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不是触觉敏感型?
2017/7/8 17:31:15 禅心若莲

    

     孩子小时候家长比较注意对其视觉、听觉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触觉的训练,但触觉的发展对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人类的胚胎共由三层组成:内层为骨骼肌肉,外层形成皮肤和脑神经细胞,所以,婴幼儿皮肤触觉非常敏感。孩子在出生时就要经过产道的挤压,受到特殊的触觉刺激。在成长过程中吸吮乳头、受到母亲的爱抚,和兄弟姐妹玩闹等活动中都要进行充分的触觉学习。如果孩子是剖腹产、缺乏母乳喂养、独生子女、早期限制活动过多等,都会造成孩子触觉敏感。

     触觉的发展对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对照下列问题来检查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否存在触觉敏感的问题:

     1、对家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外面则胆小害怕。

     2、害怕新环境,常常刚到不久就要求离开。

     3、挑食、偏食,不爱吃菜或软皮。

     4、羞怯不安,喜欢独处,不爱和别人玩。

     5、喜欢黏人和被搂抱,不喜欢陌生环境。

     6、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受感动,大叫或大笑,害怕恐怖镜头。

     7、特别怕黑,喜欢别人陪伴。

     8、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学、放学都很拖拉。

     9、容易生小病,生病后便不想上学,常常没有原因拒绝上学。

     10、喜欢吃手或咬指甲,不喜欢剪指甲。

     11、换床睡不着,不能换被子或睡衣,外出常担心睡眠问题。

     12、独占性强,不让别人碰他的东西,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13、不喜欢和别人谈话和玩碰触游戏,不爱洗脸和洗澡。

     14、过分保护自己的东西,尤其讨厌别人从背后接近他。

     15、不爱玩沙土和水,怕脏,有洁癖倾向。

     16、不喜欢眼睛看着别人说话,喜欢用手势表达。

     17、对危险和疼痛迟钝或反应过于激烈。

     18、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淡,无故嬉笑。

     19、过分安静或坚持古怪玩法。

     20、喜欢咬人,并且常咬固定的人,无故碰坏东西。

     21、内向、软弱、爱哭,常触摸生殖器。

     孩子的行为“总是如此”时得1分,“常常如此”得2分,“有时如此”得3分,“很少如此”得4分,“从不这样”得5分。得分越少,触觉敏感程度低。具体检查标准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触觉方面

     1、 多爱抚孩子: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有赖安定的触觉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形成安定的有效方法;

     2、 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别老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及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3、 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手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地手、脚或背部。

     4、 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耍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触摸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处理时要谨慎。一般这种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地习惯。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度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大笼球是直径60一100厘米的弹性充气圆球,在感觉统合训练中有着广泛而特殊的作用。

     一、大笼球的作用

     大笼球上的游戏对增强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非常重要,可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促进前庭体系的发展,强化身体肌肉的伸展能力,促进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对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改善。它也是测试孩子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

     二、大笼球的运用

     1.俯卧大笼球

     让孩子俯卧在大笼球上,指导者抓住他的双脚,将两腿平举,并做轻微的前后推拉和左右转动,前后左右快慢的变化,可以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让他有更好的重力感调适。注意不要太快,让孩子努力自己去保持平衡,以免滑落到球下。尽量帮助孩子在大笼球上体会、练习如何利用手.脚及头部的运动并保持平衡,保护自己。

     孩子在大笼球上如果能抬头挺胸,并将手和上臂上举,则表示孩子的肌肉张力足以抗衡地心引力,保持抗重力的姿态;如果孩子头抬不起来,双手紧张地扶住笼球或不知所措,全身紧张僵硬,表示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不良.指导者可扶住孩子的腿部,协助孩子保持平衡,消除紧张感。

     头和双手能顺利抬起的孩子,日常生活中身体倾斜、跌倒或受到意外碰撞时,身体的保护性反射比较灵敏,双手伸展保

     护的能力也较强,头部较不容易受伤。相反,重力感不强,姿态不佳的孩子,平衡能力也较差,在日常的活动中常常磕磕碰

     碰,遇到突然的碰撞时,保护反射较差,较容易受伤,这类孩子平常动作不够灵活,较胆小,在大笼球上会有恐惧感

     指导者也可以用双手压住孩子的腰部,让笼球做前后左右转动,这时,应注意孩子的头部位置,如果孩子的头部不能很好地稳定地摆在正中间,容易左倾或右倾,便会导致身体往同一方向滑,从大笼球上落下来,表明孩子的前庭平衡发展不足:因此,大笼球可以测试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

     2.俯趴小笼球

     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趴在上而,双手双脚接触地面,自己操作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或转动,带动弹力球在腹部下面滚动,以强化孩子身体各部对重力的协调感。

     3.仰卧大笼球

     让孩子仰躺在大笼球上,以腰部为支点,由指导者抓住孩子的双脚、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动和滚动。注意提醒孩子留意体会全身、关节和肌肉的感觉,帮助他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这对孩子运动企划能力的养成很有帮助。

    

     4.倚靠小笼球

     将小型弹力球放在墙脚,让孩子颈、后背或腰部靠在上面,扭动身体使球在身体 和墙壁之间滚动,或晃动身体使之受到挤压。也可将小型弹力 球置于孩子的背后或腰下,让孩子自己去滚动。

     5.坐上大笼球

     将孩子扶坐在大笼球上,较小的孩子由指导者扶着孩子的腰部或手臂,进行前后左右推动,让大笼球在孩子的屁股下面做前后左右的转动。也可扶着孩子的身体,利用大笼球的弹性进行有节奏的上下振动。对大一些的孩子指导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笼球的稳定,指导他自己扶着墙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身体平衡,移动身体使大笼球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或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笼球上作上下振动。这项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平衡反应,强化肌肉、关节的伸展能力,促进前庭体系的发展。

     这项游戏之前,应先作好前项俯卧大笼球游戏,让孩子熟悉大笼球的重力感后,再进行此项游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不会强烈排斥.

     延伸的活动:

     (l)让孩子坐在大笼球上,由指导者协助保持球的稳定,指导孩子双手平举或叉腰保持平衡。

     (2)让孩子坐在大笼球上,一名指导者协助扶持住大笼球,另一名指导者递球和小圈圈给他,让他伸手接球并将球投入指定的篮子或将小圈圈套在指定的目标上,也可由另一位指导者与他作地、接球的练习,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

     大笼球上的游戏可以持续摇晃60下到200下不等,对不适应的孩子,可先做20下,逐步增加到60 下,才能发挥调整重力感的功能,以后慢慢增加,可以强化孩子对自己身体操作的信心及勇气。

    

     6.坐小笼球

     可将小弹力球放在孩子的屁股下,鼓励孩子屁股使劲往下压,设法坐扁屁股下的弹力球,还可让孩子坐在球上做各种游戏,如跟孩子面对面坐在球上玩指眼、耳、口、鼻的游戏或拍手游戏等,及抛、接物品、套圈圈等游戏,7.大笼球压滚游戏

     让孩子俯卧或仰躺在地上,指导者用大笼球放置在他的身体上,慢慢地进行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上面进行轻轻压挤。尽量滚动和压挤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左右的滚动和压挤,对孩子脑干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孩子特别喜欢较强烈的压力,表示触觉反应不足,如果只要求轻轻不断地压,表明一切正常。触觉过分防御的孩子,敏感度较强,多不愿接受滚动和压挤,可先对腹部(仰卧时)和背部(俯卧时)进行压挤,因为这两个部位容易接受一些:等孩子适应以后,再尝试压挤孩子的腿部和足部、臂部和手,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多压挤刺激足部,有助于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在孩子身上加上毛巾,还可把大笼球内的气放掉一半,这种改变可让孩子感受到重力感的变化,对前庭-触觉的协调刺激有特殊效果。

     8.俯卧大笼球抓东西

     让孩子俯卧在大笼球上,保持身体平衡,将目标物(小球、积木、绒布娃娃等)放置于孩子前面,孩子向前滚动时用手可

     以够得到的位置,指导者扶着孩子的脚协助孩子前后左右滚动,帮助他按要求抓取到目标物。在缺乏重力感的大笼球上作抓东西的动作,可以强化手眼协调、双侧均衡操作控制,协助孩子练习运动企划,对孩子语言发展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帮助很大。

     9.大笼球上跳跃

     扶着孩子站立在大笼球上,先让他轻轻上下晃动,或双脚交替踩压,再扶他跳起来,体会落下去又弹起来的感觉.

     陆为之:触觉游戏包括玩沙,玩土,游泳还有用小被子把孩子裹起来,轻轻按压他的大关节,大肌肉,用不同质地的沐浴擦给孩子洗澡等等。

     触觉过分防御的孩子,敏感度较强,多不愿接受滚动和压挤,可先对腹部(仰卧时)和背部(俯卧时)进行压挤,因为这两个部位容易接受一些:等孩子适应以后,再尝试压挤孩子的腿部和足部、臂部和手,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多压挤刺激足部,有助于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在孩子身上加上毛巾,还可把大笼球内的气放掉一半,这种改变可让孩子感受到重力感的变化,对前庭-触觉的协调刺激有特殊效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禅心若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