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创业史:想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2020/10/12 22:00:00 笔记侠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新商业进化论》专栏·第117篇

     责任编辑 | 胡铁花

     第5190篇深度好文:4976字 | 7 分钟阅读

     21世纪,德鲁克预言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如期降临。

     企业的管理者们每天除了要应付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还要不断学习地球上出现的各类具有商业价值的新知识。知识的流通也越来越无疆界。 新的知识包含新的信息、资源、能量。商业的战争如今已是知识的战争。 而知识大爆炸,直接导致了管理者们的“大脑大爆炸”。 这个世纪的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速度远没有世界上知识数量的增加速度更快。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担负着社会与经营的责任,在知识的战争里,他们的大脑能装下更多知识,把知识转化为综合实力的概率就越大,比竞争对手“活”得久一点的希望就越大。

     知识亟待被管理,管理者的大脑亟待被拯救!

     会做笔记的人都知道,笔记就是人的第二大脑,就像大家喜欢笔记侠,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功能,再也不用担心听完课记不住内容了。

     在这样的时代大需求下,人们急需一个云端的“第二大脑”。恰恰在笔记的阵营里,全球家喻户晓的印象笔记从诞生之初就秉承着这一使命。

    

     在全球市场上,印象笔记还有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Evernote。十几年前,Evernote发家于硅谷,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印象笔记品牌正式诞生。

     本来,Evernote应该上演一场类似其他外企一样,在中国本土谋求发展、受挫、求变的故事,脉络和结局似乎已经了无新意。但是2015年,由于唐毅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到来,这个故事开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本地化落地”的情节。

     故事是这样的。2018年,印象笔记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而进行了重组,成为中方控股的中美合资独立运营实体,并获得“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首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唐毅担任董事长、CEO。此后,印象笔记连续两年收入翻番,进入高速发展周期。

     唐毅做对了什么?创业精神?顶层设计?产品创新?组织创新?资本推手?

     5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入局者唐毅又是如何演绎关于印象笔记的速度与激情的?

     一、别人身上的宿命,印象笔记没有复制

     即便距今已有三年左右,但唐毅回忆起2017年那一场决定命运的谈判时,难掩那股兴奋劲儿,甚至情绪中还夹杂着些许庆幸。 谈判主要围绕Evernote中国区的地位问题展开,唐毅的目标极度明确——让印象笔记从美国总公司分拆出来,独立运营,并且要中方控股。 这样大胆的操作,就算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外企发展史里来审视,也实属罕见和惊人。甚至有媒体直接将此事称作“外企3.0时代”的开端。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全球化进入新时期之后的一种必然现象,也绝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的个案。 一方面,技术、人才、资本等商业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和整合,达到了更高水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各主要区域市场的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市场地位此消彼长,企业间的竞争和矛盾越来越无法回避。

     其中尤以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纠葛为甚,期间发生了“棱镜门”、“去IOE”等等事件,网络安全的相关话题受到空前关注,这正是谈判之所以会出现的时代大背景。

     而从微观层面来看,早在2015年11月唐毅加入Evernote任中国区总经理的时候,便有数据显示:Evernote当年的全球注册用户达1.5亿,中国区的用户占比大致为10%。

     无论是用户量还是付费用户量,中国区的业务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本土Evernote的全球第二大业务市场;更重要的,中国区市场成长速度惊人,如同全球经济的大多数细分领域一样。 这个时候,带着北京人身上不吝和达观特点的唐毅,人如其名,毅然跳进时代浪潮里。 唐毅曾是K&A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人,在通过Evernote数轮面试后,还未决定是否入职的时候,他想先找Evernote的投资人聊一聊,就这样他与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相识了。 宽带资本和红杉资本都参与过Evernote早年间的几轮融资。2015年,红杉资本和宽带资本宣布,未来将联合组建中美数字经济跨境产业基金(以下简称红杉宽带),其中一大目标就是帮助美国企业以更合理合规的公司架构在中国实现业务扩张。 当时,田溯宁对他说,Evernote在中国需要的是超越中国分公司的概念。 听完田溯宁所说的概念,唐毅的心中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这个概念背后的巨大张力,促使唐毅决心将其变为现实,这恐怕也是他选择入局创业、独立运营的最大动机。按他自己的说法来解释: “我对职业经理人本身没什么兴趣,当初想去Evernote就是奔着这件事去的。” 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一般人不敢想象,在构想落地的过程中,所有的难度都在细节里。 不过,如今再回头去看,无论是时机把握,还是谈判技巧,唐毅的打法全都恰到好处。他也毫不做作地表示,自己对于当年那场谈判的时机选择,是多么的准确、敏锐、到位,他说: “那时候没签,再往后就很难了。” 时代的大背景也是如此——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关系也在之后的几年错综复杂。 前瞻性、对大环境的敏锐、对谈判对手的深度了解,这是唐毅抓住时机,及时高效推进谈判进程的3招杀手锏。 而在执行环节,他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极强的目的性和决断性,要解决在中国上市的一切障碍,包括股权架构、知识产权、独立决策。 “这事既然要干,那结果只有0或1,没有妥协空间。”

     二、更敏捷,更本土,

     更与自己较劲

     1.做企业,布局要沉稳,命脉要握紧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艰难的谈判陆陆续续进行了大半年,涵盖了源代码、知识产权、股权架构、管理决策权、激励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 最终,协议在2018年1月1日生效。 “拆得很干净,没留小尾巴!” 印象笔记获得了新生。 同年6月6日,印象笔记正式对外宣布从Evernote分拆独立,唐毅任董事长和CEO。整个2018年上半年,印象笔记都在和Evernote做代码迁移的种种部署,规模近2000万行。

     分拆独立后的印象笔记很快就拿到了红杉宽带的A轮融资,Evernote摇身一变,成了印象笔记的股东,并和资本方、管理团队均衡持股,且三方在印象笔记的董事会上各占一席。

     印象笔记成为中方控股的本土科技公司,也在2019年6月顺利拿到了ICP牌照,现在的印象笔记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主要目的是进行股权结构上的优化,调整实际控制人。这轮融资后,管理团队将成为最大股东,以全面满足A股上市的相关规定。

     然而,真正的故事是从2018年1月1日才刚刚开始。 当时整个Evernote中国区的员工才二十多人,且未设产品经理岗位,因此,组建技术研发和产品团队,是唐毅操盘重组后的印象笔记所做的第一项重大举措。 当年3月,“印象研究院”成立,常诚出任该机构负责人,主打印象笔记产品核心技术的研究;几乎与此同时,产品副总裁刘璨入职, 而印象笔记登陆中国后的第一位员工——岳峰也攫升为研发副总裁,印象笔记的产品与研发团队正式组建。

     产品与研发团队的组建是印象笔记重组的核心流程,也可以说是印象笔记创业之路上的关键一步。从此,印象笔记这样一家本来就有着鲜明硅谷基因的中国科技公司,在本地部署上了一只“发动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时至今日,恰好过去了30个月,和过去相比,印象笔记在产品迭代和本土创新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印象笔记APP共计自主完成了近400次升级发版,几乎平均每个工作日都会进行客户端发版,这绝对算得上一个很高频的发版节奏了(腾讯47.8%的产品迭代周期在一周,接近20%多是在两周之内);

     定位内容平台的印象识堂版块、智能硬件“EverPEN”(笔记侠注:印象笔记旗下智能产品——印象笔)、“EverSCAN”(笔记侠注:印象笔记旗下智能产品——印象扫译笔)、主打B端用户的印象团队全新APP,以及嵌在印象团队里的全新编辑器“超级笔记”等等功能模块陆续上线;

     而针对中国本土用户习惯的适配和创新迭代,就更加数不胜数。

     公司的员工构成中,产品研发人员的比重占大约75%,这对“成立8载,创业2年”的印象笔记而言,绝对称得上一个惊人的比例了。

    

     2.做产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用户 从诞生之日起,印象笔记就带着硅谷基因,是一家明显的技术型公司里,但唐毅本人却仍然固执的对所谓的产品“艺术属性”念念不忘。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被视作他为印象笔记构建的一套价值观——“想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印象笔记的产品调性源自硅谷,简洁明快、轻盈高效、干练冷静的要素是骨子里的,这部分特质即便在分拆独立后的新征程里,依然被坚守甚至被发扬光大。

     印象笔记正在高速进化,从最初的一款笔记类效率工具产品逐渐蜕变成涵盖个人、企业团队、内容平台、智能硬件的综合性知识管理服务平台。 印象笔记也正在帮助人们记录生活、记录工作,承载记忆。成为国人“第二大脑”的初心和3亿人首屏应用的愿景,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进化的源头仍然是基于品牌和技术的积累。 唐毅说:“不管是品牌还是生态,还是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最新技术的迭代速度、数据安全、数据隐私、可用性、可靠性,我们可以说是站在了一个巨人的肩膀上。” 他补充了一句:“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三、兼收并蓄,东西结合,

     在平衡中发展

     巨人的肩膀可遇不可求,但往往利弊参半,危机四伏。这一点,从无数外资互联网公司折戟中国市场的历史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到。 相比之下,唐毅带领印象笔记所选择的入场方式,至少是最大程度地剔除了被支配感,把主动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但只有这些,还不够。正确的方法论和推导流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成功,只是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在中国,需要从更多的层面来将成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下去。 1.商业模式持续优化 在商业模式上,今年以来,印象笔记的布局节奏已经明显加快。 印象笔记的主要收入以个人付费用户的订阅业务为主,收入占比约80%,另外还有一些智能硬件以及周边产品的收入贡献,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面向C端用户的SaaS模式。 在成绩上,截止2020年上半年,印象笔记的收入规模相比两年前独立时已翻了4倍,连续两年收入翻番。在用户的订阅转化率、老用户续费率等核心指标能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新增用户的获取,可以保证相对可控的收入增长。 2.产品理念+产品生态 依托世界工厂,智能硬件的本身并无难度,难的是要不要做、要做什么、如何融入现有印象笔记的产品生态体系。 唐毅将其意义阐释为“第二大脑”重要的体验辅助,没怎么犹豫就做了。今年年内,还将在已有的两款产品之外,再发布2~3款新的产品。 今年7月,印象笔记推出了面向B端企业级用户的独立APP“印象团队”,可以算是企业级知识管理服务市场上的一匹已经“不算多黑的黑马”了。 印象笔记永远不做文档、不做会议,只聚焦于协作,载体则可以是包含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很多样的。 印象笔记正在搭建的内容平台“印象识堂”,现阶段更多只是尝试或是占位,但也在“第二大脑”的语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应用在争抢的,与其说是用户数量,倒不如说是用户时间。以高价值信息为基,印象识堂有成为“时间杀器”的希望。

     印象笔记在产品深度之外所加强的广度,使印象笔记变成一个“印象家族”的产品群,里面会有大量的小程序,用完即走。声音记录、文字记录、图片记录、视频记录,记录就用印象笔记。 这贴合了印象笔记的产品本质,是工具和内容的混合体,是基于内容的工具,同时也是基于工具的内容。 3.培育独特企业文化 愿景驱动、结果导向、匠人精神,是印象笔记在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层面的三大特质。 从硅谷原生企业中独立出来的印象笔记,难免受到硅谷基因的影响。这种类似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双刃剑。 唐毅说:“对于硅谷文化里的一些优秀特性,比如平等、透明、工程师文化等等,我们欢迎并且积极采纳,对于中国互联网文化里的优秀特质,比如强执行力、高效率之类的也会拥抱。我们兼收并蓄,该扬的扬,该弃的弃。”

    

     企业做着做着,最终呈现给外人的形象都会变成创始人的模样,这样的例子在商业世界里不胜枚举。 唐毅说,他是天秤座,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长大,一直就是非常兼收并蓄;他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愤青”,也对硬核科技、人文艺术同时有着浓厚兴趣;后来进入职场,无论是做外企高管还是投资人,亦或是现在创业,始终对B端和C端的生意一视同仁,没什么个人偏好。

     天秤座的他是天生的平衡高手,但绝不是被动的平衡,而是主动平衡;不是在平衡中求妥协,而是在平衡中求发展。

     印象笔记已经官宣,其布局A股市场IPO的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据称,这同时也是其准备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现金流很健康,我们不缺钱。”以唐毅的性格和印象笔记的气质,不会选择高调地拿钱去做推广、拉新增、搞促活,就像这两年来,印象笔记的全部用户增长也几乎全都来自自然增长一样。

     最近的唐毅很喜欢给别人安利《乐队的夏天2》里的话题乐队“五条人”,他觉得五条人在解释自己做音乐的初心时曾说过的一句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为了名和利,也为了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曲。” 为什么要做印象笔记,他和这支乐队想得完全一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企业咨询 | 企业内训 | 线上、线下企业大学课程团购 | 定制化培训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企业深度学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