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到底穿不穿内衣?
2022/12/2 23:00:00 原来是柒公子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今 日 歌 单 ?
最近,气温骤降,没有什么比早上掀开被子更需要勇气了吧。
为了避免穿内衣时的冰爽,我决定开启冬天的内衣外穿模式,也就是内衣穿在秋衣外。
这个方法绝对称得上我人生中的“四大发明”之一。
对于内衣,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我常想,在古代那些女子到底是穿着怎样的内衣呢?
如果举行一场古代内衣大秀,想必是大开眼界吧。
古代内衣,最早的时候被人们称之为“亵衣”。
亵有轻薄、不庄重的意思,可见古人眼中内衣是讳莫如深的。
但尽管如此,内衣却关乎礼教秩序,更关乎闺房情爱。
《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袍”就指贴身内衣,这首诗以衣服比喻,讲情深意重。
指的是秦国士兵在寒冷的夜间相拥取暖,两个人裸身互抱,缩在同一件贴身衣袍里。
看到这个本意,我已无法再直视这句诗了。
而《诗经·国风·邶风》中“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是一男子悼念亡妻之作,绿色的外衣,黄色的内衣,昔日恩爱犹在眼前,不禁悲从中来。
另一首《国风?鄘风?君子偕老》中“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绁袢就是夏天穿的白色的亵衣、内衣。清凉的白色内衣外罩着绉纱的细葛衣,可见风姿绰约。
这其实是一首骂人的诗,讽刺卫宣公宠爱夫人宣姜,但她却与公子顽有了私情。
极力描写宣姜服饰奢华精美,容貌倾国倾城,不明白的人还以为在夸赞宣姜呢。
其实,内衣作为服饰在先秦时期就有了,样子类似于今天的背心。
当时称为“膺”,这个字意思就是胸部。
不过,当时不仅女子穿,男子也会穿。
屈原的《九章》中就有诗句“吾将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将六国的佳丽全部纳入后宫。
后宫向来是争宠斗艳之地,为博君王一笑,后宫女子可谓费尽心思。
听说秦始皇曾下过一道命令,让宫人们将长衫改为短衫作为内衣,也叫半衣,为的就是以便一时兴起的临幸。
虽然三观震碎,但关于内衣的革新已经在宫廷之中悄然兴起。
那时宫女们会以彩色丝巾来束住芊芊细腰,称为腰彩。
但汉武帝时,有宫女将腰彩扩宽,加上四条带子,这样腰彩不仅能束住腰部,还能束住腹部及胸部。
这就是第一款内衣的诞生,也是女子专属的内衣,称为袜肚。
袜肚的出现,让宫女们的争宠有了新的方向,她们在袜肚上描金绣凤,毫不吝啬。
而君王也会将袜肚赠与心爱的女子,以示青睐。
随着朝代的更替,隐秘的内衣也随时上演一场“维密大秀”。
不如,就一起来看看属于古代内衣的那些秘密吧。
汉
- 日趋精美的抱腹和心衣 -
在汉刘熙的《释名·释衣服》中记载道: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不难知道汉代内衣的品种也是很多的。
这时的内衣有繁简之别,简单的只是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帕,称帕腹。
稍微复杂的就是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故名抱腹。
心衣是西汉中期随着襦裙的外穿而流行起来的一种内衣。
心衣的基础是抱腹,只是抱腹的上端用的是“钩肩”,换成细带就是心衣,后背都是袒露出来的。
魏晋
- 两当寄相思 -
魏晋南北朝更流行的内衣是两当,也叫裲裆。
之所以叫两当,在于它有两块这样的当,“一以当胸,一以当背”。
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中就有很多单穿着两当采桑的姑娘。
也就是说两当甚至是内衣外穿的。
《搜神记》中,钟繇邂逅了一个两当外穿的女鬼,一时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清醒后欲杀了女鬼,但于心不忍只伤到了她的左腿。
后来钟繇命人寻找女鬼,发现女鬼躺在棺材里,“形体如生,白练衫,丹绣裲裆,伤一髀,出裲裆中绵拭血”。
虽然只是神话传说,但足以看出两当已是当时的流行审美了。
乐府诗中还爱借两当来寄托相思之情“独柯不成树,独木不成林。念郎锦裲裆,恒长不忘心。”
唐
- 诃子包裹于酥胸之上 -
唐代以前,内衣都是有带子的,到了唐末无肩带的内衣开始流行,人们称之为诃子。
唐朝女子思想开放,她们都喜欢穿半露胸式的裙装,上身就会穿诃子。
传说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有私情,两人打闹之间,安禄山不小心在杨贵妃胸前挠出个红印。
杨贵妃怕玄宗发现就发明了胸衣诃子,专门挡在胸前。
后来,宋人高承所著的《事物纪源》中,也记载了“贵妃私安禄山,指爪伤胸乳之间,遂作诃子饰之。”
这段风流韵事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不过盛世繁华下的浮影一现。
而诃子本是抹胸形制,但也可以直接连缀在下裙上,如此可称为诃子裙,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即是这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思想开放的唐朝女子,酥胸半露,内衣若隐若现。
宋
- 防走光神器抹胸 -
从唐朝到北宋,甚至南宋早期,女子都比较开放。
到南宋中晚期,受朱熹理学影响,女子着装再也看不到那种酥胸微露的情况了。
后来的宋朝女子爱穿抹胸,又称抹肚。
抹胸的设计把女子的整个胸腹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一丝不露,搁现在称得上防走光神器了。
从次,古代女子被迫回归保守。
明
- 主腰深谙凸显身材之道 -
明朝对女子的贞洁更是重视,但明朝女子对美的追求却并没有背束缚住。
主腰换到现在就是塑身内衣,穿上后会让女子的身材变得更加完美,达到收腰挺胸的效果。
《金瓶梅》里描写潘金莲其中就有“抹胸而重重纽扣香喉下。往下看尖翘翘金莲小脚,云头巧缉山鸦。”
抹胸就是主腰,单单是看文字就足以瞥见潘金莲的风姿,难怪西门庆看到一眼就想勾搭潘金莲。
而主腰加马面裙的穿搭也是从中国明朝就有了的。
某著名外国品牌也请不要把文化挪用说的那么清新脱俗了。
清
- 赤色肚兜绣着鸳鸯戏莲 -
到了清朝,内衣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肚兜了,它多为红色,呈菱形。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写宝钗来至宝玉房中,看见袭人在做针线,原来是白绫红里的肚兜,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现在的清宫戏里,我们也能常常看见肚兜,方尺之布上绢绣着荷花、鸳鸯等,是闺阁之美,也是情欲表达。
《甄嬛传》大结局时,甄嬛告诉皇帝孙答应与侍卫私通时说:孙答应的赤色鸳鸯肚兜,还挂在那个狂徒的腰带上。
四大爷的头顶更绿了,气得口吐老血。
内衣作为女性最私密的服饰,它一直在看不见的地方。
有人着迷,有人斥责,有人寄以情意,有人用其争宠......
千秋万载,它展现着女性的万种风情,也传递着神秘的东方文化。
ps:
很多人可能好奇,既然内衣如此丰富多彩,那么内裤呢?
其实,中国汉以前,女人腰部以下,是没有裤子可穿的,只有裙子。
直到汉朝,女子才穿上“开裆裤”。
《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带。”所谓”穷袴”,是一种没有裆的贴身裤子。
女子内裤正式流行大概是唐宋以后了。
注:1.参考资料《中华遗产》2017年09月。
2.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 | 期 | 推 | 荐
·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跳转 ·
《男生是爱你还是撩你,问这个问题就知道了》
《这人设,早该塌了》
《见一面吧,我想抱抱你》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原来是柒公子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