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如鸟儿有巢;父母去,如风筝断线
2022/12/3 7:01:00 南师国学堂

     点击下方[南师国学堂]看更多好文

    

    

     图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人说:天大地大,父母恩大。

     百善孝为先。

     孝顺父母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责任。

     -01-父母在,如鸟儿有巢

     树高千尺不忘根,鹰飞千尺终回巢。

     父母那是我们的根,只要父母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还有个家。

     父母走了,家也就没了。

     贾平凹当年在外面受了委屈,唯恐自己撑不过去。

     很多朋友也不再跟他往来。

     在茫然中,父亲从乡下赶来,跟他喝了一顿酒,开导他不要放在心上。

     劝他: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意,不要被一时的得失迷了眼。

     吃完这顿酒,贾平凹不再沉沦,心里一下子有了力量。

     谁都有可能背叛你,但是父母不会。

     只要父母在,这个世界上就永远有人关心你,爱护你。父母永远是儿女坚强的后盾,是及时雨、是雪中炭,每当你需要的时候,他都会出现在你身边。

    

     龙应台在台湾教书的时候,第一天去大学报到,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小货车送她去学校。

     他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停下了,怕这车太廉价,伤了孩子的面子。

     他对女儿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终其一生,父母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却还是担心自己给子女丢脸。

     可怜天下父母心。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老去。

     不要因为太过忙碌而忘记回家。

     没事多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这才是最好的孝道,最大的感恩。

     -02-

     父母去,如风筝断线

     《韩诗外传》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时间不能重来,父母逐渐老去,等父母不在了,很多人才幡然悔悟,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

     小时候他犯错,母亲会用家法打他,让他改正错误。

     待他长大成人后,当他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

     母亲很惊讶,问他怎么了。

     伯俞回答:“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季羡林离乡八年,最后错过了母亲的最后一面。

     后来他在自己的散文《永久的悔》中写道:

     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唐代诗人说:“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母亲走了,家乡也不再是家乡,再没有人会嘱托自己早点回家,也再没有人在柴门等待自己回归。

     风筝断线,再无归所,人生之痛,莫过于此。

     父母年纪大了,一定要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

     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他们,不然很可能成为一生的遗憾。

    

     -03-

     对待父母的态度,

     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待父母,不仅要提供衣食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和颜悦色,懂得尊重父母。

     现在很多人给父母买车买房,这些有钱就可以做到,难的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小时候父母强势,我们弱势,长大了父母慢慢弱势,我们渐渐强势。

     即便是可以给到父母物质上的享受,一旦对父母流露出嫌弃或不耐烦的神情,也会让他们心生不安。

     小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总是拉着父母问东问西。

     如今父母年纪大了,接受新事物也慢了,我们也要像当初父母那样,耐住性子,带着他们去了解这个世界,跟上这个时代。

     不要总是不耐烦,不要总是没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些体谅。

     他们年纪大了,观念可能有点落伍,他们喜欢絮絮叨叨,是因为关心你。

     那些你看起来“陈旧”的观念,都是他们一生的血泪所得,不要总是打击他们。

     多一些耐心,多花些时间去沟通、去交流周国平曾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对待父母的态度,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关心。

     作家毕淑敏说:

     “每个孩子都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有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

     孝敬这件事情等不得,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起来要孝顺他们。

     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

     往后余生,愿每个人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及时尽孝,不要让陪伴,成为遗憾。

    

    

     看更多走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南师国学堂

     你若喜欢,点个赞,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师国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