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兴义,2.4亿年前竟如此繁华!
2018/5/9 7:30:00 中科院南古所
近日,一则题为《招贤纳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招聘语言学博士》的招聘启事在网上火了。这也让兴义这个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名不见经传的宁静小城,以“佛系”养生火了一把。
兴义万峰林。图片来源:中国黔西南网
然而,在古生物学界,兴义却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繁华之地”——2.4亿年前,当全球各地的海洋还多被微生物占领之时,这里却物种繁盛、生机盎然,有点像今天地球上的“曼哈顿”!
2.4亿年兴义的贵州龙生态复原图。绘图:杨定华
距今2.5亿年前的那次二叠纪末大灭绝,让高达96%的物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在大灭绝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地层中,古生物学家们很难找到几种像样的宏体生物化石。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古生物学家在贵州兴义发现了胡氏贵州龙。
贵州龙化石。
胡氏贵州龙的发现,揭开了我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在过去的60多年里,古生物学家在兴义地区又发现大量的鱼类、海生爬行类等脊椎动物,以及菊石类、双壳类、棘皮类、节肢类等无脊椎动物,并将其命名为兴义动物群(也被称作贵州龙动物群)。
这些化石,为古生物学家认识三叠纪早期生物大复苏时期的海洋生态系统的面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线索。
兴义顶效镇柳荫村,贵州龙化石首现地。
今天的兴义,遍布喀斯特石灰岩,可以说是“万峰林立”。而在2.4亿年前,兴义地区却还是一片并不“佛系”的广阔海域。各种海洋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龙吃鱼,鱼吃虾,虾吃虫……一条条食物链环环相扣,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三叠纪古地理图。图片来源: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这片浅海是海生爬行动物畅游的乐园:其中生活着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初龙类等等。个头小的如贵州龙只有20厘米,个头大的如贵州鱼龙可以长达6米。
贵州鱼龙化石,保存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贵州鱼龙复原图。绘图:杨定华
这里也生活着分异度极高的鱼类:从体长1厘米的肋鳞鱼、到体长3米多的比耶鱼,以及最古老的海面滑翔脊椎动物“乌沙飞鱼”等等。
臀鳞贵州真颌鱼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兴义动物群中还保存了非常好的棘皮动物化石——海百合。它们生长于海里,具多条腕,身体呈花状,表面覆盖有骨片,就像一朵朵长在海里的百合花,所以得到了“海百合”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许氏创孔海百合模式标本,化石保存于中科院南古所。
海百合复原图。绘图:杨定华
从兴义生物群的化石保存中古生物学家们还发现,以贵州龙为代表的近岸生活的海生爬行生物,逐渐被具有远洋巡游能力的大型鱼龙等生物所替代,由此也揭示了在2亿多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转变。
如今的兴义
沧海桑田,转瞬之间。如今,兴义喀斯特地貌的田园生活平淡而静逸。有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片灰岩地层中记录了一段如此绚丽的生命乐章!
胡承志先生。图片来源:中国地质学会|江苏省地质学会
胡氏贵州龙的发现者——著名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于2018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文章的最后,我们要借此机会向胡承志先生致敬,他见证了中国地质古生物事业的开端和发展,并为此作出突出贡献。
问答
看图答题
*
*
*
*
*
*
答案是:4
本文原载于“果壳科学人”(“佛系”兴义,2.4亿年前竟如此繁华!)
编辑:盛捷 审核:陈孝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南古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