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郑州小夫妻的故事刷爆,看完一声叹息...
2022/7/15 22:20:31 青年计划

文:脆皮先生
选自:脆皮先生(ID:cpxs2009)
01
昨天,有条新闻被许多人转发,我一字一句看完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主人公,是郑州的一对小夫妻,男生叫张艺亮,女生叫董丽君。
故事,要从2021年11月6日说起。
那时,他们还没有结婚。
但他们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买了“融创城”的一套期房。

这是他们的第一套房。
所以仪式感满满。
签了合同,砸了金蛋。
男生还深情向女生告白:从此万家灯火,终有一盏为我而亮。
以后,“房产证只写你的名字。”
虽然3年后才能交房,期间需要一直租房。
虽然第一个月供马上就来了,9600多,其中8000多都是利息。
“以后30年都要给银行打工。”
虽然他们偶尔也会觉得心烦。
但仍然觉得日子是有奔头的。
他们激励自己;“挣钱吧挣钱吧。”

为了省钱,他们几乎不到外面吃饭。
他们把生活开支压倒了极点。
“面是家里带的,饼是自己烙的,豆腐是昨天的。”

后来,女生的公司全员降薪。
回家的时候,她本来想给男生买块肉。
但一想到自己的工资,她就只给男生买了一块豆腐,“你先将就着吃”。

虽然日子很难。
虽然房贷加上房租,让生活常常捉襟见肘。
虽然总有很多愿望实现不了。
但他们眼里仍然有光,坚信熬过去这两三年就好了。
他们调侃自己:一百多万的房子说买就买,十几块钱的鸡腿犹豫了半天。

他们甚至考虑去摆地摊,赚钱补贴家用。

他们不时跑去看自己的新房。
房子每建高一层,他们的欣喜就多一分。

然而,尽管他们如此努力、节俭,对生活充满着蓬勃的希望。
但今年5月,融创可能暴雷的消息,还是猝不及防的来了。

尽管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但他们也无能为力。
只能说:“融创加油。”
他们不死心。
又去了工地。
看到工地还在施工,又安慰自己:
“相信他一定会承担起一个企业的责任。”

他们决定以后每个月都来看一次。
售楼部的回应,也给了他们希望:
再来6次,房子就封顶了;再来27次,房子就交付了。
听到暴雷消息后很久没笑的他们,又笑了。

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
因为仅仅10天后,工地就停工了,“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他们发视频质疑。
却被对方警告:只是因为疫情高温暂时停工,你再闹就等着法务部吧。
一年时间很短。
一年时间也很长,长到这对郑州小夫妻经历了恋爱、结婚、怀孕。
长到他们从买房的欣喜,跌倒在烂尾楼的谷底。
此前,他们发的视频配文是:
抬头看,前方光芒万丈。
回头看,她就在我身后。

现在,他们的视频配文是:
前方的路啊,又长又远又黑,仿佛看不到尽头。

就连他们的抖音号简介,也变成了:
中国式青年,现代骆驼祥子。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短短一年,因为一套暴雷的期房,这对小夫妻承担了太多,经历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
何其唏嘘。
看完让人只能一声叹息。
02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但这世界上,还在苦苦自渡的人,远不止这一对郑州小夫妻。
在西安,一处期房楼盘,开发商破产,10年交不了房。
几百户业主,实在承受不起一边还贷,一边租房的压力,只能搬进没水没电没电梯的烂尾楼。
小区一片泥泞,没有下脚之地。

72岁的大爷,每天上下爬16层楼,去打水,买东西,上厕所。

甚至,他们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
因为,没有电,没有空调,脱下衣服会冻得受不了。

在山东滨州。
楼盘停工,不能如期交房。
买房者多为刚需,他们一年年在外面租房,还要还房贷,实在受不了。
一些低楼层的业主,只能搬进烂尾楼。
啥服务都没有,物业竟然还催着他们交物业费。

到网上去搜索,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
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人生中第一次买房。
他们拿出了所有能够筹集到的资金。
他们每月都背负着沉重的房贷,缓步前行。
他们付出了这么多,却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
那就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在万家灯火中,有一处容身之地,有一个自己的家。
然而,他们投入了自己的所有,却依旧两手空空。
拼搏半生,他们却已经无法归来。
即便归来,也只是无奈搬进烂尾楼,或是被挡在烂尾楼外。
希望在远方,却又遥遥无期。
03
我太能理解这种心酸。
想起几年前,我买房时。
那时还是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
拿着自己工作几年的积蓄,和父母的资助,我终于买下了一套三房。
每到周末,我都要坐着公交车,穿过城市,去看看房子建得怎么样。
看到小区里的绿化慢慢变得茂盛,我就开始憧憬起了房子里的场景。
房子的装修,我更是全程参与,每一个细节,都和师傅反复核对。
没有拼尽全力买过房的人,不能理解这种夹杂了欣喜、压力和饱满希望的复杂心情。

有太多的人,和我们一样。
在最好的年华熬最长的夜,加最晚的班,努力攒钱付首付,精打细算地还房贷。
我们的目的殊途同归,那就是: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子。
这样的梦想,何其朴素,何其微不足道。
他们本不应该被辜负。
普通人奋斗了大半辈子,最后,却依旧无法踏进家门。
又或者,是住进连窗户都没有的烂尾楼。
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结果。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作者,知道自己人微言轻。
但我还是想写下这篇文章。
电视剧《安家》里说:
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载着一家人一辈子的幸福。
我们的幸福,原本不应该这么脆弱。
愿现有的烂尾楼,都被妥善处理。
愿这世间,再无烂尾楼。
- END -
作者: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青年计划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