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学佛最难、最重要的一项
2017/4/30 南师国学堂

    

    


    

     南师说:

     我们学佛最难的一项,就是慈悲心很难生起,也就是说真正发起行愿心很难。我们口口声声要想帮助人家,慈悲人家,度人家,嘴里虽这么讲,实际上,很难办到。所以我们修行,单说一个功德心,在行愿上根本就很难建立,也可以说,根本没有建立过。行门很难讲,历代祖师都只讲见地,行门不敢多谈,真正谈了行门,徒弟都跑光了,因为要求太严了。但教不严,师之过,宁可要求严格,门前草长三尺,岂止三尺,十丈都无所谓,没有人都可以,一个人在里头蛮舒服的。老实说,行门很难,太难了。……

     “佛法在世间”是见地,也是行愿。因为世间是五浊恶世,所以需要布施,需要守戒;因为世间是很痛苦,很坏的,所以在这里自度、度人,才能圆满功德。这是以第二义来讲的,在形而上道而言,并没有什么世间与不世间的分别。

     六祖坛经中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开世间,无法求得觉悟;若没有痛苦,则不知快乐的舒服;若没有烦恼,亦不知清净的安详。所以烦恼即是菩提,也可以从这个层面来发挥。离世觅菩提,真跳出世界、三界外,本身就是佛了,已经在菩提中,不须再求菩提,没有成两个佛的道理。所以大乘佛法说佛法在世间,是指“行门”而言。

     打坐修道不过是行门的万分之一而已,其他做人做事,通通是佛法的行门,所以讲佛法不离世间,就是这个道理。千万不要以为佛法不离世间,你一方面修道,一方面就想,一切功名富贵,酒色财气样样都要,如这样想,那就错了。……

     所以以行愿来讲,“行”才是真见地,行不到,见地没有用,要做到这个才能谈到真慈悲,因为慈悲就是无我。其实,我们普遍讲慈悲都属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无我,才能真慈悲。说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比如父母爱儿女那个仁慈,尤其是母爱,决不要求代价的,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爱,但那还是“情”,这情是由“我”爱而发;菩萨的慈悲是“智”,智是“无我爱”而发,这可严重了。

     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我们学佛打坐都是坐在那里偷盗,而在同一时间中,社会上那么多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课诵的一句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这就是行愿的愿,每天都提醒我们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每天要上报四重恩,这四种恩都是我们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

     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靠社会上很多人的努力成果,所以学佛的人要上报四重恩。我们活者一天,都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所需给我们,事实上如此。……

     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告诉我们了,都在讲行愿。行,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学佛的基本是在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地,功夫、见地自然会进步。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会证果的。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你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

     所以说,为什么不能得定,甚至连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过了几天就没有了。盘腿打坐与定没有绝对的关系。至于坐在那里,你身心能不能转得过来呢?这个就是问题了。其实并不在于打坐的姿势,要在心行上检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够谈到定。

     今天结论重点就在这里。这次的课程以见地、修证、行愿为三大纲要。最后强调一句——行愿最重要。行到了,见地才会圆满,修证功夫才会证果。古人证果的多,就是在行愿。

     ——《如何修证佛法》

     学佛修任何一法,都必须在根本上衔接这生发一切无量功德的总电源——普贤行愿品。现在我们开灯,翻开“华严经”中的这一章节中的重颂,重新温习一下。……

     学佛修行第一步要从普贤行愿开始,三世一切诸佛之所以能够成就佛果,全在圆满了普贤行愿。学佛者应该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不要只为自己的重重烦恼而求解脱,不然表面宣称学佛修道,堂皇得很,其实也还只是一种可怜的自大自利的心理而已。然而,如果真能大大地自私、大大地自利,那也好,因为大自私大自利的人,只有一个大我,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表面上为自己修,实际上等于与一切众生同修,不分彼此,这是普贤行愿的修行境界,自己一人礼佛,心中同时呈现一切众生在礼敬赞叹十方诸佛,此种心包太虚的胸襟,即是普贤。但是一般人大都只为自己的小私小利,或者只为与我较接近的亲友而已,凡是对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就很恳切、很在意,如果是不相干的别人,便不大关心,不大用心,甚至随随便便地应付过去。如果学佛免不了这种世俗势利的心态,虽然猛的用功打坐、拜佛,精进得不得了,只要无法检点出这层细微的心理障碍,痛切改过,那么很对不起,这个菩提道果铁定是无法圆满成熟的。

     比如诸位在这里号称学佛,真正是为了利他而学吗?仔细反省自己遇事的第一念、第一个反应看看,是不是保护自己的贪瞋痴慢疑等偏颇心理在作祟?退一万步说,即便为了自利而修,那也不错啊!真正做到自利,那也值得令人刮目相看了,像你们修行了这么些年,能够将自己照管得稳稳当当,自得其所吗?还是生活上一下那里出了问题,一下这里有了毛病,并且连如何处理善后的做法都捏拿不准,懵懵懂懂地,什么事都要别人来护着,自己招呼自己都招呼不好,这不是很可怜吗?

     这里再重复一次,学佛想证得“最胜菩提”,要看你的行愿如何?这一点除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外,还可参照同经的净行品来学,净行品是入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二者互为辅弼,圆融无碍,所以此一念心的大愿之发起,必须合乎“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原则,以清净无着之心、大公无私之心力行种种济世利生事业,这就对了。否则只想念佛念咒、打坐修定,以此希求大彻大悟,门都没有,唯有自误而已。所以学佛要广度众生,自己家人,也是众生,首先得做到不去苦恼他们,进而能悦乐他们再说,千万不要逃避现实,贪图安逸,以学佛修道之名来自欺欺人,切实记住“以普贤行悟菩提”这句教示,好好将整个身心活活泼泼、生生不息地振作起来,勇猛精进。历久不衰地踏上这条成佛唯一的坦荡大道。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以上篇幅,皆选自《南怀瑾选集》,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

     @编辑| 南师国学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 与南师国学堂结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师国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