹筷、木筷制作过程中会用二氧化硫漂白,残留的二氧化硫也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但这双天竺筷是不存在这道工序的,可以从检测报告中看到,二氧化硫浸出量为“未检出”,可以说十分环保,可以放心使用。

    

     不仅如此,这款天竺筷的筷身保留了竹子的天然纹理能够加大皮肤和筷子的摩擦力。

     只要握着轻轻给力,它就像长在手上一样,而且握感特别舒服。

    

     同样的,这种纹理也加强了夹取的抓力,让它拥有超赞的防滑效果。

    

     另外,这双天竺筷也很轻便,一双筷子只有10g,拿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用起来都会非常顺手。

    

    

     有人疑惑,为什么天竺筷如此好用,却没有普及?

     其实天竺筷在清末民初时,一度风靡大江南北,老杭州人家家户户用的也都是天竺筷。但后来由于生态保护的原因,天竺筷的原材越来越难获取,成本也越来越高,加之纯手工制作,一年产量不足百万双。

    

     要知道,一百万双大概只能满足十几万家庭的用筷需求,连杭州城本地市场都不够用。

     所以慢慢的天竺筷现在只供应一些老字号餐馆、佛门寺庙等地方,大众市场上很少见了。

    

     但正如王老先生所说:“想要一项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是需要普罗大众参与的。”

    

     这款杭州非遗传承天竺筷,一套共5双天竺筷。

     足够大部分家庭一家子人日常使用了。每一双都是精挑细选、手工打造,品质优良,美观又实用。

    

     如果是买来送礼也非常合适,精致的礼盒包装,还赠送一个礼袋

    

    杭州天竺筷塔下现团购价99元,原售价199元礼盒包装、送礼、自用都适合~

     看似贵,其实算一下账会发现很划算。

     保养得当至少可以用5年,平摊下来每年不到20块,还是很划算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怀瑾国学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