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卷一
2020/4/24 7:41:25 禅心若莲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卷面书写(要求:书写工整,不用胶带纸或涂改液等涂改。)(3分)

     二、积累与运用(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八下第一单元课文带着我们领略了一番别样的民俗:鲁迅的《社戏》展现的是江南水乡dūn( )厚和睦的民风,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民歌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bǎo( )满的情感,诗作明亮guī( )丽的乡土气息,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高原人奔放雄jiàn( )的精神气质,还有吴伯箫的《灯笼》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表现了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 ) (2)欣然往(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绝弥勒( )

     3.古诗文默写。(10分)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 ?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

     (4)气蒸云梦泽, 。

     (5)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6)《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7)成语“梦寐以求”源自《关雎》中的诗句是:“ , ”。

     4.根基《傅雷家书》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5分)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2分)

     (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为下列连上正确的线。(3分)

     待人 严谨

     做事 得体

     礼仪 谦虚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说明文阅读(11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5.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散文阅读(11分)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国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阳,茅草房, 虽然 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 ,四处透风。 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

     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贴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删改)

     9.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

     ⑴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 (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人说第⑾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雪”含义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4分)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期:期望,预料

     13.这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表达对项羽的感情态度。( )(2分)

     A.遗憾,惋惜 B.赞扬,肯定

     14.这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阅读(11分)

     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hú)①,相和悲鸣。后游郢(yǐng)楚②,于旅③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ǎo)④闻之,咨嗟(jiē)惋叹。既阕⑤,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⑥扣之。媪(ǎo)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①鹘(hú):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旅:旅店 ④媪(ǎo):老妇人。 ⑤阕:止息,终了。 ⑥款扉:款,真诚;扉,门。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得异人传授( ) (2)禽寒鹘( )

     (3)款扉之 ( ) (4)今客此( )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朗读节奏。(标3处)(3分)

     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试想一下,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7分)

     18.小作文:右图是国家节水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0字。(7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②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敦、饱、瑰、健

     2. (1)交错相通 (2)打算,计划 (3)像狗的牙齿那样 (4)像

     3. (1)胡为乎泥中 (2)落英缤纷 (3)子宁不嗣音 (4)波撼岳阳城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4. 傅聪 真诚 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

     5.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6.逻辑顺序(1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

     (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7.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

     (共2分)

     8.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2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3分)

     9. (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

     (2)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

     (3)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10.(1)“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放在此处却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2)表现了“我”的内疚和自责.以及对母亲的爱心存感恩

     11.示例1:我认为第 11 段不可或缺,理由:这一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

     示例2:我认为第 11 段纯属多余,理由:第11 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贯穿全文,第⑩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 12 段紧承“雪"来写。表达更加顺畅.

     12.略

     13.A

     14.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候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思对即可)

     15.(1)曾经 (2)使……感到凄凉 (3)问,询问 (4)弹琴

     16. 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17.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

     18.提示:从知音难觅,高超的技艺难被人欣赏的角度回答。

     19.小作文: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组而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起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20.大作文略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禅心若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