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家庭,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要说,否则后悔终身.....
2022/9/23 6:01:00 南师国学堂
点击下方[南师国学堂]看更多好文


作者:燕归来 图: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了凡四训(ID:lfsx188)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儿女成龙成凤。
在教育的道路上,父母们都是跌跌撞撞的前行。许多人都会说,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许多事不经历不明白,可等经历才后悔明白的太迟。
是啊,很多时候,后悔了才知道挽回,但裂痕已经产生,错误已经犯下,伤痕也难补救。
所以,与其等着犯下错误再亡羊补牢,不如在为人父母的时候先学会这个道理: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要随便跟孩子说,否则后悔终身。

01
以后家里的东西都是你的
中国父母在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上特别有“献身”精神。他们总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们现在辛苦点,以后能为你留一些东西。”
父母们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为儿女们攒下储蓄,赚下房子、车子,保障儿女的生活。
太过于“牺牲”的父母,也更容易养成巨婴。总对孩子说:“以后家里的东西都是你的”,也会让孩子生出“啃老”的心态。
其实,真正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儿女的问题上,都懂得“自私”一点,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
02
你看看XX家的孩子,比你懂事多了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最“敬而远之”的人莫过于别人家的“孩子”。可当我们做父母的时候,却将这份“恐惧”又延续到了孩子的身上。
成年人的世界习惯于比较,却忘记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众生平等。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你看看别人家的父母....”。
身为成年人又怎么能把这份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呢?所谓“比较”归根结底就是大人自身的虚荣心,与孩子无关。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将孩子做比较,他们只会告诉孩子:你就是你,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人,是父母们心爱的宝贝。
真心的爱不用比较,也无法比较。

03
真是后悔生了你
人在生气的时候容易口不择言,可很多话一旦出口,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
有些父母在训斥孩子的时候,总会习惯放下狠话。生气起来,恨不得将言语变作刀子,一刀一刀扎在孩子身上才肯善罢甘休。
比如:“真是后悔生了你的这个孽障”“上辈子欠了你,才给你当爹当妈”“天天这么气我,不如把我气死算了”
这些在怒气上无心的话,被有心或者敏感的孩子听去,就极容易当真。倘若真被孩子信以为真,认为只有“一死”才能平息父母的愤怒,真的走上绝境,那做父母的后悔也迟了。
04
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听劝呢
生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少走弯路,所以恨不得事事都为孩子做主。
可当我们去为孩子考虑的时候,却忘记了一点,孩子本身就是个独立的个体,他的人生属于自己,不依附于任何一个人而生。
父母们看似为孩子考虑,可少有过问孩子的真实想法。总把“为你好”三个字挂在嘴边,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但不会感恩父母的付出,反而在将来会埋怨父母“控制欲”太强,让他们过上了“提线木偶”的一生。
真正的爱,不是干涉,而是成全。比起千万句“都是为你好”,不如一句“父母是你坚强的后盾”来的更让孩子感动。

05
我们家就这样,比不了别人家
先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从小被灌输贫困教育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有一句回答特别戳心:“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我爸给我买了一台价值2000元的手机,在那一刻,我感受的不是激动,而是愧疚和我不配。”
从小被教育“家里很穷”“家庭环境低人一等”的孩子,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差,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更多的爱。
在极度的缺爱环境下成长,容易生成两个极端:
一是一旦被爱就容易感动,自卑的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配被爱,在正常的情感关系中始终卑躬屈膝;
二是极端的自私自利,长期压抑的家庭环境,让他们的价值观逐渐扭曲,父母让他们变成一个贪婪的“口袋”,只渴望一昧的往外求,却不知道如何付出,怎么感恩。
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未来注定不平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父母自以为“勤俭教育”的灌输贫穷。其实,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需要父母刻意贬低,而是需要正确的引导。比起反复强调“贫穷”与“家境”,父母给予真正的温暖和关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看更多走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南师国学堂

今日话题

待业在家,失业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该怎么办?有很多人会考虑自主创业。现在网络带货、直播、线上开店正风声水起。你是否也能在时代的浪潮里捞到“一桶金”。其实,你适不适合创业,该走怎样的创业之路。你的八字里早就有答案。
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八字精批报告。让你在赚钱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你若喜欢,点个赞,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师国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