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沟通,是我懂你
2019/10/27 22:50:00 笔记侠

     点击笔记侠关注△ 回复“1”领取120张思维导图大礼包

    

    

     内容来源:本文为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书籍《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读书笔记,笔记侠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黄启团,资深心理学导师,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将心理学理论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等领域;投资创建中国著名心理学平台——壹心理,用有趣、有爱、实用的表达方式为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学服务;著有大众心理学读物《只因目中无人》《圈层突破》。

     封面设计& 责编 | 马畅第4237篇深度好文:5234 字 | 13 分钟阅读

     精选笔记?文化生活

     本文优质度:★★★★★+ 口感:百合莲子粥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亲密关系中与人沟通时要小心出现什么心理?

     什么才是完整的表达爱的方式?

     有位读者给我留言:“团长,我们单位的领导非常固执、独断、专横,听不进任何建议,采用所谓的‘狼性管理’模式来管理我们,一点儿都不理会员工的死活。我觉得工作压力很大,但我要怎么跟领导沟通呢?”

     这番话是不是也说出了你的心声?你是不是经常碰到听不进你的话的人,导致沟通无法继续?面对那些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我们该如何与之沟通?真的存在无法沟通的人吗?

     一、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们不妨站在那些“无法沟通”的人的角度来看看,是什么让他们这么难沟通呢?

     我偶尔也会被某些人定义为“无法沟通”的人,所以,我想通过现身说法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跟那些无法沟通的人沟通?

    

     拿我们公司发生的一件事情来说:有一个课程因会场安排冲突,需要换到另一家酒店上课;这个课程分三个阶段,对于前两个阶段,学员们都非常满意,没有任何人对老师或课程提出异议,可在这次调整了上课地点后,其中一位学员因为新酒店离她家远了些,便提出抗议,要求全额退款。

     她的理由很有意思,她说自己并不是因为更换场地而要求退款,而是对我们的课程、老师、工作人员进行了全盘的否定,说课程不好、老师很差、客服态度不好等等;总之,把我们说得一无是处。

     这位学员从客服、业务经理、总经理一直闹到我这里。本来她对我的评价还不错,可是这一次她为了证明我们是错的,把我也全盘否定了,因为我没有同意她的无理要求,她就给我贴上了一个“无法沟通”的标签。

     从这个例子中,也许你已经看到了,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会用尽一切办法去证明对方是错的。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否定了别人的所有之后,又如何让他们与你沟通呢? 这样的现象在亲密关系中也很常见。

     我做过一对夫妻的个案,双方都觉得这段20多年的婚姻已经无法挽救了。当他们坐在我面前时,太太就开始说个不停:“我真的对他挺无奈的,这么多年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我好奇地问:“你对他都说了些什么?”

     太太好像是受到了鼓舞一样:“那可多了,叫他少喝酒,他不听;叫他少吃肉,他不听;叫他多运动,他不听。现在体检结果显示三脂高、胆固醇高,我一片好心给他煮红薯粥,他倒好,居然把粥给倒了……”

     坐在一旁的先生忍不住了,打断道:“谁愿意听你的啊?我都快五十岁了,你总把我当作孩子,告诉我这不对,那也不对,我不想再多一个啰嗦的母亲。在你面前,我好像一无是处,这样的日子我不想再过下去了。”

     这样的日子,我想谁也不愿意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辛辛苦苦地找到一个人,结果自己在他面前活得一无是处。

     就像网友说的,本来想找一个人为我遮风挡雨,没想到所有的风雨都因你而起。这,也许是婚姻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何止婚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这种情形:

     孩子不听我们的,一和他说什么就直接走进房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老板不听我们的,一向他提意见就会被认为是在找借口,于是觉得老板不关心员工,只知道盈利和赚钱;

     朋友不听我们的,明明是为他好,给他建议,可他宁愿撞破南墙也不回头。

     真的是别人难沟通吗?还是有什么你没发现的原因呢?

     二、到底是对方无法沟通,还是你让到对方变得无法沟通?

     假如一件事,满分是100分,一般情况下人能做到90分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作为他人的父母、伴侣、领导、朋友,我们是习惯看到对方做得还算不错的90分,还是更习惯焦点放在对方没做到的那10分呢?显然,是后者。

     就像一个孩子考试考了90分,父母却说:“为什么不是100分?怎么这么粗心,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做错,太差劲了吧?”

     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本来以为90分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却没想到还是遭到了父母的一连串批评。这时,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又因为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当你去批评和指责对方还有10%做得不够的时候,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向你呈现他已经做到了的90%。于是,争吵就会因此而起。

     事实上,争吵的双方都是对的,只是双方所站的角度不同,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而已。

     这就是“无论你说什么,对方完全听不进去”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正在全力以赴地证明自己是对的,他又如何能看到你的焦点呢?何况,一旦他同意了你的说法,就等于承认自己错了。试问,又有多少人的自我价值可以高到坦诚地承认错误的境界呢?

    

     我们看,当你把焦点放在对方暂时做得不够的地方时,你无形中已经把他放在了“错”的位置,这自然就触发了他的防御机制,他的心门也就因此而关闭了。

     当一个人的心门都关闭了,你要如何与他沟通?所以想一想,究竟是对方无法沟通,还是你让到对方变得无法沟通的呢?

     三、一句“我懂你”,胜过千言万语

     没有无法沟通的人,只是你暂时没找到与他沟通的方法而已。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沟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首先要去看到对方已经做好的部分,然后与对方一起探讨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先把他放在对的位置,再告诉他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与人这样沟通,又有谁不愿意听你的呢?

     回到前面的例子。如果那位学员这样跟我说:

     “你们的课程很好,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谢谢你们能办这么好的课程。我来上课原本是不用住酒店的,这次因为上课地点换了,离我家远了,我不得不住酒店。我的经济不太宽裕,希望你们能把最后这个阶段的学费退给我。等你们下次回到原来的酒店开课时,我再补回这个阶段,你看可以吗?”

     试问,谁能拒绝这样的要求?

     生于大千世界,长在茫茫人海,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人沟通。其实,没有难以沟通的人,只是我们全盘否定了对方,导致对方启动了防御机制,阻断了双方的沟通。

     只要你看见对方已经做得好的地方,把对方放在对的位置,让他信任你,感觉放松又安全,他自然愿意接受你的建议。无论是沟通、谈判,还是与人相处,道理都一样。

     带着一份诚意、几分觉察和些许技巧,你就能轻松、智慧地与他人沟通。当一切观点都建立在“我懂你”的基础上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而微笑。

    

     四、只是给予,就能收获爱情吗?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播完后,朋友圈、公众号里有很多人都在转发作家亦舒的经典文字,其中,被人点赞、转发最多的当属喜宝说的这句: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就给我很多很多的钱。”这句话如今被无数女性奉为金句。

     “要么给我爱,要么给我钱,要么给我滚”的这种观念,在某种层面反映了,部分人在感情中会把金钱的给予当作是爱对方的方式。

     其实,不只是许多女性,大部分男性也都有这种心态。

     追求金钱和物质,这本没有错,但是光有钱真的就够了吗?同样,只是给予,真的就能收获爱情吗?

     1.只有给予的爱,太过于单薄

     有位学员在我的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过他的困惑:“我谈了很多个女朋友,一直不停地换,基本上,每个女朋友都相处时间不长。千万不要误会,并不是我花心,因为通常我是被甩的那一个。现在谈的这个女朋友也快要分手了。

     我和她相处的时间最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她无条件地包容我的各种缺点,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也非常喜欢她,我恨不得把我拥有的一切都给她。可是她还是要和我分手,我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听起来你挺委屈的,”我好奇地问,“这么多女朋友都要离开你,她们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哦……好像有,她们说我不爱她们,可这怎么可能呢?我真的是爱她们的啊,特别是现在这个,我什么都给了她。现在有很多人结婚还婚前财产公证,可是我没结婚就把所有的财产都交给她管理,我的事业不差、财富不少,她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还说我不爱她?”

     他越说越急促,好像肚子里的苦水终于被打开了阀门,一定要在这一刻全部倒完似的。我能听得出,在他委屈的情绪下面,有不少被压抑的愤怒

     “为何我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你,你仍觉得我不爱你?”这就是这位学员内心的呐喊。在他的世界里,认为给予,就是爱;或者说,给予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然而把最好的都心甘情愿地给予了对方,这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继续问:“你是不是觉得挺委屈的,你把一切都给了对方,对方仍然抱怨你不爱她。并且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你交往过的女朋友都这样说,你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啊,我一直都想不通,所以才找你做个案。”

     “在你的前半生,有谁也这样爱你?他愿意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关系中会发生同一类的事情,这就叫内在模式。这些模式通常都是从家庭或成长的经历里形成的,所以,我想探索一下他这个模式的形成背景。

     他回答:“我的父母。”

     我猜得没错,果然来自父母。我追问:“你和父母的关系如何?”

     “我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我基本见不到他们。但我很感激他们,我知道他们不容易,在外面辛苦工作,供我读书,自己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给了我,没有他们当年的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发誓要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现在我有钱了,给他们建房、让他们去旅游,他们现在生活得不错。”

     “你和他们的关系如何?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挺好的啊,父母现在很开心,逢人都说我是他们的骄傲,每次回乡下老家时,我也觉得很有面子。”

     “听起来,你对关系的解读就是互相给予。我想知道的是,你跟父母亲近吗?有一些心理话时你会很渴望跟他们说吗?” “唔……你知道,我从小没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但这不影响我们的关系啊。”……

     接下来的对话我就不一一描述了。相信大家都看明白了,对这位学员来说,钱就是关系,关系就是钱。

     我对你好,我就给你我的一切;我把一切都给了你,这就是爱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从与父母的互动中学会了这一点,但也仅仅只有这一点。

    

     他没有体验过关系中的亲密性与复杂性,也暂时还不知道,除了给予,爱还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对他来说,有了给予就够了,因为他从小与父母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但他的女朋友呢?这就远远不够了!因为爱的内涵非常丰富,仅有给予的爱太单簿了。

     2.在一段关系中,光有爱是不够的

     在探讨婚姻模式的课程中,我经常会问学员两个问题,现在我想同样问一下各位读者:“你爱你的伴侣吗?”

     我猜你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第二个问题就不一定了——“你的伴侣能感受到你的爱吗?”

     我想大多数的答案是否定的。

     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每个人都在生命里追寻有爱的亲密关系,渴望拥有爱;但在一段关系中,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让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爱。

    

     给予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之一。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学会了一些爱的表达与接收方式,除了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爱,我们还要学会用对方能接收的方式去表达爱,这样对方才能接收到你的爱。

     否则,就像你汇款给别人时,如果帐号错了,就算你把所有的钱都汇了出去,对方也收不到,你的钱只能白白浪费了。

     美国著名婚姻专家盖瑞·查普曼博士(Dr.GaryChapman)认为,表达爱有5种“语言”:

     ① 言语的表达:对部分人来说,只有说出来的才是爱;没有说出来,就算你为他付出再多,他也还是认为你不爱他;② 高品质的时间:全然在一起的陪伴,全然在一起的相处时光;③ 礼物:通过一些有形的物质去表达爱;④ 服务:通过为对方做一些事情,通过行动去表达爱;⑤ 身体的接触:亲吻、拥抱、碰触、握手、性爱等。 当然,盖瑞·查普曼博士提出的这5种“语言”未必是全部,但可以作为参考。

    

     实际上,具体有多少种爱的表达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对方需要的那一种。如果你真的爱对方,他就值得你为他这样做。

     如何才能知道对方接收爱的方式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坦诚沟通。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只有坦诚地告诉你的爱人,你希望他怎么对你,他才能知道该如何对你;否则,他一辈子都只会用他习惯的方式对你。

     当然,我听过不少女性这样说:“如果我告诉他,他才这样做,那就没意思了。”我想对持有这种想法的朋友说:“如果你不说,那就更没意思了!

     “就连生你、养你的父母也未必知道你心里所想,何况是一个跟你的成长背景、经历、性别都不一样的人。你不跟他说,他又怎么会知道你要什么呢?”

     我相信那位学员是真的爱他的女朋友,他的女朋友也同样爱他,至少爱的最初是这样。可惜的是,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方法、爱的能力。

    

     我们想要做好某份工作,需要不断学习,需要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胜任,爱情也一样。

     爱一个人很容易,但与对方长期相处并保持爱的感觉就不容易了,这需要双方共同学习、不断成长。

     爱情是美好的,但缺乏智慧的爱,往往会让两个人都受到伤害。但愿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愿意为爱成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笔记侠好文推荐:北上广需要学会睡觉

     京东数科CEO陈生强:下一个10年,所有产业拼效率

     梁宁:一条反常识的商业法则

     下一个10年,一切皆可重来

     30年To C,30年 To B

    

    

     嘿,你在看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