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给心脏打个“补丁”,新的医疗方式诞生?
2018/3/29 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心脏病是人们现代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全世界有上千万的人受到心脏病的折磨。
心脏病一旦发作,假如不接受治疗,在发作后的5年内,心脏就会缓慢衰竭,无法为全身提供血液,一半的人可能因此失去生命。

目前,对心脏衰竭患者唯一的医疗选择就是心脏移植,但捐赠器官非常缺乏,许多患者甚至等不到合适心脏。
最近,英国的科学家们想到了新的治疗办法——心脏补丁。剑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干细胞生物学家们正在为此努力。这些补丁——微小的、跳动的心脏肌肉,每个面积小于2.5平方厘米,有半厘米厚,生长在实验室器皿中。经过一个月的培养,心脏补丁由血细胞重组,并形成特定的干细胞,进而可以转化为人体的任何细胞。在心脏衰竭患者中,它们会发育成心肌细胞、血管细胞以及心外膜(心脏周围的膜)。
这些心脏细胞群随后生长在特殊的支架上,并将它们组织成类似于真实心脏的器官组织。科学家们相信,这些补丁将更有可能被自然地吸收到患者的心脏中,实现心脏所需的机能。

而在今年3月的华盛顿举行的心血管研究技术大会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团队也展示了类似理念的医疗方法,不同的是他们利用了一种3D打印技术。
这种3D打印技术通过个性化建模,来判断患者适合哪种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方案以及预测手术并发症等,实现因人而治。他们能3D打印出任何形状或尺寸的定制心脏补丁,医生要打开患者胸腔,将补丁直接缝入心脏,与现有的静脉和动脉相连。目前,这种技术在上海也已经进行了初步应用。

可惜的是,3D打印的“心脏瓣膜”,就目前而言,其持久性太短,国内外还没有应用于临床,仍处于实验中。至于心脏支架,已经可以采用聚乳酸打印成功,动物试验发现安全有效,现在正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和临床随访。
假如未来科学家能够攻克这些挑战,那不仅能拯救患者的生命,还可大大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更加深入,除了“心脏补丁”外,还运用在其他生物医疗领域中。我们也希望这种技术革新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