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遇事第一反应,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2023/4/18 7:01:00 南师国学堂

     点击下方[南师国学堂]看更多好文

    

    作者:燕归来图: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在世,有可为时,亦有不可为时。

     凡事可为的时,无法窥探其格局。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往往体现在他遇事的第一反应里。

     01

     遇急事,要“稳”

     曾国藩常将这一句话挂在嘴边:

     “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人生路上,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测下一秒自己在哪里登场。

     遇上急事,定下心,稳一稳,就是最正确的反应。

    

     王阳明曾领着弟子在江边夜行。

     弟子问他什么才是人生的修行。

     王阳明举起一抨烛火前行,他指着火光照亮的地方说:“这就是修行”。

     弟子见状不明所以。

     王阳明解释道:所遇之处,皆是光明。修行不在于形,而在于内心的指引。

     内心的力量是命运中最持续的行动力,保持内心的平稳,循序渐进地走,顺其自然的活,才能平稳享通的完成人生修行。

     02

     遇难事,要“变”

     相对比那些天资聪颖,最终成为大人物的人相比,曾国藩的经历更贴近我们普通人。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一个平凡人的“蜕变史”。

     而帮助他从“笨人走向圣人”的秘诀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懂得“变通”。

    

     曾国藩还是个小官员的时候,他同乡有个亲戚找到他,跟他诉苦家中良田被占,被官绅欺负的经过。希望曾国藩为他撑腰。

     曾国藩只交给他一把扇子,让他回到乡里将扇子呈给当地的官员。

     老乡虽然不理解,但还是照做了。没想到当地的官员一改先前的态度,认真的处理了欺负乡人的恶霸。

     原来曾国藩给折扇上有两广总督的题字,官员以为乡人跟总督有关系,所以就认真查办了起来。

     曾国藩用一把折扇化解了矛盾,他在这件事上就运用了“借势变通”的办法。

     很多时候,当你身处在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当中,你可以学习曾国藩的办法借助他人的势力、人脉、资源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03

     遇烂事,要“躲”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我们时常感到焦虑,就是因为难破“心中贼”,放不下心中的忧虑。

     其实,这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纠缠不清的烂事,学会绕道,就是人生的正道。

    

     曾国藩这一生识人无数,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曾国藩有个表弟,他也想像曾国藩一样出人头地,但一直苦于没有门路。

     于是经常找曾国藩帮忙。

     曾国藩碍于亲戚关系没有拒绝,可他却发现这个表弟是典型的“烂泥扶不上墙”,不管曾国藩用什么法子都无法帮到他。

     后来,曾国藩索性给他一笔钱财,让他自由发展。并且再也不接收他任何书信往来。

     在生活里,总会碰见“表弟”这样的人物——总爱给人惹麻烦的“自己人”。

     许多人碍于情面,总是选择一忍再忍,一帮再帮。

     可对方就像个无底洞,无论怎么填都填不上,怎么帮都帮不好。

     这种时候,就要学会及时止损,适时抽身。

     当你学会放下这“抹不开”的情面,放开纠缠不清的心。

     你会发现,原来,这些麻烦事都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粒尘埃,心若澄明,万事犹可破。

    

     看更多走文章请点击下方名片识别关注南师国学堂

     你若喜欢,点个赞,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师国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