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研究生自杀,遗书曝光:我理解了朋友圈里的矫情逼
2020/10/15 23:15:05 青年计划

     点 击 青 年 计 划 即 可 关 注

    

    文 / 恰恰

     来源:行动派DreamList(ID:xingdongpai77)

     “

     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坍塌”了,他要需要多少时间和勇敢去重新建立起支撑自己在这个世间重新走一遭的底气。

     ”

     01

     10.13日,距离国庆收假后的第五天,大连理工化学工程专业的一名25岁研究生,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生,在25岁戛然而止,如一朵花,才向着阳光还未绽放,就在暴雨中被吞噬殆尽。

     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点东西,也只能窥见一二。

     与这悲剧形成鲜明对比的,只剩那字里行间的谦卑与温柔。

     如果有读者没看过这封遗书,可以在这里看下,看过的,划过去就好。

    

    

    

    

    

     我无法想象,他在当时是怀着何种的绝望写下这几页内容,文字在此刻是不是也成了最无力匮乏的表达方式。

     更无法想象,一个人会有多么无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却只用这短短几页字走完了自己这一生的路。

     就连身边的朋友也没想到,他会自杀。

     没有导师的“霸凌”,自己也不是不学无术,看起来好像只是运气“差”了一点。

     殊不知,“差”的这每一点,汇聚起来,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洪流”。

     当事情上了热搜之后,有一些“不悦耳”的声音不断溢出屏幕:

     “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父母怎么办呢?”

     “该学生写下遗书透露了自己论文、实验、毕业等困境.......这才哪到哪啊,挫折教育心理健康应该重视起来。”

     谁不懂得“生命只有一次,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还是简简单单轻飘飘的一句抗挫力太弱,心理健康有问题。

     一时间“脆弱论”“矫情论”充斥了整个屏幕,陌生人不再“友好”,网络也不再“安静”。

     李诞说:“大雨中,百鬼夜行,有的人混在其中,比鬼还高兴。”

     我们沸腾,站在一切的道德制高点里指责,在别人的悲剧里滚了个满怀。

     即便他的生命消逝,陨落,都换不来他人如自己一般的同情与温柔。

     就像遗书中最后所写:

     “让我下辈子变成某间猫咖里的一只猫吧,野猫也行,毕竟猫的年龄十来年,我活了二十五年,也没比猫久多少”

     谁能够想到六年前的他还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无限遐想与憧憬。

     冬天的雪大么

     南方的娃没怎么看过雪,求教一下前辈们

     新生报道是哪一号啊?

    

     他曾经也是会为了期待一场冬天的雪对远离自己家乡的北方充满好奇期盼。

     也像无数个考上大学的少年们一样,在整个夏天心跳不止的看遍自己即将要去到的大学所在的贴吧,论坛。

     唯一不变的不论是六年前的他还是如今的他,言语间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幽默温暖。

     剧变的是曾经是“新生”,如今却是“尽头”。

     这一去,再也回不了头,或许,他也不曾愿意回头。

     这个世界并没有用宽容温柔待他。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同样,未经他人苦,莫笑他人弱。

     没有人能真正清楚他生前所经历的眼泪,苦痛与崩溃。

     正如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 里所写的那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02

     而在不久前,令人同样悲怆的新闻才没有过去多久,#硕士毕业生留18篇日记后殉情#。

     陈陆洋,靠着爱心人士的资助,读完了中南大学本科,继续攻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而他也是整个家庭全部的希望与光芒。

     家里唯一拥有的两层砖瓦房,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他家的房子只有一层,四间房紧紧挨着,窗户上 连一块完整的玻璃都没有,家里没有任何电器,连吃饭都是要临时搭桌子的。”

     说家徒四壁,毫不夸张。

    

     可他的父母又怎能料想到,苦日子好似终于要“熬”出头,老天终于要眷顾这个本就贫苦到不敢有任何希望的家庭时,他们的儿子陈陆洋,留下18篇日记后,跳江殉情。

     这铺满整整一面墙的奖状成为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留给自己家人最后的念想。

    

     媒体是这样形容监控下的场景:“6月28日零点6分,他爬上猎德大桥桥栏,没有任何犹豫,纵身跳入漆黑一片的珠江。”

     “毫不犹豫”四个字深深扎痛了每一个人,我不敢猜测这个在他人口中“坚韧,自强不息”的男孩在那一瞬间是怎样的心如死灰。

     当悲剧黑暗笼罩在这个家庭时,那些上帝视角的陌生人们又开始“沸腾”,敲下一行行简直无法直视的言论:

     “这书是读到狗肚子里了吗?你不配做男人,自私且毫无度量”

     “你都对不起给你捐钱的爱心人士”

     “贫穷不是错,但是把贫穷当借口,一辈子出不了头都是活该”

     “不值得同情,男人要有男人的样”

    

     死者为大,然而在这里,作为人该恪守的“善良悲悯”荡然无存,刻薄又恶毒。

     字字如刀,字字封喉,杀人不见血。

     我们体会不到他从小成长所背负的压力,更无法估量这个带给他生活里一丝丝光亮的姑娘离开对他又是如何毁灭性的打击。

     那不是寥寥几字能够讲清说明的,更不是靠着媒体几百字的报道能够切身体会的。

     甚至在这出悲剧里已经不是用错与对可以去简单衡量清楚。

     想起奇葩说的有一季辩论,柏邦妮说:

     “心里很苦的人,要有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严肃认真回复道:

     “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可以填满。”

     当这寄托了自己生活所有希望的一丝丝甜突然消失不见了。

     使我们绝望的绝不是当下的苦难,而是那一点点本可以幸福的可能,这足以压垮任何人。

     03

     作家独木舟在《深海里的星星》中所说:

     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我们从来都习惯站在“上帝视角”去一次又一次的评判一件事,审判一个人。

     可最悲剧的却是我们仿佛丢失了自己生而为人那份该与生俱来的悲悯与宽容。

     毕竟,众生皆苦,只是这一粒沙还没有落在我们自己头上,一粒沙不足以淹没一个人,可一粒粒沙就是一片毫无希望令人窒息的沙漠。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所讲述的一个片段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男主人公因为自己曾经的失误,让两个女儿葬身火海,意外身亡,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一生难以抹去接受的记忆,他忘不了更不能原谅自己。

     他总是做梦梦到女儿,抱着她的手臂,天真的眨着自己的大眼睛问他:“你看不见我们身上着火了吗?”

     而他只有满满的愧疚和痛苦。

    

     有一些特定的痛苦就是痛苦,它不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改变,无法言说,无法和解,更无法愈合。

     就像这句:“那些过往我忘不掉。”

    

     而旁人的“共情”对于本就已经敏感脆弱的人来说,就是一份“救赎”。

     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坍塌”了,他要需要多少时间和勇敢去重新建立起支撑自己在这个世间重新走一遭的底气。

     我们无法评估苦难,无法感同身受苦难,但我们可以尝试用怜悯自己的感情去怜悯他人。

     这份怜悯就足以变成那“一丝丝”的甜,将他人拯救于绝望。

     祈愿与你共勉。

     - END -

     * 作者:恰恰。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行动派DreamList 」,ID:xingdongpai77,在这里,用行动创造每一个当下。

     青年计划

     每晚十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青年计划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