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早在幼童时期就已经不想要身心健康了
2019/4/7 23:31:20真原一 真原一人文健康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妈妈在转发一文,标题是《小男孩被扔在高速路,妈妈“就算坐牢也不要他”》,原因竟然是孩子考试没有达到预期的95分以上。

    

     我最近还看到,另一位妈妈也因为分数问题,把孩子关在门外一宿,早晨直接去上班,孩子只好自己去福利院求收留......现在这种功利化的血亲关系比过去更狠!

    

     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里,这也许算是少数吧。不过,另一种大多数的亲子关系可能是这样的场景:妈妈带着孩子在小区儿童区玩耍,1岁多学步期的孩子看着挺乖,不过仍然想要到处探索一下。

     “儿子,那里有太阳太晒,别去”“诶,那是花花,是观赏的,别摘喔!”“你给我起来,地上好脏啊”“诶,宝贝,那是别人的车车,别碰啊!......妈妈很累啊,然后那孩子就只能在妈妈的臂弯里目光无神的左右看看、被牵着手,走走不会摔跤的平地......这种呵护是给自己宝贝的!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一个乖字,不知道害了多少中国人。

    

     不过,这两种千差地别的教养方式,其实是一回事。那就是让孩子不要有自我、尽量抑制自我的想法和欲望。要知道,经过一年的感官和大脑发展,自我才开始萌芽,这时告诉他的信念是:你不可以有你的想法,你得按我的来。不按我的来,我就得治你!如果屡教不改,那你的人生前景堪忧!——大多数的亲子关系的内在逻辑就是这样!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是这样。

     有一句话说: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是不懂得爱人的。同样,自我需要不断被压抑的人,没有信念,无法爱自己,也无法爱这个世界。他的感受是被物化的!

     被物化的人,要什么身心健康啊!

    

     这让我想起近年来的社会事件:三甲医院被曝过期药、三鹿奶粉掺化学原料、学生爱吃的五毛钱辣条加化工原料、大品牌外婆家也可以用过期食材、华莱士榨油发黑、医疗垃圾变成儿童玩具、洗脸盆、餐盒外卖盒;过期变质食品每天送进过亿人的嘴巴里......这么些严重的插曲,仍然没有撼动该干嘛干嘛的节奏。

    

    

     这里说法治无为、商家无良都只是表象,根本帮凶尽是受害者。

     因为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压抑自我的后果就是不爱自己,去消费那些不健康的东西。物化的个人和物化的社会,就一起组成了消费和生产关系的物化社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很讲道德,却很没底线。

     往期链接

     清明节气养生宝典,快收藏!

     孩子体质弱还过敏? 谁让你信西方那一套

     清明祭祖,8岁前别去墓地,你知道吗?

     重口味流行全国,普及到小孩,危害竟然这么深远

     美国受农药污染最严重的12种蔬果,我们却经常买给孩子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真原一人文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