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试试用脑电波控制机器人!
2018/6/22 17:23:00 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研发从未止步,从最早的按键到现在的触屏手势识别、眼球追踪、语言识别等操控方式,最近又出现了脑电波控制的机器人!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下属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界面,它可以读取人类操作人员的脑电波,让他们通过思维命令机器执行任务。

     这套方案旨在让机器轻松地关联和解释人类的大脑信号和手部动作。如此一来,人们无需掌握必备的编程技能,即可让机器人执行特定的任务、并直响应人类互动。

     该系统采用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大脑活动,其中脑电图通过连接在头皮上的电极检测大脑中的电活动,而肌电图是用于测量运动神经元产生的信号。脑电图和肌电图都不是完美的科学,也不是特别精确。但是,通过将两者合并在一起,研究团队能够获得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技术更高的准确度。

     CSAIL团队的算法分析了“错误相关电位”(ErrPs)的信号,这是一种神经活动模式,当人们注意到错误时,它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检测到错误的那一刻,比如当被控制的机器人即将出错时,它就会停止工作,以便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基于手势的菜单界面来纠正错误。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结合了脑电图和肌电图反馈的工作,使得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可被应用到更广泛的应用中,这比过去只用脑电图反馈所能做的还要多。通过包括肌肉反馈,可以用手势远程指挥机器人,从而产生更多的细微差别和特异性。

     然而,目前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使用者需要佩戴上一些笨重的装置 —— 这就是当前机器人如何“读取”人类思维和肌肉运动的实现方式。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的70%相比,人类监督的机器人纠正错误的时间超过97%,而这个系统对以前从未使用过它的人同样有效。该系统的应用场景也较为广阔,未来可用于残障、移动受限或老年人士使用,甚至可以在太空中派上用场。

    

     人们对于机器人操控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但是“真正”的机器人却仿佛一直离我们很遥远,对此我们也只能期待科技继续进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