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996,普通人为何内卷?
2021/6/27 21:59:00 笔记侠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更新书堂》专栏·第73篇

     内容来源 | 中信出版社出版书籍,《囚徒的困境》轮值主编 |智勇责编&值班编辑 | 君莫笑

     第5733篇深度好文:3085字 | 8 分钟阅读

     尽管每一个局内人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但越是努力,造成的无谓损耗越大,大家的整体利益都没有得到提升:

     每个高三考生都拼命刷题,但能进入名校的名额有限,即使所有考生的学习时间成倍增长,能考上名校的学生数量不变;

     所有员工都努力加班,但整个消费市场是固定的,即使员工们都加班到脱发,收入也不会大幅增加,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内卷。

     随着互联网的“流量泡沫”涌入社会,人类开始进入疯狂内卷化时代,教育、工作、生活、甚至是婚恋,无一幸免。

     鸡娃、职场996,内卷无处不在。

    

     “内卷”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囚徒困境”是一种非零和的博弈论,表面上看二者并无关联,但内卷,其实就是囚徒困境的结果。

     一、囚徒困境:社会内卷的根源

     囚徒的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两个人共同犯罪被捕后,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给出了几种选择: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处5年;如果两人都抗拒,将因为证据不足各判处3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抗拒,坦白者判处2年,抗拒者判处7年。

     如果你是其中一人,你会抗拒还是坦白?

     让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两个人都抗拒,那么每人只判处3年;两个人都坦白,则各判处5年。很明显,我们应该都选抗拒;

     但问题是,你此时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假设对方选择抗拒,那么你选坦白判2年,总比抗拒判3年要好。

     如果对方选择坦白,你选坦白判5年,要比抗拒判7年好。于是,不管对方选择坦白还是抗拒,你都会选坦白。

     同理,对方也会选择坦白。最后,两个人的博弈结果就是都选坦白。

     你肯定发现了,如果两个人都抗拒,是可以仅判处3年的,现在两个人都选择坦白,都判处5年,变成了一个双输的负和博弈,对大家都不利。

     经济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帕累托改善,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当两个人合作选择抗拒,就对双方的利益都有好处,相当于把蛋糕做大,把社会总财富变多,是顾及团体利益的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

     明明两个囚徒合作选择抗拒对双方都好,结果最后都选择坦白。为什么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大家却不合作,这就是《囚徒的困境》提出的问题。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企业协商好互不降价,不打价格战对双方都好,但价格战经常爆发;

    

     对学生来讲,老师布置论文要求6000字,但写8000字的人会获得高分,于是大家都写8000字,远远高于要求的字数……这不就是现在所讲的内卷吗?

     对在校生来讲,不努力学习或躺平当然不能说是正确的,但是超出合理必要程度的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这就是内卷,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囚徒困境。

     时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鸡娃”,就是家长之间的囚徒困境。如果家长都不让孩子学习奥数,则孩子们的压力就都能小一点。

     一旦有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奥数,其他家长为了让孩子升学竞争更有优势,也会让孩子学习奥数,进行鸡娃教育。

     但是为什么大家会鸡娃呢?

     它实际上是家长之间的囚徒困境。

     同理,大家都不加班的情况下,有人开始加班,被领导看到可能会加薪、升职,于是其他人也开始加班,直到演变成了996,也就是职场上职员之间的囚徒困境。

     国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也是一种囚徒困境。

     如果一国把资源都用于发展民生,帮助百姓改善生活,另一国把资源用于发展军备,军备升级之后发起军事战争把对方打垮,则民生建设都是徒劳。

     因此,假定一国去发展军备,那周边国家也会去发展军备,前几年备受关注的南亚地区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军备竞赛就是如此。

     二、摆脱内卷,走出囚徒困境

     根据囚徒困境发生的场合不同,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形,设计出不同的走出囚徒困境的渠道与机制。

     当我们进行互动决策时,做决策的双方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个体理性。

     但从双方可以从整体利益角度来看问题,比如两个囚徒都选择抗拒,则对双方都有好处,就是集体理性。

     在囚徒困境中,从集体理性角度看,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但个体会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愿去做这种对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这也说明,囚徒困境的本质就是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想化解囚徒困境,最重要的就是让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相统一。结合《囚徒的困境》一书,主要有两种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

     一种是借助权威机制。

     按照囚徒困境理论,两个犯罪嫌疑人被抓后,都会选择坦白。

     但假如两人有一个共同的头目,被抓之前头目以性命威胁两人被抓后不许坦白。

     这样即使两人被警察抓住,也都会选抗拒,与牢狱之灾相比,丢掉性命就可怕多了。

     这表明权威的存在是在发挥集体理性的作用,对合作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合作的行为进行处罚,于是两个囚徒个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得以建立。

    

     在现实生活中,当仅凭个体理性无法实现合作时,就需要借助权威,让它代表集体理性促进个体合作。

     除了囚徒头目这种依靠暴力维系的权威,正常社会也有很多的权威。

     在乡村,家族的族长就是权威;在司法机关里,对于原告和被告,法官就是权威;对地方政府来讲,市长或市委书记就是地方上的权威,人类社会的许多合作关系都是靠这套权威体系来维护的。

     当然这个权威体系在维护合作时也可能会产生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假定大家都重视个人利益,如果权威自身也有利益需求,原本应该维护集体理性,却从个体理性出发来考虑问题,囚徒困境也难以化解。

     例如应该扮演集体理性角色、维护社会的公正的法官,可能会出于追求个体私利,向原告和被告索取违法利益,不能更好地维护权威。“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因此,我们社会的权威不能只交给一方。

     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国家的权力也是有进行分配的,通过设置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让权力相互制衡,避免权力集中导致腐败。

    

     要想借助权威机制走出囚徒困境,就需要在权威的权力使用方面建立良好的制衡与约束机制。

     另一种是借助产权机制。

     权威机制是指在个体决策时,集体理性缺席,于是让权威来代表集体理性,使得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相统一;而产权机制思想是在无法确定权威时,把个体理性的决策作为主导,使之更接近集体理性。

     例如中央提出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是社会治理环境污染、治理外部性的一个重要目标。

     要有效实现此目标,首先可以凭借中央政府权威,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但成本非常高。这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产权机制。

     产权机制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教授提出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可以把排污的权利当成财产权利,界定给不同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让企业权利进行交易,每个企业就会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最适合的排放量。

     这种方式,从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既让企业效率得到保证,又可以有效保护环境。

     所以,产权机制也是一种走出囚徒困境的好办法。

     产权机制也同样适用于个人,所谓“好篱笆才能带来好邻居”“亲兄弟,明算账”就是指界定清楚财产权利,有利于维系人际交往。

     权威机制和产权机制,是走出囚徒困境的两种重要的机制。权威机制可以为我们政府的市场监管提供一定支持,产权机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如何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通过把权威机制和产权机制结合,就可以更好地走出囚徒困境。

     这也能够体现出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提倡的“放管服”,通过简政放权、优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走出囚徒困境,让我们的经济、社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秩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企业内训 | 线上、线下企业大学 |课程团购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企业深度学习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