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共享经济热度渐退,创业者不能盲目跟从
2018/7/3 17:34:35 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

     说到共享经济想必所有创业者都不陌生,从2016年的共享单车迅速崛起以来,“共享”已经风靡全国,各种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层出不穷,许多创业者和企业也都一头扎入“共享”,追逐热潮。

     时隔几年,到现在“共享”热度已经逐渐淡去,曾经风风火火的共享单车,现在也急速冷却,而我们也可以更加理智地来分析其发展过程。

    

     共享单车诞生于2015年,经过短暂的发展,到2016年由摩拜和ofo带头,正式拉开“大战”序幕。

     2016年9月1日,摩拜宣布进入北京市场,初步投入2000辆。随后,ofo宣布完成滴滴投资的1.3亿美元C轮融资,并于10月10日宣布走出校园,进入城市业务,与摩拜正面交锋。

    

     摩拜进入北京后带热了“共享单车”的概念,无论平媒、纸媒还是电视媒体都对共享单车做了轮番报道。之后,9月23日优拜单车宣布拿下天使轮融资开始,摩拜、ofo、小鸣单车也相继宣布融资,18天的时间里,总融资额超16亿元,几乎相当于每天都有近1亿元进入这个行业。

     资本的追捧也刺激着小的创业企业跃跃欲试,过程中各式各样的单车层出不穷。

    

     随后互联网巨头加入,摩拜全面接入微信,ofo入驻支付宝,两者进入拉锯战,而留给其他平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大战”发展到后期已经是资本的竞争,到2017年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金额已达258亿元。

    

     期间,各种共享单车为了争抢“地盘”,投放数量不断增多。仅以上海为例,截止17年8月底,全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就达到了150万辆,投放的共享单车企业有12家,这已远远超出上海所能够承载的单车数量。同时,企业超负荷投放,不但增加了企业资金负担,也导致了运维人手不够,各地出现单车乱停乱放现象,车辆故障的情况也越发频繁。

    

     这些现象使得许多城市的监管部门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措施规范其发展,甚至许多主要一线城市还颁布了“限投令”,导致小型创业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减少。到17年下半年,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无以为继,开启了行业倒闭潮。

    

     共享单车平台不完全统计

     到2018年,共享单车企业已所剩无几,头部范围的共享单车企业中,ofo3月再获阿里8.66亿美元融资(近55亿元),摩拜卖给美团计37亿美元(约233亿元),滴滴接管小蓝单车耗资不详,共享单车领域的头部公司基本全部归入互联网巨头麾下,彻底归于冷静。

    

     共享单车急速发展和快速冷却过程,在创业领域也是比较常见的发展模式,作为创业者必须拥有对新兴产业的敏锐度,并理智对待创业风口,不盲目跟风,脚踏实地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注: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